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人物

出版時間:2003-08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金永華  頁數(shù):212  
Tag標簽:無  

前言

  陳思和  金永華先生在去加拿大探親前,將這部書稿交給我,希望我為之作一篇序文。金先生是我的前輩,專攻的是世界史,曾經(jīng)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資料長編》的出版工作,1980年代主編《書林》,發(fā)良心之言,呼正義之聲,士林中曾經(jīng)名重一時。我在1990年代初有幸結(jié)識金先生。正是《書林》既廢、士風低下之際,金先生時任上海人民出版社文史編輯室主任,滿懷郁結(jié)之氣,我當時也是十足的騷客,相交之后很快成為知己,無話不談。拙作《羊騷與猴騷》、《人格的發(fā)展——巴金傳》均在他的支持下得以問世,那些騷味文字也都曾得到他的賞識和提攜。1990年代初,出版界在經(jīng)濟大潮的沖擊下驚慌失措,人文學術(shù)受到嚴峻挑戰(zhàn)。我著手創(chuàng)辦火鳳凰學術(shù)著作出版基金,意在支持、補貼學術(shù)著作的出版。由于我非長袖善舞之輩,資金不足,又籌款乏術(shù),所以辦得很艱難,但在精神上鼓舞了一批有人文理想的編輯,在他們的支持下,我相繼推出過《火鳳凰新批評文叢》、《火鳳凰文庫》等幾種人文類叢書,對扭轉(zhuǎn)當時的出版風氣盡過一些力氣?!抑砸仡欉@段歷史,是因為金先生是我在運作“火鳳凰”時最好的合作者,可以說,為了實踐知識分子在編輯出版工作中的人文理想,我們曾經(jīng)一起同甘共苦,也在一起有所擔當。所以在今天,當我冒著說外行話的危險來為他的這本書作序時, 心中充滿了對他的感謝和美好的回憶?! 〗鹣壬跁忻鑼懥?0世紀世界歷史上的十個人物的命運,有的是政治、戰(zhàn)爭活動中的傳奇人物,也有的是政壇名流大亨。金先生選擇這些人物作為描寫對象并不是隨意而定的,他是從這些歷史人物的傳奇命運中,感悟到某種非人為所能抗拒的因素,冥冥中制造了他們的悲劇性命運。書中所寫的許多人物在政治立場上可謂桀犬吠堯,各為其主,但所經(jīng)歷的命運卻同樣具有難以名狀的悲劇含義。布哈林和隆美爾分別是政治理想和軍事方面的天才,他們的名字曾使他們的敵人聞風喪膽,但最后他們都無可奈何地酷死于自己終身為之奉獻了一切的政權(quán)之手;佐爾格和卡納里斯都是國際上赫赫有名的間諜巨人,他們的情報可以直接改寫世界歷史,但最后他們默默地殉難于非人的折磨中。天道恢恢,任何高人強人,無論身懷絕技還是滿腹經(jīng)綸,幾乎都難以掙脫一張命運之網(wǎng)。這似乎很難歸結(jié)為他們所托非人。我有一種悲觀的讀史經(jīng)驗,中國古人有所謂三不朽,為立德立功立言,通常是把它作為三個境界分別來理解:假如不能立德,那就爭取立功;不能成其功名,那就退而立言;斯言者大錯。在我看來,德功言三宇應(yīng)是一個不朽人格的整體,德為靈魂,如果德宇稍虧,事功總有手段的高低,言論總是瑕瑜互見,終不能全美,命運也自有其令人唏噓不已之處。然而大千世界物競天擇弱肉強食,要三美齊全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人間悲劇層出不窮,不勝感嘆。金先生每每分析其悲慘命運,不為賢者諱,實事求是,客觀道來,悲憤之氣,同情之淚,都不能替代清醒的理性的歷史眼光,布哈林屈膝于暴君不惜降志辱身,隆美爾沉迷于身后榮典甘心殞命,那些謀海梟雄們的冷酷生涯與悲慘下場,都讓人觸目驚心,三思而嘆。這是金先生治史的精彩處,也是我從閱讀中所獲得的最大的體會。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描寫了20世紀世界歷史上的十個人物的命運,有的是政治、戰(zhàn)爭活動中的傳奇人物,也有的是政壇名流大亨。選擇這些人物作為描寫對象并不是隨意百定的,他是從這些歷史人物的傳奇命運中,感悟到某種非人為所抗拒的因素,宴宴中制造了他們的悲劇性命運。寫了他們的傳奇人生,還有歷史評價。書中所寫的許多人物在政治立場上可謂桀`犬吠堯,各為其主,但所經(jīng)歷的命運卻具有難以名狀的含義。

書籍目錄

一 悲劇政治家:布哈林   生離死別  布哈林與斯大林  他屈下了雙膝  審判——中世紀的法學原則  生死戀  路漫漫兮昭雪路  莫洛托夫說,布哈林分子很可能會掌權(quán)二 寂寞的改革者:赫魯曉夫   反對個人迷信是赫魯曉夫的突出貢獻  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先行者  赫魯曉夫垮臺的社會和個人因素三  傳奇特工:佐爾格   他在黎明前默默離開人間 佐爾格在上海佐爾格的“中國合作者”“佐爾格小組”結(jié)束  上海使命   潛往東京  被捕  花子尋找佐爾格的遺骸四  神秘上將:卡納里斯   一個16年未露面的人浮出水面  沒有一艘軍艦歸他指揮的海軍上將  風靡巴黎的異國美女  給希特勒的見面禮  納粹諜報局局長的雙重人格“肉餡行動”  希媽萊盯住了卡納里斯   “摩爾斯”訊號五 隆美爾之死六  最老的囚徒:赫斯七  美國最差總統(tǒng):哈定八  美國最佳總統(tǒng):羅斯福九  非常之時非常之才:馬歇爾十  現(xiàn)代堂`吉訶德:切`格瓦拉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赫魯曉夫這個人呢?    應(yīng)該說,赫魯曉夫的起與落,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是歷史的必然。斯大林的逝世,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jié)束。這個時代有其光輝的一面,它把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工業(yè)強國;這個時代也有其黑暗的一面,在斯大林晚年,許多蘇聯(lián)人已敏銳地察覺到,由于長期貫徹執(zhí)行“階級斗爭越來越尖銳”的理論,從30年代開始積聚起來的成千上萬的冤假錯案,對社會發(fā)展無疑是一個潛伏著的巨大矛盾和障礙。人們也覺察到,老年的僵化已經(jīng)降臨到斯大林的身上,以致社會上的許多機制與思想也都已經(jīng)僵化了,用戈爾巴喬夫的話來說,在蘇聯(lián)社會和經(jīng)濟生活中“形成了障礙機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當時頗有見地地說:蘇聯(lián)已經(jīng)走到了一個時代的盡頭。新的時代正在開始,而這個新時代將會有許多地方與前不同,特別是,生活會比“老頭兒”時代更活躍一些;蘇聯(lián)人甚至在哀悼自己的領(lǐng)袖的時候,已經(jīng)認識到他們該超越他而進入一個新時代了。因此,赫魯曉夫的改革和行動是順乎時代和歷史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    列寧逝世以后,斯大林在“黨是靠清除自身中間的機會主義分子而鞏固起來的”理論指導下,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無限權(quán)力,拋棄黨的原則和社會主義法制,把一批又一批黨內(nèi)持不同意見的成員打成“人民公敵’、“叛徒”、“間諜”,并從肉體上予以消滅。與此同時,斯大林又把自己抬到神明的地位,并千方百計地鼓勵和支持別人對自己的個人迷信和崇拜。      個人崇拜的思想在當代國際共運史上幾乎泛濫了半個多世紀,迄今依然影響著許多人的思想和行動。人們習慣于背誦斯大林的教條,照搬他的模式。在斯大林在世和他去世后的一段時期里,對斯大林和他的模式不恭,或?qū)λ乃枷胩岢鲂┰S異議,就是反蘇反共,就該天誅地滅,這幾乎是一道“天條”。這股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給蘇聯(lián)和國際共運帶來的嚴重后果是難以估量的。國際共運要發(fā)展,必須破除個人迷信,而赫魯曉夫?qū)μK聯(lián)歷史和國際共運的重要貢獻,恐怕莫過于他大膽,果斷地破除對斯大林的個人迷信。    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所做的《關(guān)于個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報告,第一次以充分的事實,抹掉了涂在斯大林身上的神的靈光。秘密報告詳細地、說明了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如何導致了黨的集體領(lǐng)導原則的破壞,如何導致了個人專斷獨裁,直至產(chǎn)生了完全無視民主與法制的駭人聽聞的大規(guī)模鎮(zhèn)壓和恐怖行為,報告暗示,列寧格勒州黨委第一書記基洛夫在1934年被暗殺,就可能與斯大林有關(guān);而斯大林又利用基洛夫事件,通過肉刑逼供,制造了大批假案錯案,并大開殺戒。1934年參加聯(lián)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的代表幾乎全部被指控為反革命,被捕、被流放或被殺;這一屆代表大會選舉產(chǎn)生的中央委員或中央候補委員,就有70%因同樣的罪名而被捕并被槍決。僅在1937—1938年兩年時間里,斯大林親手批準捕殺的人員的名單就有383份,幾乎都是黨,政、軍、團乃至文藝界的重要干部,人數(shù)多達4.5萬人。”蘇共一位高級官員說:“赫魯曉夫在黨的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所作的分析和結(jié)論是不夠的。他譴責了獨裁,但未觸及專橫的權(quán)力。他拋棄了個人崇拜,但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產(chǎn)生個人崇拜的體制。至于鞭撻斯大林的個人品質(zhì)和他的霸道性格,這實際是政治思考的幼兒水平。”然而,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畢竟像一塊激起了千層浪的石頭,引起了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內(nèi)部的劇烈震動。    蘇共二十大后,毛澤東的政治秘書胡喬木曾說過這樣的話:“蘇聯(lián)揭露出的斯大林統(tǒng)治內(nèi)幕,其黑暗不下于歷史上任何最專制最暴虐的統(tǒng)治?!边@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給當時中共高層領(lǐng)導人的震驚。毛澤東說,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值得認真研究?,F(xiàn)在看來至少可以指出兩點,一是他揭了蓋子,二是他捅了婁子。說他揭了蓋子,就是講,他的秘密報告表明,蘇聯(lián)、蘇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確的,這就破除了迷信。說他捅了婁子,就是講,他做的這個秘密報告,無論在內(nèi)容上或方法上,都有嚴重錯誤。顯然,當時毛澤東處于“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的矛盾之中。一些人痛定思痛,開始反思如何完善社會主義體制以防止悲劇重演,意共總書記陶里亞蒂說:“在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再也不能談?wù)撐┮坏姆较?,而?yīng)該談?wù)摳鶕?jù)不同道路而實現(xiàn)的進展。一蘇聯(lián)的模式已經(jīng)不能并且也不應(yīng)該被認為是獨一無二的了?!绷硪恍┤吮灸艿馗械奖挥|到了痛處,擔心他們按斯大林模式建立起來的統(tǒng)治秩序有可能因此而垮臺,因此極力反對赫魯曉夫的所作所為,還有一些人則認為斯大林及其主義代表正宗的馬列主義,是不容懷疑和否定的,反斯大林就是反馬列主義。在這種背景下,赫魯曉夫被戴上了“修正主義者”和“無產(chǎn)階級叛徒”的帽子。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產(chǎn)階級統(tǒng)治集團和他們所控制的輿論工具,借赫魯曉夫反斯大林的個人迷信的機會,掀起了一場巨大規(guī)模的國際反共浪潮,這更加劇了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內(nèi)部的動蕩和混亂。赫魯曉夫激起的這股沖擊波,對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共產(chǎn)黨、工人黨來說是痛苦的,但這是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新的超越和發(fā)展的起點。從此社會主義國家和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一個中心、鐵板一塊的神話開始消失,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和共產(chǎn)黨開始結(jié)合本國的實際情況,走自己的道路。    哈定上臺后,一再虔誠地表示自己要當一個好好總統(tǒng)。他說:“我不想成為一個偉大的總統(tǒng),但是,也許我可以作為一個最受人愛戴的總統(tǒng)而留在人們的記憶中?!睘榱嗣總€人都喜歡他,他幾乎是卑躬屈膝地工作,讓國會和內(nèi)閣去領(lǐng)導立法和外交政策。他又熱乎乎地讓自己的一些牌朋酒友都沾點光,如任命老朋友哈里·多爾蒂為司法部長,艾伯特·福爾為內(nèi)政部長。哈定也許過分“善良”了,他十分輕信別人的諾言,結(jié)果把一些花言巧語,夸夸其談、暗中卻只圖撈一把的人也拉到了自己身邊,如任命查爾斯,福布斯為國務(wù)院退伍軍人局局長。哈定的悲劇也就產(chǎn)生在這里。他的這種胸無大志、軟弱無能的好好先生的做法,到頭來是自食惡果。    哈定的一班牌朋酒友懷著一種瘋狂的情緒,利用自己竊得的官位大干起營私舞弊、同流合污和行賄受賄的勾當來了,丑聞層出不窮。首先是司法部出事。司法部長多爾蒂把一個酒肉朋友杰西·史密斯帶到華盛頓,同住一所公寓。這位史密斯成了“替人向官方行賄”的聯(lián)絡(luò)人。案發(fā)后,史密斯自殺在多爾蒂的公寓里。一個騙子和司法部長交上朋友,令輿論界目瞪口呆。接著出丑的是退伍軍人局。1923年3月參議院根據(jù)揭發(fā),開始調(diào)查退伍軍人局的貪污腐化情況。調(diào)查剛開始,該局法律顧問查爾斯·克拉默就畏罪自殺。后來查明局長福布斯也有問題,被判犯有“詐騙政府罪”。而哈定的那位內(nèi)政部長福爾更不爭氣,犯了“美國歷史上一次最膽大妄為的劫掠罪”,被判服刑一年,罰款10萬美元,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因犯貪污罪而坐班房的內(nèi)政部長。    丑聞一樁又一樁,打擊一個接一個。哈定哀嘆:“天啊,這真糟糕!我和敵人倒相安無事……但我這些該死的朋友,該天殺的朋友,卻使我夜夜坐臥不寧!”美國第31任總統(tǒng)赫伯特·胡佛曾是哈定內(nèi)閣的成員,他說:“華倫·哈定隱約地意識到,正是曾被他看做是自己摯友的某些人干了非常對不起他的事情。這也正是哈定一生的悲劇所在。”哈定不再玩牌了,也開始戒酒。為了戒賭戒酒,他決定去西部旅游一次。他精神沮喪、憂心忡忡地出發(fā)了,但途中突然病倒。1923年8月2日,他猝然去世,在位不到3年。哈定死得有點神秘。他是晚上在臥榻上靜靜去世的。當時他的妻子據(jù)說還在念書給總統(tǒng)聽。醫(yī)生們認為可能是患腦血栓,要求驗尸,但第一夫人堅決不答應(yīng)。哈定死后,他的夫人把他的所有文件付之一炬。也許就因此而沒有留下任何關(guān)于哈定不可解釋的死因的證據(jù)。事后傳說,是第一夫人一點點地給總統(tǒng)服用了慢性毒藥,以報復他對自己的不忠。    歷史有情亦無情。哈定因為平庸而坐上總統(tǒng)寶座,但并沒有如他自己所希望的那樣“作為一個最受人愛戴的總統(tǒng)而留在人們的記憶中”。恰恰相反,他在人們的記憶中是美國歷史上“最差的總統(tǒng)”,他短短的總統(tǒng)史是以極端的腐化和道德敗壞而著稱的。然而,當人們在議論哈定為最差總統(tǒng)時,應(yīng)該受責備的僅是他一個人嗎?莫魯瓦在他的《美國史》中寫道:“選民們之所以挑選他,就是因為他是最平庸的美國人。他們的錯誤也正在于想把一件超人的任務(wù)委托給一個庸人?!闭f句公道話,大多數(shù)選民是蒙在鼓里的,真正要負責的是一批政客和可怕的“社會惰性”情緒。當然,最主要的是當時美國社會尚未十分緊迫地把“一件超人的任務(wù)”提到歷史舞臺上來。只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前夕美國才需要和可能產(chǎn)生羅斯福那樣的杰出政治家。在哈定的那個時代,只需要也只可能產(chǎn)生類似哈定那樣的平庸之輩。這是哈定的悲劇,亦是時代的悲劇,歷史難道不正是這樣的嗎?    關(guān)于羅斯福,《大英百科全書》卻是這樣介紹的:“作為一個政界人物,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受人敬愛,同時又是最被人憎恨的幾個人之一。反對他的人說他淺薄、無能、狡猾而又有獨裁野心;擁護他的人把他捧為國民經(jīng)濟的救星,說他不但是美國的,而且也是全世界的民主捍衛(wèi)者?!绷_斯福和歷史上其他有作為的人物一樣,成了一個爭議最多的人物。    其實呢,從某種意義上說,反映在羅斯福身上的兩種截然對立的評價,恰好說明羅斯福本人的兩重性。在肯定羅斯福是一位“有遠見”的資產(chǎn)階級杰出政治家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卓越領(lǐng)導者”之一的同時,也要看到他又是一個新殖民主義的熱心倡導者。在看到羅斯福與杜魯門之間的政策區(qū)別的同時,更要看到他們本質(zhì)上一致的地方。無疑,杜魯門是公認的推行“冷戰(zhàn)”和妄想稱霸世界的美國統(tǒng)治階級的代表人物。而羅斯福呢?他則是杜魯門政策的最初設(shè)計者,是一個道貌岸然的新殖民主義者。何以見得?擬就下面幾個方面對此作些初步的探討。    ……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序在人物命運之上的……                        陳思和    金永華先生在去加拿大探親前,將這部書稿交給我,希望我為之作一篇序文。金先生是我的前輩,專攻的是世界史,曾經(jīng)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資料長編》的出版工作,1980年代主編《書林》,發(fā)良心之言,呼正義之聲,士林中曾經(jīng)名重一時。我在1990年代初有幸結(jié)識金先生。正是《書林》既廢、士風低下之際,金先生時任上海人民出版社文史編輯室主任,滿懷郁結(jié)之氣,我當時也是十足的騷客,相交之后很快成為知己,無話不談。拙作《羊騷與猴騷》、《人格的發(fā)展——巴金傳》均在他的支持下得以問世,那些騷味文字也都曾得到他的賞識和提攜。1990年代初,出版界在經(jīng)濟大潮的沖擊下驚慌失措,人文學術(shù)受到嚴峻挑戰(zhàn)。我著手創(chuàng)辦火鳳凰學術(shù)著作出版基金,意在支持、補貼學術(shù)著作的出版。由于我非長袖善舞之輩,資金不足,又籌款乏術(shù),所以辦得很艱難,但在精神上鼓舞了一批有人文理想的編輯,在他們的支持下,我相繼推出過《火鳳凰新批評文叢》、《火鳳凰文庫》等幾種人文類叢書,對扭轉(zhuǎn)當時的出版風氣盡過一些力氣?!抑砸仡欉@段歷史,是因為金先生是我在運作“火鳳凰”時最好的合作者,可以說,為了實踐知識分子在編輯出版工作中的人文理想,我們曾經(jīng)一起同甘共苦,也在一起有所擔當。所以在今天,當我冒著說外行話的危險來為他的這本書作序時,  心中充滿了對他的感謝和美好的回憶。    金先生在書中描寫了20世紀世界歷史上的十個人物的命運,有的是政治、戰(zhàn)爭活動中的傳奇人物,也有的是政壇名流大亨。金先生選擇這些人物作為描寫對象并不是隨意而定的,他是從這些歷史人物的傳奇命運中,感悟到某種非人為所能抗拒的因素,冥冥中制造了他們的悲劇性命運。書中所寫的許多人物在政治立場上可謂桀犬吠堯,各為其主,但所經(jīng)歷的命運卻同樣具有難以名狀的悲劇含義。布哈林和隆美爾分別是政治理想和軍事方面的天才,他們的名字曾使他們的敵人聞風喪膽,但最后他們都無可奈何地酷死于自己終身為之奉獻了一切的政權(quán)之手;佐爾格和卡納里斯都是國際上赫赫有名的間諜巨人,他們的情報可以直接改寫世界歷史,但最后他們默默地殉難于非人的折磨中。天道恢恢,任何高人強人,無論身懷絕技還是滿腹經(jīng)綸,幾乎都難以掙脫一張命運之網(wǎng)。這似乎很難歸結(jié)為他們所托非人。我有一種悲觀的讀史經(jīng)驗,中國古人有所謂三不朽,為立德立功立言,通常是把它作為三個境界分別來理解:假如不能立德,那就爭取立功;不能成其功名,那就退而立言;斯言者大錯。在我看來,德功言三宇應(yīng)是一個不朽人格的整體,德為靈魂,如果德宇稍虧,事功總有手段的高低,言論總是瑕瑜互見,終不能全美,命運也自有其令人唏噓不已之處。然而大千世界物競天擇弱肉強食,要三美齊全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人間悲劇層出不窮,不勝感嘆。金先生每每分析其悲慘命運,不為賢者諱,實事求是,客觀道來,悲憤之氣,同情之淚,都不能替代清醒的理性的歷史眼光,布哈林屈膝于暴君不惜降志辱身,隆美爾沉迷于身后榮典甘心殞命,那些謀海梟雄們的冷酷生涯與悲慘下場,都讓人觸目驚心,三思而嘆。這是金先生治史的精彩處,也是我從閱讀中所獲得的最大的體會。    ……

編輯推薦

  被歷史選擇的名字,演繹出或長或短的傳奇和故事。無論讀出悲與喜、愛與憎,還是善與惡、智與愚,被銘記還是被談忘,都將從集體的記憶中折射過往一未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爭議人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