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

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作者:孫時進,張海燕,陳增堂 主編  頁數(shù):300  

內(nèi)容概要

時代文明發(fā)展到今天,我們又面對另一種生存和發(fā)展的挑戰(zhàn)——教育的全球競爭,而教育的最大的挑戰(zhàn)在于:國民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古今中外,多少教育大家在探討教育的目標時,無一不是高舉發(fā)展人格的大旗。人格教育與才能教育的均衡,公民精神的培養(yǎng),完善個性的養(yǎng)成,比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學科興趣培養(yǎng)更為重要。  當代人類的諸多追求從最寬泛意義的角度看,也就是“健康”兩字。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了健康定義,即健康不僅指肢體健康,而且還包括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研究:基礎目標是調適,即處理個體內(nèi)部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及其相互關系,學會正確對待自己,接納自己,化解沖突情緒,確立合適的價值志向,保持個人精神生活的內(nèi)部和諧;處理個體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學會表現(xiàn)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適應行為,矯正不適應的行為,消除人際交往障礙,提高交往質量。高級目標是發(fā)展,即引導學生認清自己的潛力與特長,確立有價值的生活目標,承擔起生活的責任,擴展生活方式,發(fā)展建設性的人際關系,發(fā)揮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作為社會成員的良好的社會功能,過積極而富有效率的生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經(jīng)超越治療性心理服務的范圍,指向發(fā)展學生的健康人格,更加體現(xiàn)出教育為塑造全面人格的本義。

書籍目錄

第一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研究 關于高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幾點思考 探索高校朋輩輔導的本土化發(fā)展 團體心理輔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哲學視野下的心理咨詢 淺析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的心理輔導 團體輔導在大學生領導力培養(yǎng)中的運用 建立健全大學生心理疏導機制研究 心理咨詢師“無力感”的產(chǎn)生原因及對策分析 高校學生心理委員工作機制研究 輔導員社會支持、應對方式及其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 當代大學生心理現(xiàn)象新特點的研究 民辦高職大學生政治參與心理行為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淺談女大學生就業(yè)困難的心理障礙及對策 團體輔導運用于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情況調研 中英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比較及啟示 坐而談與起而行——高校心理咨詢的作為 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索——學生團訓師 基于心理彈性理論的畢業(yè)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析 意義治療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建構探析第二篇 高校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技術 閨蜜的星座之戰(zhàn)——人際交往案例報告 共情在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中的詮釋和應用 高校心理咨詢本土化的研究 試論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偏差 一則預防性干預的實例 以學業(yè)成長為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研究 巧用心理策略走進學生的心靈花園 關于隱喻在心理咨詢中的運用 人際取向的心理治療理論綜述 優(yōu)勢視角下的婚姻危機干預 大學生人際疏離感及網(wǎng)絡行為與網(wǎng)絡成癮傾向的關系 焦點解決短期咨詢在高校心理輔導中的應用優(yōu)勢 繪畫藝術療法應用性研究綜述 運用咨詢案例分析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模式 當代大學生個案的現(xiàn)狀分析 基于老子道家心理思想的心理咨詢模式探討 淺析心理教育團體和咨詢團體的異同 一例大學生情緒困擾案例報告 聚焦取向心理治療簡介 薩提亞家庭治療在高校心理咨詢工作中的適用性分析第三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實證研究 高職學生人格現(xiàn)狀與培養(yǎng) 民辦高職大學生無聊情緒現(xiàn)象探析 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其解決對策 民辦高校新生人格特征及差異分析 上海體育學院本科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大學生心理幸福感研究 某高校學業(yè)適應不良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及對策 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能力問卷的編制 大學生認知偏差問卷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 大學生外語學習心理焦慮的調查研究 大學生心理彈性水平及其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 大學新生應付方式調查——以某校2009級本科生為例 醫(yī)學研究生心理壓力現(xiàn)狀分析及應對措施 藝術類專業(yè)學生人格特質調查與研究 關于高職生心理現(xiàn)狀特點的分析與對策

章節(jié)摘錄

  3.2加強與大學生的平等交流,建構師生和諧交流機制  建構和諧的師生交流機制,這是做好心理疏導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具體來說,就是以誠摯、關懷和熱愛的感情去感染大學生,特別是對待弱勢群體學生和個別“問題”學生,誠懇寬厚、真心真意幫助他們,引起受教育者感情的共鳴,激發(fā)他們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變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使其思想認識得到升華。教師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態(tài),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同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和特殊性,正確對待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不同的需求,真正從不同個體出發(fā),對不同個性特征的同學進行不同的教育,倡導促進人的個性充分、正確發(fā)展的價值取向,使不同層次、水平、志趣、愛好、性格特征的學生都能夠充分展現(xiàn)自己、發(fā)展自己?! 〖訌娕c大學生的平等交流是師生和諧交流的前提。在交流中,要充分關注每一位大學生自身成長與發(fā)展的需要,關注他們的理想、信念、價值、情感的精神取向,寬容個性,認同差異,對大學生中的不同聲音,不能簡單地一概將之視為不和諧音而加以壓制,而應尋根究底,找出癥結所在。要改變過去一味說教、灌輸,采用更加人性化、個性化的方法,把我們要說的與學生想聽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平等的交流中獲取信息。通過平等交流、民主討論的方式,引導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真正使廣大學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角?! ?.3強化學生的心理能力,建構學生有效參與機制  所謂心理能力,即指大學生感知外界事物變化,控制自身情緒并強化自身意志的能力。大學生必須強化自己的心理能力,因為只有心理能力強者才能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迅速調整自己,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而不至面對社會的快速變化惶恐不安或不知所措。按照戈爾曼等人的觀點,心理能力強者發(fā)展能力更強。與其他同齡人相比,心理能力強者大多具有更大的發(fā)展優(yōu)勢。不管是在個人生活還是在個人成就方面,心理能力強者均超過他人。智力本身并不意味著生活的成功,中學的金牌得主完全可能成為平庸的大學生,而大學的金牌畢業(yè)生也未必就能在生活中獲得成就。戈爾曼等人還認為,大學所學的知識往往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能力相去甚遠,這也就是為什么具有相同智力者在其社會發(fā)展上大不相同的原因。事實上,擁有較強心理能力者大多能順利排除外界的干擾,并在紛繁復雜的變化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天分和智力才能?! W生是具有獨立個性的人,高校提高心理疏導的功效要從發(fā)揮大學生的主體性入手,主動關心學生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始終尊重大學生的人格和各種需求。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少一點責備,多幾分理解,多幾分寬容,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大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平等地參與到心理疏導工作中。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此書文不對題,內(nèi)容與書名嚴重不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