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1 出版社: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Timberlake/E.M./Cutler/M.M.;肖萍/包雪華/荊春燕 頁數(shù):503 譯者:肖萍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游戲治療是兒童臨床社會工作中一種非常有效的介入方式。本書詳細介紹了游戲治療的基本理論、過程和技巧,利用經(jīng)典和現(xiàn)時的素材,采用心理動力學的發(fā)展性觀點,建立了一個發(fā)展性游戲治療與并行的父母工作的臨床社會工作模型。這個模型反映了兒童的生物-心理-社會的發(fā)展、發(fā)展失調和心理障礙,也反映了在治療聯(lián)盟背景下的游戲是通過什么方式來利用發(fā)展性過程以激勵變遷與成長的。本書可以作為社會工作專業(yè)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作為實務工作者的指導讀物,同時可供家長閱讀。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廷伯萊克 (Timberlake Elizabeth M.) (美國)卡特勒 (Cutler Marika Moore) 譯者:肖萍Elzabeth M.Timberlake ,社會工作博士,美國天主教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教授。 Marika Moore Cutler ,社會工作碩士。 肖萍,南京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博士。 包雪華,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博士候選人。 荊春燕,心理學碩士,浙江省中醫(yī)學院教師。
書籍目錄
叢書序言前言致謝關于作者第Ⅰ部分 總論 第一章 臨床社會工作中的發(fā)展性游戲治療 成長與發(fā)展中的游戲 生物-心理-社會的機能 游戲與治療 結論 第二章 治療聯(lián)盟與發(fā)展性變遷過程 治療聯(lián)盟是一種構念 治療聯(lián)盟是一種過程 有目的的發(fā)展性變遷過程 結論 第三章 游戲對象與符號隱喻:發(fā)展性變遷過程中的工具 創(chuàng)造一個游戲環(huán)境 游戲治療中的發(fā)展性行動主題 游戲工具包 結論 第四章 治療階段中的發(fā)展性變遷過程 治療變遷 發(fā)展性游戲治療的治療階段 終局 第五章 并行的父母工作 親子關系 接案會面 制訂目標與結果 介入 并行工作中的治療議題 并行父母工作的進程:Dobson—家——Martha Wilson Chescheir,博士,有照臨床社會工作者(C) 案例討論與結論第Ⅱ部分 評估與計劃 第六章 兒童的生物-心理-社會評估中的父母訪談 評估的藝術 資料收集 資料整理 生物-心理-社會的評估:Zack Amanto—Elizabeth M.Timberlake,社會工作博士,有照臨床社會工作者(LCSW-C) 心理-社會的闡述 結論 第七章 生物-心理-社會評估與計劃中的兒童訪談 發(fā)展領域:概念與應用 兒童評估技術 心理狀態(tài)測驗 案例闡述、診斷和治療計劃 …………第Ⅲ部分 模型選擇 第八章 認知-行為理論與游戲治療的整合:一個可供選擇的模型第Ⅳ部分 臨床應用 第九章 依戀問題 第十章 學習無能和注意力缺乏障礙 第十一章 焦慮障礙 第十二章 創(chuàng)傷后壓力障礙:一個性虐待的案例第Ⅴ部分 實務評估與問責 第十三章 治療性變遷的評估結論結語參考文獻譯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