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3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作者:馬修?麥克凱 頁數:217 譯者:王鵬飛
Tag標簽:無
前言
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是目前有最多循證醫(yī)學支持的針對邊緣型人格障礙有效的治療方法。它在借鑒并結合東方宗教思想中的禪念的基礎之上,提出了獨有的正念(mindfulness)概念,旨在幫助人們面對自身的負面情緒,并最終從中走出。已有近20年歷史的辯證行為療法是一種非常實用且極其成熟的心理治療方法,目前在美國臨床心理治療方面應用非常普遍。該療法對每個人來說都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它能幫助人們認識自我、調整情緒、建立有效的人際關系以及學會如何忍受生活中常常滋生而又不可避免的痛苦,它也是對目前邊緣型人格障礙及其他嚴重情緒調節(jié)功能缺陷病癥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最早提出辯證行為療法概念的人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馬莎·萊茵漢(MarshaI Jnehan)教授,而本書的三位作者分別是加州伯克利萊特學院的哲學博士馬修·麥克凱(Matthew McKay)、心理學博士杰弗里·C.伍德(Jeffrey C.Wood)和醫(yī)學博士杰弗里·布蘭特麗(Jeffrey Brantley)。這三位博士在總結辯證行為療法大量的臨床實踐之上,為讀者提供了辯證行為療法簡單明了和按部就班的指導。此書翻譯期間,正值我國四川汶川發(fā)生了中國建國以來震級最高、破壞性最大的一次地震一月之后?!?·12”汶川大地震不僅奪去了許多人寶貴的生命,同時使更多幸存者和死者的親屬受到心理的煎熬從而產生嚴重的心理疾病:許多人親身經歷了從一個健康人變成一個殘疾人的陣痛,親眼目睹了身邊的親人瞬間被奪去生命的慘烈,站在廢墟上回憶昔日美麗家園的悵惘和失落。這種高強度的情感沖擊,可能造成敏感、多疑、高度緊張與戒備;也可能使人變得麻木、焦慮、噩夢,或感到孤獨、憂郁、悲傷。受到這些壓迫性情緒的折磨,人際關系可能變得緊張、脆弱,最終造成自閉、自殘等嚴重后果。
內容概要
對于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辯證行為療法被證明為是一種治療一系列精神問題的有效方法,尤其是針對改善一個人在失去控制或做出破壞性行為的情況下處理情緒困擾的能力。研究表明,辯證行為療法可以提高你控制壓迫性情緒的能力,為了更好地運用這些方法,你需要學習四個方面的技巧:痛苦承受技巧、正念技巧、情緒調節(jié)技巧、人際效能技巧?! ”緯扇粰嗤W者合著而成,為讀者提供了學習這些專業(yè)概念簡明易懂、循序漸進的訓練,使之運用于真實的、持續(xù)性的改變。從開篇序言訓練到高級技巧篇章,無論你是專業(yè)人士或普通讀者,不管你將此書用于進行辯證行為治療或僅是將此書作為心理自助的一個基礎,你都將從這本簡明有效的訓練冊子中學到更好的情緒管理方法,獲益良多。
作者簡介
馬修·麥克凱(Matthew McKay)哲學博士,加州伯克利萊特學院教授。合著有《放松與減壓練習冊》《思想與情感》《信息》《自尊心》等書籍。他的著作總銷售量超過200萬冊。他在加利福尼亞專業(yè)心理學學院獲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在他的私人診所,主要從事對焦慮、憤怒及抑郁的認知行為治療。
書籍目錄
導言 辯證行為療法:治療概述此書的適讀對象心存希望1 承受痛苦的基本技巧 什么是痛苦承受技巧 關于本章 怎樣使用本章 全盤接受 擺脫自毀的行為 讓自己轉向快樂的活動 將注意力轉移至其他人來分散自己 轉移你的思想 轉移注意力,走為上策 用工作和雜事來轉移注意力 用數數來轉移注意力 制訂你的轉移注意力計劃 放松及自我撫慰 制訂放松計劃 結束語2 承受痛苦的高級技巧:改善現狀 安全地方的形象化 暗示控制放松 重識你的價值 認識你的超然力量……讓你感到更有力 停下歇歇 活在眼下 運用自我激勵的應對思想 全盤接受 自我肯定陳述 制訂新的應對策略 制訂緊急應對計劃 結束語3 掌握正念的基本技巧 什么是正念技巧 關于“注意力不集中”的練習 為什么正念技巧很重要 關于本章 結束語4 掌握正念的高級技巧 本章你將要學到什么 慧心 慧心及直覺 怎樣做出明智的決定 全盤接受 全盤接受和初始者的思維 評價和標示 非評判和你的日常經歷 理性地與他人交流 做有效的事 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觀察 日常冥思訓練 注意自己的冥思行為 冥思練習的阻礙或障礙5 進一步探索正念技巧 正念與冥想 用善心和同情心來增強你的正念技巧 留意世間的廣闊和寧靜來加深冥思 結束語6 情緒調節(jié)的基本技巧 你的情緒:它們是什么 情緒是怎么起作用的? 什么是情緒調節(jié)技巧? 認清你的情緒 跨越通往健康情緒的障礙 情緒和你的行為 減輕壓迫性情緒對身體的傷害 不加評判地觀察自己 減少你的認知的弱點 增強你的正面情緒7 情緒調節(jié)的高級技巧 關注情緒而不妄做評判 情緒渲露 逆情緒行事 問題解決 每周調節(jié)8 人際效能的基本技巧 全心關注 消極被動與咄咄逼人 “我要—別人要”比例 練習:“我要—別人要” “我想—我應該”比例 技巧培養(yǎng) 重要人際交往技巧 使用人際交往技能的障礙9 人際效能的基本技巧 了解你想要什么 調節(jié)強硬度 提出一個簡單要求 果斷自信的陳詞 洗耳恭聽 學會說“不” 應對阻力和沖突 怎樣協商 怎樣分析問題的關聯10 綜述 天天練習心情開朗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這是第二個教你區(qū)分思想和情緒、身體知覺的練習。留意你的情緒始于對呼吸的關注——僅僅感覺從鼻子進,從嘴巴出的氣息,肺的充氣與排氣。接著,在四五個緩慢的深呼吸后,將注意力轉移到你目前的情緒體驗,開始只注意情緒的好與壞。你基本的內在感受是愉快還是不愉快?接下來,看看你能不能更貼近地觀察你的情緒,哪個詞最適合描繪它?如果你找不到貼切的描繪,可以借鑒描繪你的情緒練習中列出的情緒詞,繼續(xù)觀察自己的感受,同時,對自己描繪你的發(fā)現。注意你的感受和夾雜在其中的其他情緒的微妙差異。例如,有時悲傷隱藏著焦慮與憤怒,羞恥糾結著失落與憎恨。你還要注意情緒的強度和它的變化。情緒總是像波浪襲來,它們不斷激化直至浪尖,最后消失,你能觀察到并向自己描繪情緒在發(fā)展和退去的過程中處于的那個階段。如果你覺得難于把握此刻的情緒,可以用最近剛剛有過的感受來做這個練習,回想過去幾周內你情緒激烈時的情況,把這個事件內觀化——你當時在哪兒?發(fā)生了什么?你說了什么?什么感受?堅持回憶場景的細節(jié)直到你又找到當時情緒。然而,你是在觀察一種情緒,一旦你認清了它,別讓它溜走,不斷向自己描繪你所感到的情緒在性質、強度和類型方面的變化。你最好觀察情緒直到它發(fā)生顯著變化——性質或力度方面——和感覺到它的波浪式效應。觀察時,你還應該注意思想,知覺和其他會把你注意力拉開的干擾,這很正常。當你走神時,盡量把自己拉回到情緒的觀察上來,直到用了足夠多的時間觀察到它的發(fā)展、變化和消失。當你留意一種感受時,你會有兩個發(fā)現,一是任何情緒都有自然的存在期,持續(xù)觀察它們,會看到它們的高漲和消退;第二個是僅靠描繪情緒就能讓你一定程度地掌控它們,描繪情緒常常有一種間離它們的效果,減輕來自它們的壓力。在做練習前,閱讀下面的指令,熟悉這種體驗,如果你更樂意用聽的方式,也可以用錄音設備錄下,用緩慢、平穩(wěn)的聲音讀出的指導,在練習這個技巧時放來聽。在錄音時,每一段之間暫停一會兒,留出時間充分體驗這個過程。
媒體關注與評論
無論是掙扎于極端情緒中的人,還是辯證行為療法(DBT)的治療師,都會從這本書中受益匪淺。麥克凱、伍德和布蘭特麗擴展和解釋了DBT的技巧,使萊恩漢(Linehan)關于情緒技能培養(yǎng)的標志性工作更方便、更容易適用于日常生活中?! 獎P特·羅斯科特注冊婚姻家庭咨詢師,DBT治療師,加州舊金山新視角咨詢中心主任
編輯推薦
《辯證行為療法:掌握正念、改善人際效能、調節(jié)情緒和承受痛苦的技巧》是亞馬遜心理類暢銷書。辯證行為療法最初是用來專門治療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隨后被證明對一系列精神問題的治療成效顯著,尤其是對以情緒失控和行為失控為特征的問題,包括焦慮癥、強迫癥、抑郁癥等。研究表明,辯證行為療法可以提高情緒和行為控制的能力。為此,需要學習四個方面的技巧:正念技能、人際效能技能、情緒調節(jié)技能和痛苦承受技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