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作者:彭明福,朱云才 主編 頁數:256
前言
2006年1月,教育部下發(fā)了《教育部關于成立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有關科類教學指導委員會的通知》(高教函[2005]25號),經過調整,教育部高職高專文秘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由下列人員組成:孫汝建(主任委員)、嚴冰(副主任委員)、郭冬、時志明、曹千里、王金星、楊群歡、王箕裘、韋茂繁、陳江平、李麗、張玲莉?!敖讨肝背闪⒁詠恚冀K把教材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設立了專業(yè)建設分委員會、師資培訓分委員會、實訓基地建設分委員會。由主任委員兼任專業(yè)建設組組長、專業(yè)建設分委員會主任,具體負責包括教材建設在內的文秘專業(yè)建設研究和指導工作。委員會先后召開了五次委員會會議;舉辦了三期全國文秘專業(yè)骨干教師培訓班;建立了全國高職高專文秘專家?guī)觳㈤_展研討活動;承擔教育部課題“文秘專業(yè)規(guī)范研制”的研究;在全國高職高專遴選和建設了三批教指委精品課程;設立了三批文秘專業(yè)研究課題;舉辦了兩屆全國高校文秘技能大賽;對全國六百多所高校的文秘專業(yè)進行了問卷調查;等等?!敖讨肝笔冀K把教材的研究與開發(fā)作為主線貫穿在這些活動中,并多次組織專題研討,在認真調查研究、反復論證的基礎上,組織編寫了教育部高職高專文秘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36種,由主任委員任總主編。經過網上公開招標、委員投票,該套教材由國家一級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2009年8月24-27日,由“教指委”主辦、重慶大學出版社承辦的本系列教材主編會在重慶召開。會議期間,主編們就高職高專文秘專業(yè)課程設置、教學目標以及本系列教材編寫指導思想、編寫原則、體例和編寫隊伍組成原則等問題進行了認真而熱烈的討論,達成了以下共識:1.根據我國高職高專文秘專業(yè)各方向的培養(yǎng)目標、專業(yè)建設、課程建設的發(fā)展規(guī)律與趨勢以及國家秘書職業(yè)資格證書的考證要求、用人單位對文秘人才的需求,構建編寫大綱、選擇編寫內容、設置編寫欄目。2.教材編寫以文秘專業(yè)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基礎知識、基本職業(yè)能力、核心職業(yè)能力為依據。3.教材使用對象以高職高專學生為主體,兼顧文秘培訓和秘書行業(yè)的社會需求。4.教材內容以“夠用為度,適用為則,實用為標”為原則,給課堂教學留有發(fā)揮空間,突出主要知識點,實訓舉一反三,緊扣文秘崗位實際,表達準確流暢。
內容概要
本書是在教育部高職高專文秘類教育指導委員會組織指導下,為高職高專編寫的美學美育課教材。全書共十章,主要包括美學的旨歸、實用美學與形式美、人的美、服飾美、居室裝飾美、飲食美、風景美、藝術美及其欣賞等內容。針對當代大學生亟待解決的美學缺失的問題,為加強高職高專學生的美學修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需要,本書打破了傳統(tǒng)美學的編寫體系,體現了較強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本書還可供美學與美育愛好者選用。
書籍目錄
緒論 一、美學的旨歸 二、學習美學的意義 三、職業(yè)與美學第一部分 關于美 第一單元 美的生成與美的特征 第二單元 人類的審美意識第二部分 實用美學與形式美 第一單元 形式美的形成 第二單元 形式美的要素 第三單元 形式美的規(guī)律第三部分 人的美 第一單元 人體美 第二單元 人性美 第三單元 人格美第四部分 服飾美 第一單元 服飾美的概述 第二單元 服飾的搭配與審美 第三單元 首飾的佩戴與審美第五部分 居室裝飾美 第一單元 居室裝飾的概述 第二單元 居室的美化 第三單元 辦公室的布置與美化 第四單元 會議室的布置與美化 第五單元 插花藝術與審美第六部分 飲食美 第一單元 中國傳統(tǒng)美學與飲食 第二單元 飲食美的核心表現 第三單元 茶文化、酒文化與審美第七部分 風景美 第一單元 風景美概述 第二單元 自然景觀的鑒賞 第三單元 園林景觀的鑒賞 第四單元 人文景觀的鑒賞第八部分 科技美 第一單元 科技的審美性 第二單元 科學美 第三單元 技術美第九部分 廣告與商品美學 第一單元 廣告與商品美學概述 第二單元 廣告與商品美學的欣賞與應用第十部分 藝術美及其欣賞 第一單元 建筑藝術的鑒賞 第二單元 雕塑藝術的鑒賞 第三單元 繪畫藝術的鑒賞 第四單元 書法藝術的鑒賞 第五單元 音樂藝術的鑒賞 第六單元 舞蹈藝術的鑒賞 第七單元 戲劇戲曲藝術的鑒賞 第八單元 影視藝術的鑒賞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一、美學的旨歸美學一詞來源于希臘語aesthesis(音譯為“埃斯特惕卡”)。最初的意義是“對感觀的感受”。直到19世紀,美學在傳統(tǒng)古典藝術的概念中通常被定義為研究“美(Schfinheit)”的學說?,F代哲學將美學定義為認識藝術、科學、設計和哲學中認知感覺的理論和哲學。美學作為獨立的學科是從德國18世紀的哲學家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嘉登開始的,他的《美學(Aesthetica)》一書的出版標志了美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產生。但它的產生建立在自古希臘以來歷代思想家關于美的理論探討之上,是以往美學理論的體系化、科學化。而古希臘以來的美學理論探討又建立在人們審美欣賞和審美創(chuàng)造活動基礎之上,是人們審美活動的哲學反思。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學呢?美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它是以對美的本質、意義及其規(guī)律的研究為主題的學科。美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是在社會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基礎上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創(chuàng)造及美育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它從人對現實的審美關系出發(fā),以藝術作為主要對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審美范疇和人的審美意識,美感經驗,以及美的創(chuàng)造、發(fā)展科學。簡單地說,美學是研究人與現實審美關系的學問。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藝術,也不單純是日常的美化活動。二、學習美學的意義美學是人類社會實踐、審美實踐、創(chuàng)造美實踐的產物,是對人類、個體的歷時性、共時性審美、創(chuàng)造美實踐經驗的理論概括。它對于推動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尤其對于文學藝術的繁榮,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對于開展美育,促進人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趣味,提高審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改造社會,美化生活,完善人性,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編輯推薦
《實用美學》:教育部高職高專文秘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文化素質教育系列。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