學(xué)生時代

出版時間:2005-4-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薩孟武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薩孟武先生回憶錄的第一部,作者用平實的語言,記述了他青少年時期耳聞目睹的種種人物和事件。每一篇故事都不長,雖然作者自云,平平凡凡的人寫平平凡凡的事,供人茶余飯后開心而已,但現(xiàn)代社會的變動已蘊其中,諸多現(xiàn)代菁英的青春影蹤時常過現(xiàn),是一本難得的知人閱世的好書。

作者簡介

薩孟武(1897-1984),著名法學(xué)家,政治學(xué)家、歷史學(xué)家。其主要著作有《西洋政治思想史》、《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社會政治史》、《儒家政論衍義》、《與中國舊家庭》、《與中國古代政治》、《學(xué)生時代》、《中年時代》等。

書籍目錄

唱童謠及聽故事家塾及過節(jié)過年小學(xué)我曾做過佾生我不想入孔廟看小說我們的玩?;ㄝ嘞噍x會之組織少泉伯《新民叢報》與《民立報》神仙、劍俠與《太公兵法》西太后與光緒崩殂《燒餅歌》與《推背圖》黃花崗之役華僑生辛亥革命中學(xué)由讀古文談到國人說話三種形式赴日船中到了東京林譯小說國文的進修成城中學(xué)《留東外史》與《黎娘哀史》中學(xué)時代的暑期生活看電影一部劇本的寫法論幽默偵探小說與偵探片談悲劇電影上的大腿主義第一次應(yīng)考一高落第一高預(yù)科一年進入三高各種健身法赤松同學(xué)三高一一高的棒球比賽三高發(fā)生風(fēng)潮三高校慶中國人三高同學(xué)跪與膝行京都帝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學(xué)生時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老薩學(xué)貫中西,經(jīng)歷豐富,書記載了不同時期的社會風(fēng)貌,和中年時代一起看,很有意思。
  •   非常好看的一本書,也非常值得一讀。薩先生的為人值得我們?nèi)ソ梃b。
  •   老書了,再次購買。細細品味。
  •   文章短小細致,蘊含道理。很喜歡。
  •   在棗讀上看到了推薦薩孟武的《'西游記‘和中國古代政治》,就買齊了薩孟武的作品。我喜歡這樣博學(xué)的作家,喜歡這種把名著和社會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的文章。薩孟武真是個博學(xué)的人,文筆流暢,旁征博引,于細微處探索社會、人生。看這本書,不但了解了那個時代的事,也可以對比自己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與心境。很有收獲。
  •   類似于漫憶。然薩先生生在清末,學(xué)于民國,回憶甚有其真,今人讀之,猶如史料。不可以文學(xué)視之。
  •   薩老先生的心里優(yōu)越感真強?。?!
  •      最入心幾篇為:《我們的玩?!贰ⅰ读肿g小說》、《談悲劇》、《電影上的大腿主義》、《“心中”和切腹》、《典書、賣書及買書》、《狗和貓》。文字脈絡(luò)清晰,沒有卡殼看不懂的部分,倒是很滑很順,不做作。沒有華麗辭藻,甚至連成語都很少用,心理描述亦很客觀,一點而過,決不糾纏。枝干可作為薩先生本人的回憶錄,很多細節(jié)倒還可以拿來做近現(xiàn)代史的研究材料。
       寫到家中幾位親人和好友去世時,語氣卻極為平和,并沒有多余的心理描述,就像是一件普通小事,風(fēng)一吹,日子就翻了頁。比如,前一段還在寫家中孩子答題唯本鈞受到陳老師的認可,但后一段卻輕描淡寫一句“福州竟然發(fā)生了鼠疫,本鈞得病而死,全家兄弟均輟學(xué),逃到親戚家里?!本退闶墙淮吮锯x的去處,之后的文章中竟也不再提及。
       寫堂兄俊哥的死也是輕輕一句“被日本飛機炸死了”,之后便不再有俊哥的名字。
       倒是在寫本澄的死時,用了“竟然夭折”四字,算是發(fā)出了天妒英才的感慨。隨后接一句“由是可知人是有運命的”。似乎薩先生對運命很看得開,故而在最后一段大談起“運命”來。這種心態(tài)相當(dāng)“豁達”。
       有些總結(jié)性的話也是意味深長。比如“在公平的社會,不許俠客存在,也不會產(chǎn)生俠客”,又說“由中國文人看來,做土匪,是希望收編,文人罵當(dāng)?shù)?,是希望皇帝重用?!庇秩纭爸袊癖娺\動往往中途變質(zhì),都是一樣”。“中華民族性由激昂奮發(fā),而變?yōu)橹斏鬈浫?,第一負?zé)的是東漢光武,第二負責(zé)的則為宋代的理學(xué)派”(《電影上的大腿主義》)。“中國伶人要逃避表情,故用臉譜遮蓋”(《陳錫符同學(xué)》中言及為什么京劇要有臉譜而得出此種結(jié)論)
       更有寫幽默分子點綴其中,《看小說》中竟然被告知中國提倡白話詩的乃是梁山好漢阮小二,因為他曾寫得一首“老爺生長石家村,不愛金錢愛殺人…”。
       在《看小說》一段中,更是讓人險些掉進陷阱,薩先生先是杜撰一部小說,名為《三教大戰(zhàn)》,而后開始描述情節(jié),更是激起我和本鐵一樣的好奇心,結(jié)果末了,“最后告訴他(本鐵),這是我自己想出,沒有此書?!币粫r間,我竟然有種失落感,覺得錯過一本好書。
       《成城中學(xué)》中寫到留日學(xué)者的處境,舉了曾做過江西都督的李烈鈞來到日本竟然出演《茶花女》的事跡,對我而言,這則故事當(dāng)然十分稀罕,心想接下來大概要寫寫李烈鈞的事情,不想緊接著便是“可知過去國民黨黨員都很清潔?!钡故墙o出了更為宏大的觀點。
       此外,有幾個疑點:
       提到祭孔,我曾去參加過一次西安書院門舉行的儀式,有嘩眾取寵的意味。但薩先生在當(dāng)時因為當(dāng)了佾生,所以寫的倒很詳細很有滋味,但他言及當(dāng)時的佾生穿“明朝裝”,倒是和我所見那次的“漢服”有所不同。不知從“明朝裝”到“漢服”的改變是由什么促成的,可能近現(xiàn)代史的同學(xué)會更清楚一些?
       《一部劇本的寫法》中提到《金瓶梅》的作者是“王世貞(?)”,作者用的是一個問號,不知道這種說法如何而來,很是好奇。
       而在《“心中”與切腹》一文中提到“在江左一帶是謂梁?;?,而在重慶一帶則謂梁祝化鳥”,我在成都生活幾年,身邊也不少重慶朋友,卻并未聽到此種說法,不知現(xiàn)在是不是還存在類似說法?
      
  •     剛開始的50頁,讀得很有趣味,覺得可能是本好書,一度把它評為5星。但是往后讀,感覺作者寫的開始凌亂起來,有些文章寫得完全是信馬由韁型的,感覺變差了好多。這到底是我個人閱讀時的精力不能持續(xù)一貫造成的觀感,還是書籍本身的實際情況?我沒有特別清晰的把握。
      
      文中的敘述,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童年的回憶比較有價值,到日本讀書后的生活寫得很平淡。然后薩自己也不是一個很好的偶像,所以,怎么說呢?這本書似乎就是那種可讀,可不讀的書。
      
      寫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我自己寫的能否寫成這樣,我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記得作者兩本書都買了的??催^中年時代后再做進一步評論吧。
  •     在圖書館里翻到的...因為翹課了所以也算殺時間吧....
      就這么讀下去了....看了沒幾頁發(fā)現(xiàn)同是福州人于是倍感親切吶~
      撇開同是老鄉(xiāng)這一說,感覺這本書還是挺有趣的...
      想著他說福州話是什么狀況呢?哈哈....
      貌似這個書評不怎么靠譜吧我~
  •     前陣子買了薩孟武的《中年時代》,本不知道這個人,翻了翻覺得入眼就買了,想這個人不會和薩鎮(zhèn)冰有什么關(guān)系吧?后來查了一下,果然。薩孟武名薩本炎,孟武是字,法學(xué)家,生于福州,薩家累世居住于福州,祖上是色目人,在福州本是商賈世家,后來薩孟武祖父輩請明師教子弟求取功名,后來學(xué)人紛出,薩孟武本人是薩鎮(zhèn)冰的侄孫,薩本棟的堂兄,記得還有個化學(xué)家薩本茂,大概也是同輩本家。薩孟武少年時去東京求學(xué),畢業(yè)于帝國大學(xué),回國后在上海等地居住過,49年后居臺灣。
      
      上周看了他的《學(xué)生時代》,覺得很好看,這周就買了這本。書中涉及很多清末至民國的事情,薩孟武生于1897年,清亡時已經(jīng)少年,福州又是民智啟蒙重地,記述角度和別處不同。旅日求學(xué)時師兄弟中多后來的要人名流,當(dāng)時不過普通學(xué)生罷了,也不見得有多么不堪。稍有微辭的就是郭沫若,郭翻譯河上肇的作品欠信實,引得河上肇在作品上寫“拒絕漢譯”。后來又因為新舊小說的看法有異有些小口角。不過如此,薩也說自己成見甚深。
      
      又寫林紓用文言翻譯的小說,文筆很好,我沒看過。林紓不懂外語,都是別人口譯他潤色,所以別人譯什么他就要譯什么,無章可循,文筆固然好,小說選材卻良莠不齊。薩孟武認為最好的譯稿是《孝女耐兒傳》,就是《老古玩店》。薩孟武也翻譯過一些書,用白話的,也寫白話文,不過他說初寫白話文都是先用文言打稿,然后轉(zhuǎn)成白話,以后才適應(yīng)了用白話——好像現(xiàn)在學(xué)生初寫英語作文一般。從前人用文言翻譯外語小說是因當(dāng)時文言盛行。如今除了特殊需要,比如翻譯外語古詩詞,為了合乎氣氛而用文言。其它的再就不太必要,總是要方便人看呀。
        
      民國直到四十年代,文白相雜的小說散文還是很多,其實現(xiàn)在也有,看著雅致,但畢竟是討巧了。由此我欽佩老舍先生,他在創(chuàng)作談中提到最初用文白夾雜的方式寫小說,也有人喜歡,但他很快發(fā)現(xiàn)這是討巧,就不再用。要用最普通的一兩千個字寫出好看深刻的文章來,這可是多大的志氣!
      
      
  •   傅雷說他四十多歲時,翻看老舍的文章,覺得寫的并不好。我沒有觀感,所以存疑。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