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精神檔案?近代卷(下)

出版時間:2004-07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何光滬,秦暉,任不寐,袁偉時  頁數(shù):29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19世紀是一個風云激蕩、思想多元化的世紀??茖W主義、人文主義、工具理性,人的發(fā)展的個性化與社會化……種種思潮風起云涌、異彩紛呈。它們推動的社會變革大大地加速了人類的歷史進程;古老的中國也在這個世紀在被動的狀態(tài)下走向開放……這些思潮的影響是如此深遠,以至今天。在新的世紀,我們又應當如何去繼承和反思這些思潮呢?  當下,中國的大學日益壯大。然而,我們的大學生乃至我們的知識階層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事件面前并沒有保持應有的清醒與個人的尊嚴。這種精神狀況恐怕是基于對人類文明的知識匱乏或者誤解……  有鑒于此,這套書對人類有史以來的經典的思想文獻進行了選擇性的匯集,以期為中國的社會生活尤其是大學教育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為中國知識界尤其是大學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觀念和知識,以達致中國公民精神境域的提升。

書籍目錄

一、教育:人類的自衛(wèi)兒童是上帝的產業(yè)[捷克]夸美紐斯回到自然[法]盧梭教育書簡[瑞士]裴斯泰洛齊附錄:自由和順從[瑞士]裴斯泰洛齊我的教育信條[美]杜威兒童在重建世界中的作用[意]蒙臺梭利二、法學:人類的自治所有權不受侵犯功利原理[英]邊沁為權利而斗爭[德]魯?shù)婪颉ゑT·耶林從身份到契約[英]梅因立法者的罪[英]斯賓塞法律的道路[美]霍姆斯三、理性的裂變哲學和哲學史的起始(節(jié)錄)[德]黑格爾人類的由來[英]達爾文論人與動物[法]霍爾巴赫倫理和科學[法]彭加勒理性的顛覆生存空虛論[德]叔本華為什么我是命運[德]尼采“那個個人”[丹]齊克果四、革命幻象及其反省我控訴[法]左拉論“愛祖國”[德]海涅秩序黨的瘋狂[法]普·利沙加勒《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節(jié)錄)[德]馬克思論“抽象權利”之必需[俄]普列漢諾夫社會民主黨人要求的是什么?[俄]列寧五、自由主義思想的發(fā)展六、美國革命和美國精神(二)七、另外一個中國八、數(shù)千年未有之變局……

章節(jié)摘錄

  可以說每個兒童都有一位辛勤的教師,其教學技巧之高可以使世界各地的兒童都取得相同的成績。人們說得最好的語言就是在沒有人能教他們任何事情的嬰兒期學習的語言,不僅如此,如果兒童以后學習另一咱語言,即使沒有人專門教他,他也能講得同第一種語言一樣完美。因此一定有一種特殊的能夠幫助嬰幼兒發(fā)展的心理力量在起作用。而且這不僅僅對于語言,因為兩歲的兒童已經能夠識別周圍所有的人和物。如果我們確信這一點,那么對于兒童擔負著內部形成(innerformation)的重要任務這一點就更加清楚了。我們自己都經歷過幼兒期,經歷過生命的頭兩年。兒童不僅要認識周圍所看到的事物,要了解和適應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且在他們還無法受教育時就要建造起將來能變成我們智力的復雜結構,為了我們的宗教情感建造起我們特殊的民族與社會的情感基礎。這仿佛是大自然為了保護兒童免受成人經驗的影響而給予能促進兒童發(fā)展的內在教師(the inner teacher)以優(yōu)先權。在成人的智力能夠影響和改變兒童之前,兒童已有機會建筑起完整的心理結構?! ?歲時兒童已經打下了作為一個人的人格基礎,直到這時他才需要受特殊教育的影響。他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因而人們很可能會說:3歲上學的兒童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心理學家常常斷言如果將我們成人的能力同兒童作一比較,我們將需要60年的努力才能趕上3歲的兒童。他們用這樣一句話表達了這個意思:“3歲的兒童已長大成人?!比欢鴥和谄洵h(huán)境中形成的這種特殊的吸收能力還遠遠沒有窮盡?! 和^去通常是3歲進入我們最初的學校。因為他們還沒有接受能力,所以沒有人能教他們,然而他們卻給了我們偉大的人類靈魂驚人的啟示。我們的學校是為兒童準備的一所房子,而不是一所真正的學校。我們?yōu)閮和A備了一個場所,在這里兒童可以直接從環(huán)境中吸收彌漫文化(diffused culture)而無需任何直接教學。入學的兒童都來自社會最底層而且他們的父母都目不識丁,然而這些兒童在5歲前都學會了讀、寫,而且沒有人教給他們任何知識。如果參觀者問他們:“誰教你們寫字?”他們常常驚訝地回答:“教我?沒有人教我?!薄 ?歲半的兒童竟能學會寫字,而且竟然是在沒有感覺到任何人教的情況下學會的,這在當時仿佛是奇跡一般。  新聞界開始談論“自然地習得文化”問題。心理學家懷疑這些兒童與一般兒童有所不同。我們自己對此也好長時間迷惑不解,直到經過多次重復試驗我們才得出確切結論,所有兒童天生具有一種“吸收”文化的能力。如果這是真的(我們那時仍在爭論),如果文化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得,我們就給兒童提供一些其他的文化要素。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吸收”能力遠遠超過讀和寫,他們還具有“吸收”植物學、動物學、數(shù)學和地理學的能力,而且同樣地容易、自然、不知疲倦?! ∮纱宋覀儼l(fā)現(xiàn)教育并非教師教的過程,而是人的本能發(fā)展的一種自然過程。不是通過聽,而是依靠兒童作用于環(huán)境獲得的經驗。教師的任務不是講解,而是在為兒童設置的特殊環(huán)境中預備和安排一系列有目的的文化活動主題。我們的試驗是在許多不同的國家進行的,到現(xiàn)在已進行了40年,隨著兒童的成長,父母們不斷要求我將我的方法擴展運用于年齡更大的兒童。后來我發(fā)現(xiàn)個體活動是刺激與促進發(fā)展的一個因素,而且不僅適用于學齡前幼兒,而且同要適用于學校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的兒童?!   ∥抑牢业拿\??傆幸惶欤业拿忠切膳率挛锏幕貞浡?lián)系在一起——對那史無前例的危機的回憶,對那最深刻的良心沖突的回憶,對那挑起與迄今為止一切被信仰的、被要求的、披上神圣外衣的東西對抗的、決斷的回憶。我不是人,我是炸藥——盡管如此,我的骨子里卻沒有了任何教主的意味——宗教是庸眾的事。同信教人接觸以后,我必須洗手……我不要任何“信徒”。我想,我不至于陰險到信仰自己的程度,我從來不同庸眾說話……我很害怕,有一天人們會尊我為圣人。你們一定會猜想到,我為什么先將此書出版,就是叫它防止糟踐我的事發(fā)生……我不想當圣人,寧愿當傻瓜……也許我就是傻瓜……而盡管如此,或者,寧  可盡管如此——因為以前,沒有比圣哲更具欺騙性的了——我是真理的呼聲?!业恼胬硎强膳碌?,因為過去人們稱謊言為真理?!毓酪磺袃r值:這就是我給人類最高自我覺悟活動的公式,這一活動在我身上已成為血肉和精神了。我的命運要我一定做一個規(guī)規(guī)矩矩的人,我應當知道,我是流行了千百年的虛偽的冤家對頭。是我首先發(fā)現(xiàn)了真理,因為我認為謊言就是謊言——用鼻子聞出來的……我的天才在我的鼻端……我反對的東西,從來沒人反對過,盡管如此,我卻是否定精神的敵人。我是前無古人的快樂使者,我所認識的高尚使命迄今還沒有個名目;從我開始又出現(xiàn)了希望。盡管如此,我不可避免要成為不祥之人。因為,假如真理同千百年來的謊言相爭,我們一定會感受到夢想不到的強烈震撼,地覆天翻。那時,政治這個概念,將在一場精神之戰(zhàn)中煙消云散。一切舊社會的權力產物會被炸得粉碎——因為它們都是靠謊言起家的。一定會戰(zhàn)爭,有一場地球上從未有過的大戰(zhàn)。從我開始,世界將會有偉大的政治出現(xiàn)。    從平常的含義上說,“群體”一詞是指聚集在一起的個人,無論他們屬于什么民族、職業(yè)或性別,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讓他們走到了一起。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群體”一詞卻有著完全不同的重要含義。在某些既定的條件下,并且只有在這些條件下,一群人會表現(xiàn)出一些新的特點,它非常不同于組成這一群體的個人所具有的特點。聚集成群的人,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轉到同一個方向,他們自覺的個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種集體心理。它無疑是暫時的,然而它確實表現(xiàn)出了一些非常明確的特點。這些聚集成群的人進入一種狀態(tài),因為沒有更好的說法,我姑且把它稱為一個組織化的群體,或換個也許更為可取的說法,一個心理群體。它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存在,受群體精神統(tǒng)一律的支配?! 〔谎宰悦鳎恍┤伺既话l(fā)現(xiàn)他們彼此站在一起,僅僅這個事實,并不能使他們獲得一個組織化群體的特點。一千個偶然聚集在公共場所的人,沒有任何明確的目標,從心理學意義上說,根本不能算是一個群體。要想具備群體的特征,得有某些前提條件起作用,我們必須對它們的性質加以確定?! ∽杂X的個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轉向一個不同的方向,是就要變成組織化群體的人所表現(xiàn)出的首要特征,但這不一定總是需要一些個人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地點。有時,在某種狂暴的感情——譬如因為國家大事——的影響下,成千上萬孤立的個人也會獲得一個心理群體的特征。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們聞風而動聚集在一起,從而立刻獲得群體行為特有的屬性。有時,五六個人就能構成一個心理群體,而數(shù)千人偶然聚在一起卻不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另一方面,雖然不可能看到整個民族聚在一起,但在某些影響的作用下,它也會變成一個群體?! ⌒睦砣后w一旦形成,它就會獲得一些暫時的然而又十分明確的普遍特征。除了這些普遍特征以外,它還會有另一些附帶的特征,其具體表現(xiàn)因組成群體的人而各有不同,并且它的精神結構也會發(fā)生改變。因此,對心理群體不難進行分類。當我們深入研究這個問題時就會看到,一個異質性群體(即由不同成分組成的群體)會表現(xiàn)出一些與同質性群體(即由大體相同的成分,如宗派、等級或階層組成的群體)相同的特征,除了這些共同特征外,它們還具有一些自身的特點,從而使這兩類群體有所區(qū)別。  不過在深入研究不同類型的群體之前,我們必須先考察一下它們的共同特點。我們將像自然科學家一樣從事這項工作,他們總是先來描述一個族系全體成員的共同特點,然后再著手研究那些使該族系所包含的種類有所區(qū)別的具體特點?! θ后w心理不易作出精確的描述,因為它的組織不僅有種族和構成方式上的不同,而且還因為支配群體的刺激因素的性質和強度而有所不同。不過,個體心理學的研究也會遇到同樣的困難。一個人終其一生性格保持不變的事情,只有在小說里才能看到。只有環(huán)境的單一性,才能造成明顯的性格單一性。我曾在其他著作中指出,一切精神結構都包含著各種性格的可能性,環(huán)境的突變就會使這種可能性表現(xiàn)出來。這解釋了法國國民公會中最野蠻的成員為何原來都是些謙和的公民。在正常環(huán)境下,他們會是一些平和的公證人或善良的官員。風暴過后,他們又恢復了平常的性格,成為安靜而守法的公民。拿破侖在他們中間為自己找到了最恭順的臣民?! ∵@里不可能對群體強弱不同的組織程度作全面的研究,因此我們只專注于那些已經達到完全組織化階段的群體。這樣我們就會看到群體可以變成什么樣子,而不是它們一成不變的樣子。只有在這個發(fā)達的組織化階段,種族不變的主要特征才會被賦予某些新特點。這時,集體的全部感情和思想中所顯示出來的變化,就會表現(xiàn)出一個明確的方向。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前面所說的群體精神統(tǒng)一性的心理學規(guī)律才開始發(fā)生作用?! ≡谌后w的心理特征中,有一些可能與孤立的個人沒有什么不同,而有一些則完全為群體所特有,因此只能在群體中看到。我們所研究的首先就是這些特征,以便揭示它們的重要性?!     ∥覀円獣r刻牢記,中國人口眾多,各地會定期發(fā)大水或鬧饑荒。很多國家的事實都表明,社會條件是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但在中國,似乎不怎么靈驗。傳宗接代是中國人的首要愿望。最窮的人家也要在兒子很小時就給他們娶媳婦,隨后這些孩子又生出一大堆孩子,就好像他們生活有保障一樣。還由于一些其他原因,中國人的生活簡直就是干活、吃飯,吃飯、干活,幾乎就像一個短工,這已經難以避免。如果一個外國人不能馬上意識到,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缺錢”,他就不可能長期與中國人相處。事情一開始做,他們就要錢,因為他們一無所有,給了錢,做事的人才有飯吃。即使是小康人家,急需用錢的時候,也很難籌集到起碼的數(shù)目。中國有個意味深長的說法,用以形容辦喪事、打官司時被迫借錢的窘狀:“過賤年”,就是  說好像一個饑餓的人,不顧一切地尋求幫助。除了境況較好的人家外,誰都不可以:指望能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獨立操辦這類事情。令人絕望的貧窮是帝國最突出的現(xiàn)實,它使得人與人之間明顯變得冷漠。在物質困乏的壓力下,人們已形成一些固定的習慣,即使是直接的生活需求不再緊迫時,他們仍保持艱苦的生活水平。中國的生活就像一個橢圓,錢和糧是它的兩個圓心,一切社會生活都圍繞著它們旋轉?! 〉蹏癖姷臉O度貧困、他們?yōu)樯钏瓒M行的長期艱苦的抗爭,以及在各種難以想像的條件下所遭受的令人同情的苦難,都是世人皆知的。中國人的慈善行為無論是出于何種動機,也都只不過是想從令人絕望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哪怕是千分之一那么一點點。這些苦難一直沉重地壓迫著他們,要是遇到災荒年頭,還不知要糟多少倍呢!中國的有識之士應該意識到他們那些緩和痛苦的辦法.是徹底行不通的。無論是靠個人的慈悲,還是靠政府的干預,即使做得再好,也只能改善表面的癥狀,對于根除疾病完全無效。就像發(fā)冰塊給傷寒病人一樣——每個人就這么多,沒有醫(yī)院,沒有飲食,沒有藥物,沒有護理。因此,一點也不奇怪,中國人沒有變得更慈善,而是在全然缺乏制度、預見和管理的情況下,一直保持行善的習慣。我們都清楚,即使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長期面對既無法阻止又無力幫助解決的災難,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F(xiàn)代的戰(zhàn)爭就是一個明證。第一次看見血,會精神緊張,產生難以消除的印象,但它很快就消失了,人也變得麻木了。對有經驗的人來說,對血的恐懼一生只有一次。中國經常發(fā)生戰(zhàn)爭,人們對戰(zhàn)爭的結果也早已習以為常?! 埣踩说膽B(tài)度也能說明中國人缺乏同情。中國人一般認為,呆子、瞎子,尤其是獨眼龍、聾子、禿子、斗雞眼都應該避而遠之。似乎生理上有缺陷,道德上也一定有缺陷。據我們觀察,人們不會對這些人冷酷無情,但總是缺少同情。就像古猶太人認為的,這些人肯定暗中犯了罪,因此才遭到這樣的懲罰。相反,西方人會對這種人產生發(fā)自內心的同情?! ∫粋€不幸患有殘疾的人,無論是先天的還是后天的,不能忍耐嘲諷就不能活下去。對他最溫和的方式是描述他的缺陷,以引起眾人的注意,藥鋪的伙計會對一個病人說:“麻子老兄,你是哪村的?”一個斜眼人聽到“眼斜心歪”也不足為奇,假如是個禿子,就會聽到:“十個禿子有九個是騙子,最后一個如不啞巴,也一樣?!边@些不幸的人終生都必須逆來順受,只有當他聽到長年不斷的嘲弄而不再慍怒時,才能夠安于生活?! 裼袉栴}的人,中國人同樣坦率得過分。旁觀者會說:“這孩子是個笨蛋!”可實際上,他也許并不笨。不斷地重復說他不長腦子,很容易摧殘他未發(fā)育完全的智力。以這種方式對待精神病患者或者其他病人,也十分普遍。也許恰恰就是這種方式導致了疾病的產生,并使之更為嚴重。他們所有的毛病、生活的細節(jié)成了公眾的談資,而他們自己所能做的只是完全習慣于被稱為“瘋子”、“二百五”、“蠢貨”等。  在一個重視生男孩的民族中,因沒有孩子而遭到譴責與嘲罵,一點兒也不奇怪。就像傳說中先知撤母耳。的母親,“為了激怒她,仇敵觸動了她的痛處”。不管有意無意,一個母親悄悄地悶死了她的一個孩子,人們對此并不大驚小怪,那一定是個女孩?!  ?/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序言  世界歷史上的19世紀是個風云激蕩的時代?! ∩蟼€世紀啟蒙運動在精神領域的突進經過世紀之交的法國大革命在本世紀引起了全球性的社會變革。經歷多次革命、內戰(zhàn)與80多年的政治動蕩后,法國終于解決了憲政與民主、自由與平等的協(xié)調問題,建立起穩(wěn)定的民主共和國。英國經過多次憲政改革,完善了政黨政治,實現(xiàn)了普選權,完咸了代議制下由精英民主向大眾民主的過渡。德國經過1848年革命與俾斯麥時代的漸進改良,也在本世紀內廢除“反社會黨人法”而實現(xiàn)了議會民主。這樣,英國起源的近代自由憲政與美國起源的近代民主共和終于融會成為世界潮流,并通過俄國、土耳其的改革乃至日本明治維新、中國戊戌變法而影響到東方。同時,英國禁止奴隸貿易、美國廢除黑奴制、俄國的農奴解放與日本的“四民平等”則結束了傳統(tǒng)的身份制而建立了人權與契約自由的社會規(guī)則。上個世紀起源于英國的產業(yè)革命此時也借電力與通訊等驚世成就而登上一個新臺階,它一方面與近代科學互相推進,把人類對理性的自信進一步強化,同時導致“理性的異化”這種“現(xiàn)代病”,并引起浪漫主義等反理性思潮的反彈,另一方面它也以強大的力量推動市場經濟及其相關的制度與價值體系向世界各地延伸,今天稱之為“全球化”的這一過程實際上在那時已經開始。而19世紀40年代的兩件事——英國軍艦轟開虎門,古老的中國在被動狀態(tài)下走向開放;馬克思發(fā)出“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的呼聲,社會主義成為國際運動——則成為這一過程的兩大標志?! ≌邕@兩大標志所象征的,現(xiàn)代文明的這一全球性挺進具有多元的性質,在19世紀它主要地表現(xiàn)為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世界性思潮的興起。它們上承上個世紀啟蒙運動中伏爾泰“理性法庭”與盧梭“情感法庭”的二元緊張,以及更早時代天主教文藝復興中世俗化理性化潮流與新教改革中救贖倫理因信稱義的二元悖反。它們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進程對傳統(tǒng)世界進行改造的巨大成功,以及這一現(xiàn)代化內部發(fā)展起來的深刻矛盾: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矛盾,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矛盾,人的發(fā)展在個性化與社會化兩個層面上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的深刻性乃至終極性至今影響著當代世界,即使在其中一方嚴重受挫乃至引起“歷史終結”之說的情況下仍然如此?! ∪欢?,這些矛盾的存在并不能遮蔽它們作為現(xiàn)代文明思潮所共同具有的一些基本價值。尤其在19世紀這個世界史上最終走出中世紀桎梏奠定現(xiàn)代化格局的關鍵時期,一方面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都發(fā)展到了十分典型或日(在今人看來)十分“古典”的形態(tài),其雙方:對立的程度是后來盛行“趨同論”、“修正主義”與“中間道路”的時代不可比擬的,但另一方面,這一時期它們作為“現(xiàn)代性”的兩翼面對專制、奴役的傳統(tǒng)世界,在爭取自由、民主與基本人權的進程中有著近似的立場,即后來羅爾斯所說的“第一正義原則”?,F(xiàn)代西方的民主制度,是古典自由主義者與古典社會主義一社會民主主義者共同推動的結果。19世紀英國社會主義者爭取普選權的“憲章運動”六項主張,其中五項成了后來憲政改革的成果。19世紀俄國社會民主黨人響亮地宣稱“自由主義者忙于爭取的‘抽象權利’”是人民解放所不可或缺的條件,并痛斥了那種所謂“公道的沙皇”優(yōu)于西方“虛偽的富人民主”的警察民粹主義理論。同樣是19世紀的美國南北戰(zhàn)爭中,“社會主義將軍”魏德邁在馬克思的贊許下為北方而戰(zhàn),為自由主義的勝利建立了功勛?!  ?/pre>

編輯推薦

  《大學精神檔案(近代卷·下)》有鑒于此,這套書對人類有史以來的經典的思想文獻進行了選擇性的匯集,以期為中國的社會生活尤其是大學教育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為中國知識界尤其是大學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觀念和知識,以達致中國公民精神境域的提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學精神檔案?近代卷(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