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東方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寧,生安鋒,趙建紅 著  頁數(shù):26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作為文學批評理論中顯赫一時的顯學,后殖民理論研究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一度成為西方文學和文化理論批評界研究的熱點,且涉及政治學、哲學和歷史學等學科領域。進入全球化時代后,隨著后殖民理論先驅(qū)賽義德和斯皮瓦克的著述被重新認識以及巴巴的異軍突起,后殖民理論和批評被納入廣闊的文化研究視野又得到了新的發(fā)展。本書在過去西方同行的研究基礎上,集中討論賽義德、斯皮瓦克和巴巴這三位英語世界的主要后殖民理論家的論著及批評思想,且主要在三個方面作了深入了探討:什么是后殖民主義;后殖民主義的歷史淵源和發(fā)展現(xiàn)狀;全球化時代的后殖民理論批評的特色。最后,本書對后殖民批評理論在中國的接受以及所引起的批判性淪爭作了相關評述。

作者簡介

王寧,文學博士,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致遠講席教授。主要著作有《比較文學與中國文學闡釋》(1996)、《比較文學與當代文化批評》(2000)、《二十世紀西方文學比較研究》(2000)、《文學和精神分析學》(2002)、《超越后現(xiàn)代主義》(2002)、《全球化和文化研究》(2003)、《全球化、文化研究和文學研究》《2003)、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Translafion(2004)、《文化翻譯與經(jīng)典闡釋》(2006)、《“后理論時代”的文學與文化研究》(2009)、《翻譯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2009)、Translated Modernities:Literary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onGlobalization and China(2010)等10多種;在70多種國內(nèi)外期刊或文集中發(fā)表中英文論文400余篇,內(nèi)含英文論文80余篇,其中收錄SSCI或A&HCI論文40余篇,少數(shù)論文被譯成意大利文、德文、西班牙文和韓文。 生安鋒,文學博士,清華大學外語系副教授。主要著作包括《霍米巴巴》(2005),《智性的拷問——當代文化理論大家訪談集》(2010),并在國內(nèi)外刊物上發(fā)表論文30余篇,其中收錄A&HCI論文5篇。 趙建紅,文學博士,南京郵電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在國內(nèi)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

書籍目錄

導論 后殖民理論:后現(xiàn)代主義之后的西方文化主潮
第一編 賽義德與后殖民研究
 第一章 東方主義與東方學的文化批判
 第二章 文化與帝國主義:共謀抑或抵抗
 第三章 人文主義與批判性重構
 第四章 知識分子的角色與功能
 第五章 理論的旅行、越界與批評話語的重構
第二編 斯皮瓦克與后殖民研究
 第六章 解構的影響與超越
 第七章 女性視角與文化批判
 第八章 后殖民理論與第三世界批評
 第九章 后殖民理性批判
 第十章 翻譯的政治與意識形態(tài)性
 第十一章 全球化時代的比較文學學科
第三編 霍米·巴巴與后殖民研究
 第十二章 民族與敘事
 第十三章 文化的定位與文化翻譯
 第十四章 “少數(shù)族”理論和世界主義
 第十五章 混雜性與模擬
第四編 后殖民理論在中國
 第十六章 后殖民主義在中國的旅行
 第十七章 中國語境內(nèi)的后殖民討論
 第十八章 滲透、反思與策略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賽義德是美國大學里最早討論法國理論并與之進行論辯的批評家之一,但是他卻未曾受到法國理論的反人文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因為他在人文主義中看到的并不僅僅是總體化和本質(zhì)化的傾向。他也從未信服過在反人文主義的結(jié)構主義之后由后現(xiàn)代主義者提出的懷疑啟蒙與解放的宏大敘事的論點。相反,在某種程度上,其政治和社會激進主義使他相信,全世界的人們都可能,并且的確會被正義和平等的理想所感動,此外,與這種理想相關的觀念,即對自由和知識的人文主義理想依然會給最不幸的人提供抵抗非正義的戰(zhàn)爭和軍事占領的能量。而這些理想和觀念,在他看來,依然美好并充滿活力。而有些他認為是淺薄但卻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的激進的反基要主義觀念,如“真實事件最多不過是語言產(chǎn)生的效果”以及與這一觀念密切相關的“歷史終結(jié)論”,與人的能動性和努力所造成的歷史效果存在明顯的矛盾,不值得詳盡的反駁。因為在他看來,變化是人類歷史的特征,而人類的行動所造就的、并日被人類所理解的人類歷史正是人文科學的基礎。 賽義德始終堅信,可以在人文主義的名義下對人文主義進行批判。他認為一個對人文主義因歐洲中心主義和帝國經(jīng)驗受到濫用有所了解的人,能夠建構一種不同的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是世界主義的,是與文本和語言密切相關的,它不僅以種種方式從奧爾巴赫和利奧·斯皮策,而且從較近的理查德·波瓦里耶(Richard Poirier)的著述中獲取很多來自過去的教訓l,同時它也仍然可以與正在出現(xiàn)的聲音和潮流相一致,這些人中有許多不僅是具有特殊身份的美國人,而且是流亡的,超越特定國家疆界的,無家可歸的人。對于其討論所要達到的目標來說,賽義德論證道,人文主義的核心是那種世俗的觀念,即世界是男人和女人,而不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這一世界能夠按照維柯在《新科學》(1774)中所闡明的原則而得到理性的理解,以致于我們真正能理解的只是我們創(chuàng)造的東西,換言之,人們只能根據(jù)事物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方式來理解它們。維柯的方案被稱作“真實即事實”這一等式(the verum/factum equation),也就是說,作為歷史中的人,人們認識他們創(chuàng)造的東西,或者更準確地說,所謂認識就是去認識一個東西是如何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從而從其人類創(chuàng)造者的角度去理解它。因此,賽義德認為,維柯的觀念還具有詩性的智慧,即歷史知識是以人類創(chuàng)造知識的能力為基礎的,而不是被動地、回應地和遲鈍地接受知識。他指出,盡管維柯相信人文主義的認識的確存在,它起源于原始的或他所說的詩意的思想,并且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fā)展成具有某種確定性和真實性的哲學認識,但是,維柯持有一種悲觀的觀點,即人類的認識始終受到“人類心智的不確定性”的損壞。

編輯推薦

《又見東方:后殖民主義理論與思潮》是作者王寧應重慶大學出版社約請,和作者過去的博士生生安鋒和趙建紅博士共同完成的,其中由作者本人撰寫導論和第二編,并對全書進行統(tǒng)一修改;生安鋒撰寫第三編和第四編;趙建紅撰寫第一編。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和進一步深入研究,書后附有主要參考文獻,其中絕大部分為書中直接引用,少數(shù)為間接引用或參考。《又見東方:后殖民主義理論與思潮》各個章節(jié)的寫作實際上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作者比較早地在國內(nèi)介紹后殖民理論及后殖民地文學,個別章節(jié)是2010年撰寫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又見東方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依然是很有用的后殖民主義讀本
  •   這本書是我寫論文時買的,但看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有關薩義德,霍米巴巴和斯皮瓦克的一些學術介紹存在根本性錯誤,另外也還有一些印刷錯誤,對專業(yè)研究領域的人來說完全不夠,但如若只是想大概了解一下后殖民主義,本書還是可以考慮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