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0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麥金農 頁數(shù):173 譯者:王笑紅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麥金農在女權主義法學領域做出過杰出貢獻,她不僅僅是學院中的教師、專家,更是實踐其言的律師和社會活動家。“性騷擾”的概念就是她最早提出并積極推動了相關的立法工作。 這本書是她的講座合集,共三個部分,思維敏銳,視角獨特,語言犀利。 本書試圖使人們關注通過所謂言論所實施的傷害事實:它對女性、兒童、受壓迫群體的平等可能性,尤其是對婦女的人權的所作所為。多年的行動主義實踐和研究表明,正如作為色情文藝客體的婦女所描述的那樣,傷害事實從她們的體驗進入了色情文藝。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本書的討論試圖通過包括仇恨宣傳、種族侵擾、性騷擾和書面誹謗在內的表達,來界定和探究法律與社會的不平等形態(tài)。本書旨在了解言論在促成不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詳述平等在言論中的地位。筆者提出的觀點是:制止傷害,為那些在不平等的表達形式下被隔絕、被拒斥的受壓制的呼聲開辟空間。
作者簡介
凱瑟琳·A·麥金農,密歇根大學法學院伊麗莎白·A·朗講座教授,美國最權威的法學思想家之一,著有《不修飾的女權主義:論法律與生活》和《通往女權主義的國家理論》等。她最早提出對性騷擾訴諸司法主張,并專門研究性侵害與性別平等的問題。她與女性主義作家安德里亞·德沃金一起,設計并撰寫了有關法規(guī),將淫穢出版物視作對人權的一種違犯。加拿大最高法院已經采納了她的方法來處理平等問題。1990年代,她作為一些克羅地亞和穆斯林女性的代表,為她們在塞爾維亞遭受的性侵犯暴行尋求國際司法解決,并于2000年8月與另外一位律師一起為她們贏得了7.45億美元的損害賠償金,該判決在國際法上開創(chuàng)了承認強奸是種族滅絕行為的先例。
書籍目錄
英國版序言第一篇 誹謗與歧視第二篇 種族騷擾與性騷擾第三篇 平等與言論譯者后記譯名對照表
編輯推薦
作者描述了一個殘忍、偽善的社會,其中平等的法律和言論自由的法律正在發(fā)生沖突。作者解剖了有關性騷擾、群體誹謗、仇恨宣傳、色情文藝的案例,說明了只要歧視性的實踐仍被作為言論自由予以保護,法律依舊壓制、拒斥受虐待的女性的呼聲,平等將不過是言詞而已。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