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1-12 出版社:陳友冰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12出版) 作者:陳友冰
前言
去冬今春,我分別在北京的《文學評論》、《文學遺產(chǎn)》刊物上讀到過陳友冰先生的兩篇專文,即關于近50年來海峽兩岸唐代文學研究比較,以及臺灣學界唐代文學研究述論?,F(xiàn)在我有幸在正式出版前通閱全書,不期有兩種心情,一是感謝,二是欽敬,油然而生。我想這不單是大陸學者,就是臺灣學者,也會與我有同感的。所謂感謝,我確實認為,我們現(xiàn)在正處于高科技、信息化的時代, 對新世紀學術研究來說,信息量將是促進發(fā)展、提高品位的重要因素,誰在這方面做得富有成效,誰就將居于先行者之列。近50年來的中國古代文學包括唐代文學研究,由于種種客觀原因,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海峽兩岸信息互不相通,極為隔膜,對學術研究十分不利?,F(xiàn)在通過陳友冰先生的這部專著,我們海峽兩岸的學者,都能對對方的學術行程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眼光豁然開朗,胸襟頓然寬暢。沒有陳友冰先生這幾年的沉潛操作,這種境界我們是達不到的。這就是我們學人一種傳統(tǒng)的銘感之情。
內容概要
《海峽兩岸唐代文學研究史1949-2000》一書總結了海峽兩岸近五十年來,尤其是大陸一九七八年以后,臺灣一九七○年代以后唐代文學的研究后果,尋繹兩岸唐代文學研究五十年來所走過的風風雨雨的歷程,品評其得失,探討其規(guī)律,以期兩岸的唐代文學研究者乃至古典文學研究者對比有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逗{兩岸唐代文學研究史1949-2000》一書不是一般的學術報導,而是一種學術通論。如記述大陸50年的研究進程,無論是1949~1965期間,還是“文革”后,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創(chuàng)新時期,在提供大量的客觀的資料之余,總要加以評論,對臺灣的幾個時期,也是如此。特別是第三章《海峽兩岸唐代文學研究比較》,充分肯定兩岸學者的成就和各自的優(yōu)勢,就在比較中顯示彼此的消長,而在具體評述中又適當指出兩岸在某些領域各有所不足。
作者簡介
陳友冰,安徽省肥東縣人,1967年畢業(yè)于合肥師范學院中文系。現(xiàn)任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安徽師范大學、臺灣大學客座教授;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在海內外出版有《新時期古典文學研究述論》(上、下卷)、《中國古典文學-鑒賞篇》、《中國古典文學?比較篇》,《中國古典文學?現(xiàn)地考論篇》、 《宋人絕句》等。
書籍目錄
序一序二緒言第一章 大陸50年來的唐代文學研究第一節(jié) 清除與固守的交錯期(1949-1965)一、清除與固守的交錯期(1949-1965)二、清除的兩個方面動力三、固守的試工與特點第二節(jié) 停滯荒蕪期(1966-1976)第三節(jié) 復蘇期(1977-1980)一、“文化大革命”的結束與新時期的開始第四節(jié) 活躍新變期(1981-1980)一、活躍新變期的幾種表征二、活躍新變期的研究特色與不足第五節(jié) 沉思縱深期(1990-2000)一、沉思縱深期的總體與特征二、沉思縱深期的研究成果與特征第二章 臺灣50年來的唐代文學研究第一節(jié) 草創(chuàng)期(1949-1950)一、學術背景與研究概況二、研究特征與學術地位第二節(jié) 承續(xù)期(1960-1969)一、學術背景與研究概況二、學術范疇及研究成果第三節(jié) 新變期(1970-1985)一、學術背景與研究概況二、研究領域全面拓展,各類研究成果大批涌現(xiàn)第四節(jié) 多元、多變期(1986-2000)一、學術背景與分期特征二、隊伍演進與研究概況三、學術新變及發(fā)展直趨向第三章 海峽兩岸唐代文學研究比較第一節(jié) 兩岸唐代文學研究比較第二節(jié) 大陸唐代一些亟待解決的共同性問題第四章 海峽兩岸古典文學研究的思考與前瞻第一節(jié) 古代文學研究觀念的百年漸進與學科體系的亟待建立第二節(jié) 古代文學研究的結構體系和理論建構第三節(jié) 加強和拓寬兩岸學術交流渠道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煌煌唐風,這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最驕人的一章;唐代文學研究,也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乃至文學研究中最有華彩的一段。唐代詩文的結集和探討,已為唐人自身所樂為和樂道,歷經(jīng)宋元明清學者們的爬梳剔抉、細斟博引的豐厚積累,更成為一座既晶瑩義偉岸的豐碑。進入20世紀后,以梁啟超、王國維、胡適、魯迅為代表的一批古代文學研究者,面對世紀之交轉型期的動蕩,鑒于傳統(tǒng)的“義理、考據(jù)、辭章”已難再吸引世人的注意,也為了使文學研究從經(jīng)學、史學中剝離出來而形成獨立的學科,他們開始在文學觀念和價值評判標準上進行改造變革以適應世變,以期建立現(xiàn)代意識的學科體系。但遺憾的是:或是由于后來追求目標的轉向,或是由于政治立場的糾纏,或是由于學術思想的變遷,他們都沒有對自己發(fā)現(xiàn)、倡導的新的研究觀念作系統(tǒng)的整理和進一步的探討,僅停留在啟蒙這一步,有的甚至從原來的起點上后退。他們的傳人或后起者如鄭振鐸、陳寅恪、唐圭璋、夏承燾、陸侃如、馮沅君、劉大杰、譚正璧、嚴耕望、臺靜農(nóng)、鄭騫、盧元駿、潘重規(guī)、蘇雪林等,有著學貫中西的豐厚積累,又有著創(chuàng)作研究兼勝的實際體驗,本可以憑著自身的優(yōu)勢和站在巨人肩上的優(yōu)越位置去建構唐代文學研究的現(xiàn)代化體系,但由于外族的入侵和內戰(zhàn)的頻仍,面對空空的米袋和烽火連天的二月,在顛沛之中不忘著述,在難以容忍的境遇之中以難以置信的毅力,堅忍小拔地從事名山事業(yè),使中國學術一脈孤懸、賴以不墜,已屬相當難能可貴,遑論學科建設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后記
臺灣中央研究院坐落在臺北的南港山麓,這里原來很是荒涼,據(jù)說胡適之選此地為院址,也就是看中了它的荒涼和交通不便:這樣老蔣就不會來視察,少一些麻煩。今日秀麗而精致的四分溪可能就是當年的山澗,由西南的山坡潺渡而下,從散落在溪兩岸的資訊所、地球所、統(tǒng)計所、文哲所、學術中心等風格各異的建筑物間緩緩穿過,迤邐東去,北折注入淡水河。溪水兩旁漆成淡綠色竹節(jié)狀的護欄邊,間種著大王椰子和棕桐樹,大概是氣候和雨水的緣故吧,長得特別高大,葉子也顯得分外肥厚和蔥綠。樹下則是花壇和長椅,花壇內種的一律是日本海棠:這是一種在大陸很少見到的花瓣格外肥大、色澤更顯嬌嫩的貼梗海棠的變種。步行道另一邊的山坡上,芭樂、蒲葵、福木、琉球松、蘭嶼松等熱帶特有的物種與不知名的藤蘿纏繞在一起, 散發(fā)著一種熱帶雨林特有的氣息。中國文哲所對岸的“家燁橋”東是塊生態(tài)保護區(qū),大概是對面植物所的試驗基地。它由三部分組成:生態(tài)池、沼澤區(qū)和稻田——請不要用大陸的地域概念來想像這個“生態(tài)區(qū)”,它與蒼蒼蒹馥、茫茫秋水,連天沼澤、十里稻香絕無相似之處。生態(tài)池是個面積不到兩百平方的池塘,池G漂浮著睡蓮,數(shù)只小巧的翠鳥仁立在荷葉上,池邊種著荻草,水下?lián)榻B則是臺灣的特產(chǎn)吳郭魚和石斑魚——怎么也產(chǎn)生不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氣勢,(當然也不會有“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的傷感)。生態(tài)池的東北面與一塊沼澤地相連,它在紅樓瓊閣的環(huán)繞之中刻意營造一種荒涼,但給人的感覺卻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野趣:池沼之中,點綴著幾個荒墩,墩上種著蘆葦, 供臺灣特有的紅冠水雞棲息,旁邊還插著告示,提醒人們不要打攪它的安寧。灌木葦叢間綴滿了紫色和黃色的野花,像滿天的星斗。沼澤之北是塊稻田,它的面積等于生態(tài)池和沼澤地之和,與沼澤地的三角形底邊相連,構成一個完整的平行四邊形。大概是在進行不同的品種實驗吧,稻田被分割成許多小區(qū),并插牌標識。
編輯推薦
《海峽兩岸唐代文學研究史1949-2000》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