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作者:俞理明,雷漢卿 主編 頁數:445
Tag標簽:無
前言
「古代漢語」是中國語言文學系的主干課之一,是一門帶有工具性質的基礎課程,其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閱讀傳統文獻的能力,小學和中學階段學習過的文言文就屬于古代漢語的范疇。古代漢語是與現代漢語相對而言的。古代漢語大致可分為上古漢語、中古漢語和近代漢語三個時期。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古代漢語的書面語,包括兩個系統:一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以及后代模仿這種書面語寫成的作品即文言文。二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話基礎上形成的書面語即古白話。根據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古代漢語」學習的主要是古代的文言文,重點是先秦兩漢的典范文言作品用語。這些典范作品的語言是歷代文學語言的源頭,通過學習可以使我們溯源及流,熟悉古代書面語的語音、詞匯、語法特點,達到提高閱讀古代文獻水平的目的。至于古代的白話作品,我們將在「近代漢語」課內進一步學習。
內容概要
本書為國內第一部以原典閱讀為理念編寫的“古代漢語”教材。其編排雖由“文選”和“通論”兩部分組成,但“文選”全部采用古注即雙行夾注,不予標點,盡量體現古籍排版的原貌。選文后注明采用的版本以便校對。凡文選所涉及的古代經、史、子、集典范作品都有簡要題解?!巴ㄕ摗钡呐帕许樞驗槌S霉ぞ邥?、文字、詞匯、語法(上、下)、訓詁常識、文獻常識、語音常識、修辭、詩文韻律,力求體現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后附“參考書目”,以滿足學習者進一步閱讀的需要。意在通過直接接觸原典提高讀者閱讀古代文獻的能力,進而為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各個領域的學術研究奠定基礎。本教材適合文、史、哲專業(yè)本科學生使用,同時也是人文學科相關專業(yè)本科生報考碩士研究生的必讀教材。
書籍目錄
第一單元 文選 論語 學而 為政 公冶長 雍也 泰伯 鄉(xiāng)黨 顏淵 子路 子張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公孫丑章句上 告子章句上 通論一 文獻常識 壹、目錄與找書 貳、版本與擇書 叁、校勘與讀書 參考書目 第二單元 文選 國語 周語 魯語 晉語 楚語 戰(zhàn)國策 秦五 齊四 齊四 趙三 通論二 訓詁常識 壹、訓詁的方法 貳、古書注解與訓詁術語 叁、古書的標點 參考書目 第三單元 文選 春秋左傳 隱公 僖公 宣公 成公 尚書 虞書堯典 通論三 常用工具書 參考書目 第四單元 文選 周易 干 坤 禮記 曲禮上 大學 中庸 通論四 文字 壹、漢字的產生 貳、漢字的形體 叁、漢字的結構 肆、古籍中的用字 參考書目第五單元 文選 老子 體道 養(yǎng)身 無用 檢欲 益謙 同異 洪德 莊子 內篇逍遙游 人間世 外篇胠篋 荀子 修身篇 呂氏春秋 孟春紀本生 有始覽聽言 韓非子 八奸 說難 通論五 詞匯 壹、古代漢語詞匯的構成 貳、古代漢語的詞義 叁、古代漢語同義詞辨析 參考書目 第六單元 文選 史記 淮陰侯列傳 李將軍列傳 漢書 藝文志 衛(wèi)青霍去病傳 通論六 語法(上) 壹、名詞 貳、代詞 叁、動詞和形容詞 肆、描寫句和它的倒裝 第七單元 文選 獄中上書自明鄒陽 報任少卿書司馬子長 移書讓太常博士并序劉子駿 說文解字序許慎 與山巨源絕交書嵇叔夜 宋書謝靈運傳論沈休文 論佛骨表韓愈 答李翊書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韓愈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柳宗元 集古録自序歐陽修 記舊本韓文后歐陽修 材論王安石 孟軻論蘇軾 賈誼論蘇軾 通論七 語法(下) 伍、數詞和量詞 陸、副詞 柒、介詞 捌、連詞 玖、語氣詞、嘆詞和詞頭詞尾 參考書目 第八單元文選 詩經 國風 周南 關睢 谷風 墉風 桑中 衛(wèi)風 碩人 氓 鄭風 大叔于田 秦風 蒹葭 黃鳥 豳風 七月 小雅 鹿鳴 賓之初筵 大雅 綿 生民 楚辭 九歌 湘君 湘夫人 九章 哀郢 通論八 語音常識 壹、語音的歷史演變 貳、韻部系統及其演變 叁、聲類系統及其演變 肆、聲調系統及其演變 伍、古音知識的應用 附錄一、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 附錄二、廣韻韻目表 附錄三、平水韻韻目表 附錄四、詩韻常用字表 參考書目 第九單元文選 第十單元文選 附錄一、簡化字與繁體字對照表附錄二、上古聲母常用字歸部表
章節(jié)摘錄
其一,自從一九五九年北京大學王力教授主編的古代漢語出版到現在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這本教材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本集體編寫的高?!腹糯鷿h語」教材,它采用文選、常用詞和通論三結合的方法,把基于現代語言研究成果的大量理性分析引入了歷來偏重感性體悟式的古代漢語教學中,細致的詞語解釋、對古今漢語語言文字系統差異和古代重要文體語言特點的分析.還有對傳統語文研究以及古代社會文化等方面的簡要介紹,促成了這門跟傳統小學直接相承的課程的科學化和現代化,至今仍然是古代漢語教材的典范。也正因為如此,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教材在古代漢語教學中發(fā)揮了重大作用,影響深遠。
后記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思考:就漢語言文學專業(yè)而言,為什么從中學到大學一個學生學習了成百篇的文言文,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畢業(yè)后仍然讀不懂或者不知道怎樣讀文言文?還有,中學教材和大學教材究竟有怎樣的區(qū)別?帶著這樣的疑惑,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我們在漢語言文學基地班嘗試進行原典教學,取得了初步成功。堅信以前手把手教游泳或嚼飯喂小孩的方法大有問題。甚至我們教師本身都是這一方法的受害者。在這樣一種動機下,我們試圖編寫一本矯枉過正的教材,其初衷是讓學習者直接接觸原汁原味的文獻典籍。醞釀多年以后,這一計劃在二。教材編寫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讓多年來原典教學的想法付諸實踐,嘗試進行一次教學改革。當時教研室同仁經過反復商議擬定大綱,然后分工編寫。但迫于科研和教學壓力,時續(xù)時斷;再加上期間人員的變動,始終未能完成初稿,眼看就要擱淺。
編輯推薦
《古代漢語(繁體豎排版)》是高等學校漢語文學專業(yè)系列教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