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方程模型-SIMPLIS的應用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作者:吳明隆  頁數(shù):413  字數(shù):628000  

內(nèi)容概要

吳明隆編寫的《結構方程模型——SIMPLIS的應用》介紹結構方程模型
(SEM)的語法程序與報表解析,采用貼近日常語言的
“使用者界面”的SIMPLIS語法代替復雜的LISREL程序語法,是一本兼顧理論與實務應用的教材。除系統(tǒng)講解SEM的基本概念外,還以常見的SEM模型為實例,詳細說明假設模型與語法程序之間的關聯(lián)。全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有系統(tǒng)地引導使用者學習SEM的使用,是一本SEM量化研究實務應用的理想?yún)⒖紩?br />《結構方程模型——SIMPLIS的應用》特點: ·完全從使用者學習的角度詳細而有系統(tǒng)地介紹SEM模型中的SIMPLIS語法。
·以指導軟件操作為原則,大量列舉實例與模型圖,使SEM的學習更加直觀。
·每一范例均完整呈現(xiàn)報表數(shù)據(jù)并加以解析,讓數(shù)據(jù)結果的意義更加清晰明白。
《結構方程模型——SIMPLIS的應用》的讀者對象是結構方程模型分析方法的學習者和使用者,適合社會科學各學科高年級本科生、碩博士研究生自學,也適合教師教學輔助參考。

作者簡介

吳明隆,教育學博士,臺灣高雄師范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量化研究方法與軟件應用方面資深專家,出版了《結構方程模式—SIMPLIS的應用》《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教育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務》《SPSS與統(tǒng)計應用分析》《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tǒng)計分析實務》等多部的著作。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結構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
1.1 結構方程模型的特性
1.2 測量模型
1.3 結構模型
1.4 結構方程模型圖中的符號與意義
1.5 參數(shù)估計方法
1.6 模型的概念化
1.7 模型的修正
1.8 模型的復核效化
第二章 模型適配度統(tǒng)計量的介紹
2.1 模型基本適配指標
2.2 整體模型適配度指標(模型外在質量的評估)
2.3 模型內(nèi)在結構適配度的評估(模型內(nèi)在品質的檢驗)
2.4 模型統(tǒng)計檢驗力的評估
2.5 典型相關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型關系
第三章 SIMPLIS的基本操作步驟
3.1 SIMPLIS的操作
3.2 模型估計的問題
第四章 SIMPLIS的語法與實例解析
4.1 SIMPLIS的語法說明
4.2 假設模型圖與語法舉例
第五章 一階驗證性因素分析
5.1 語法程序
5.2 操作程序
5.3 報表結果
5.4 模型契合度評鑒結果摘要表
5.5 SIMPLIS 報表
5.6 多因素直交模型
第六章 探索性因素分析與驗證性因素分析
6.1 探索性因素分析
6.2 激勵策略量表中驗證性因素分析的應用
第七章 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
7.1 研究問題
7.2 語法程序
7.3 結果報表
7.4 模型的修正
第八章 觀察變量的路徑分析
8.1 企業(yè)組織員工工作滿意的因果模型
8.2 多元回歸與路徑系數(shù)檢驗
8.3 飽和模型的路徑分析
第九章 結構方程模型的檢驗
9.1 研究問題
9.2 語法程序
9.3 結果報表
第十章 可逆模型與相等化限制之結構模型分析
10.1 工作滿意A理論模型圖
10.2 工作滿意B理論模型圖
10.3 互惠效果模型
10.4 路徑相等化限制模型
10.5 等化模型的應用范例
第十一章 潛在變量路徑分析與多群組樣本分析
11.1 潛在變量的路徑分析
11.2 調節(jié)模型之路徑分析
11.3 多群組樣本測量模型分析
第十二章 畫圖法與PRELIS文件的應用
12.1 文件的匯入
12.2 因果模型圖的繪制[一]
12.3 因果模型圖的繪制[二]
12.4 匯入Excel文件或Access文件
12.5 SIMPLIS Project的簡化操作──一階三因素CFA 為例
12.6 SIMPLIS Project的簡化操作──SEM 為例
第十三章 SIMPLIS專案語法應用
13.1 假設因果模型圖的驗證
13.2 SIMPLIS基本語法文件的建立
13.3 不適切的模型修正
13.4 合理模型的修正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結構方程模型中有兩個基本的模型:測量模型(measured model)與結構模型(structural model)。測量模型由潛在變量(latent variable)與觀察變量(observed variable;又稱測量變量)組成,就數(shù)學定義而言,測量模型是一組觀察變量的線性函數(shù),觀察變量有時又稱為潛在變量的外顯變量(manifest variables或稱顯性變量)或測量指標(measured indicators)或指標變量。所謂觀察變量是量表或問卷等測量工具所得的數(shù)據(jù)。潛在變量是觀察變量間所形成的特質或抽象概念,此特質或抽象概念無法直接測量,而要由觀察變量測得的數(shù)據(jù)反映而得,在SEM模型中,觀察變量通常以長方形符號表示,而潛在變量(latent variables)又稱“無法觀察變量”(unobserved variables),通常以橢圓形符號表示?! ≡谛袨樯鐣茖W領域中,有許多假設構念(hypothetical construct)是無法直接被測量或觀察到的,這些假設構念如焦慮、態(tài)度、動機、工作壓力、滿意度、投入感、角色沖突等,此種假設構念只是一種特質或抽象的概念,無法直接得知。要得知當事者在這些構念上的實際情沉,只能間接以量表或觀察等實際的指標變量來反映。這就好像一個人的個性與行為一樣,一個人的個性如何,我們無法得知,因為它是一個抽象的構念,但我們可以借由此人的外表行為表現(xiàn),作為其個性判斷的指標,外表行為的特征很多,綜合這些外表行為的特征,可以了解一個人的個性如何。上述個性就是一個假設構念,也就是“潛在變量”,而外表具體行為表現(xiàn)就是個性潛在變量的指標變量(也稱顯著變量、觀察變量)。外表行為表現(xiàn)的指標愈多,則對一個人的個性判斷的正確性會愈高,可信度會愈佳?!  ?/pre>

編輯推薦

  《萬卷方法·結構方程模型:SIMPLIS的應用》可以讓不懂SEM操作的使用者,在最短時間內(nèi)學會SIMPLIS語法的撰寫,并實際應用于自己的研究領域中。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結構方程模型-SIMPLIS的應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