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8-10-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唐]劉肅(撰),何正平(譯注) 頁數(shù):696 字數(shù):592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大唐新語》,唐·劉肅撰。新唐書藝文志稱劉肅為“元和中江都主簿”。而本書今本有元和丁亥公元八○七年)作者自序,結(jié)銜題“登仕郎前守江州潯陽縣主簿 ”。全唐文卷六九五一云“肅元和中歷江都縣、潯陽縣主簿”,大約是兼此二者而言。他無可考。本書記載唐代歷史人物的言行故事,起自唐初,下迄大曆(公元七六六七七九年),多取材于唐代國史舊聞。模仿世說新語的體例,分“匡贊”、“規(guī)諫”、“極諫”、“剛正”等三十個門類,十三卷,主要收有關(guān)政治和道德教化內(nèi)容的史料。書后有“總論”一篇,表明作者的意圖:要用前事作為鑒戒。本書始著錄于新唐書藝文志雜史類。宋史藝文志列入別史類,作“唐新語?!泵魅丝瘫靖念}“大唐世說新語”或“唐世說新語”。四庫全書據(jù)新唐書藝文志恢復原名,并列入小說家類。 本書將《大唐新語》進行注釋、翻譯、點評。注釋和翻譯部分主要是梳理文字,詮解疑難,隨文釋義,為普通讀者提供了極大方便;點評則要言不煩;重點生發(fā),時有新意,能讓人在讀完原文、譯文后頗有新收獲。書后附“人物小傳”,對理解書中所敘人物有所幫助。
作者簡介
王德明,男,1963年1月生,廣西灌陽人,文學博士,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廣西師范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廣西高等院校中文教學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多年來主要從事宋代文學和中國古代詩學的研究,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詩歌句法理論的發(fā)展》、《十七史商榷校點》、《宋詞小令精華》等十余部。發(fā)表有《論宋代的詩社》、《論晏殊詩的詩學思想及其影響》、《中國古代詩歌句法理論的幾個問題》等論文。獲得過廣西第七次廣西優(yōu)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廣西優(yōu)秀教學成果三等獎、廣西高校優(yōu)秀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廣西師范大學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廣西師范大學優(yōu)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兩次)、桂林市優(yōu)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等。2003年被推選為廣西師范大學第三批拔尖人才。
書籍目錄
前言卷一 匡贊第一 規(guī)諫第二卷二 極諫第三 剛正第四卷三 公直第五 清廉第六卷四 持法第七 政能第八卷五 忠烈第九 節(jié)義第十 孝行第十一卷六 友悌第十二 舉賢第十三卷七 識量第十四 容恕第十五 知微第十六卷八 聰敏第十七 文章第十八卷九 著述第十九 從善第二十 諛侫第二十一卷十 釐革第二十二 隱逸第二十三卷十一 褒錫第二十四 懲戒第二十五卷十二 勸勵第二十六 酷忍第二十七卷十三 諧謔第二十八 記異第二十九 郊禪三十附錄:人物小傳
章節(jié)摘錄
杜如晦少年時聰明伶俐,悟性很高,精神豐采超乎常人。李世民任用他做了秦王府的兵曹參軍,不久,改任陜州長史。房玄齡知道杜如晦被外遷之后,對李世民說:“王府僚屬被外遷的雖然很多,但其他人都不足為惜。杜如晦聰明過人,洞達事理,是輔佐您治國安邦的人才。假如您僅僅想保住自己的封地,就可以不用他;如果您一定要謀取天下的話,那么,非用杜如晦不可?!庇谑?,李世民便讓他做秦王府掾史,封建平縣男,補授文學館學士。還讓秦王府文學褚亮為他寫了一篇贊文,說:“ 杜如晦溫文爾雅,講禮儀而不粗俗,從不喜歡夸耀自己。胸懷忠誠,實施義行,他的品格高尚,聲名遠揚?!碧铺谪懹^初年,杜如晦做了右仆射,房玄齡做左仆射,同為宰相。唐太宗對杜如晦說:“你當仆射,應當廣聞博見,多方求訪賢才,這對你們當宰相的也會有所補益。等以后朝中事務繁多,每天上陳奏折,受理訴訟,沒有空閑,哪里還能為朕求賢訪才呢!”從此,朝廷中政策、律令都由他們兩人制定。他們制定的法律、政令以寬松平緩為宗旨,他們評價、選用人才從不求全責備,不以自己所擅長的來要求別人一定做到。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