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來

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作者:石堅,王欣 著  頁數(shù):346  
Tag標簽:無  

前言

  新歷史主義作為一種文學文化批評實踐,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初。作為這種批評流派的代表人,斯蒂芬·格林布賴特(Stephen Greenblatt)在《文類》(Genre)上發(fā)表的“文藝復興時期權力的形式和形式的權力”(The Forms of Power and the:Power of Forms in the Renaissance)一文中,提出了“新歷史主義批評”這一術語,并很快成為了這一批評實踐的代名詞。一時之間,各種沿用文本的歷史指涉、探討文學和歷史關系的文章相繼發(fā)表。人們認為這種現(xiàn)象是歷史主義的回歸,因而對這種批評實踐,頗有種對待“故人”的熟悉和親切。  歷史主義產(chǎn)生于18世紀的末期,從詞源上看,歷史主義一詞的英文是historicism或historism,這兩個詞均源自德文historimus一詞。歷史主義是浪漫主義思潮的伴生物,具有明顯的反思辨的特色。歷史主義“把每個人、每個事件、每個國家、每個時代當作獨特的個體。而每個個體都有別于其他的個體的特征,但它們也有共同特征。”作為一種思想方法,它將歷史研究從自然法則、實用主義和知識主義中解放,從而帶給了人類生活的新觀念。18世紀初,維柯(Giambattista Vico)在《新科學》(New Science)一書中就指出,人類史區(qū)別于自然史,因為人類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而不是創(chuàng)造自然。歷史研究的對象是人類的心智、意志和行為,不同于自然研究。維柯之后,歷史學家蘭克(Von Ranke)、梅尼克(niedrich Meinecke)以及20世紀的思想家狄爾泰(Wilhelm Dihhey)、柯林伍德(R.G.Collingwood)、伽達梅爾(Hans Georg Gadamer)等都闡述過歷史主義的方法論。在他們看來,歷史與文化科學有別于自然科學。

內(nèi)容概要

  全面梳理了新歷史主義批評理論的脈絡,介紹了新歷史主義視角下,新歷史主義視野下,文學與歷史,文學文本與歷史文本、歷史語境,以及歷史主義的關系;追溯了新歷史主義的理論淵源,闡述了新歷史主義實踐的幾條假設,并以實例講解如何從新歷史主義的視角閱讀文本?!端剖枪嗜藖恚盒職v史主義視角下的20世紀英美文學》還集中討論了新歷史主義理論的關鍵詞,以及新歷史主義與文藝復興研究,并對這種批評實踐的弊端進行了探討。最后,《似是故人來:新歷史主義視角下的20世紀英美文學》為讀者提供了一些新歷史主義批評的范本和代表性的英文資料,包括新歷史主義的文本解讀和理論討論,以滿足讀者要求。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新歷史主義簡介第一節(jié) 文學與歷史第二節(jié) 文學文本與歷史文本第三節(jié) 新歷史主義與歷史主義第四節(jié) 新歷史主義簡介第二章 新歷史主義的理論淵源、假設與主張第一節(jié) 新歷史主義的理論淵源第二節(jié) 新歷史主義批評實踐的假設第三節(jié) 新歷史主義的實踐:格林布賴特“權力的即興操作”的解讀第三章 新歷史主義關鍵詞釋義第一節(jié) 新歷史主義社會能量說與主體建構(gòu)論第二節(jié) 新歷史主義的政治維度:權力、顛覆、含納第三節(jié) 新歷史主義批評的批評第四章 新歷史主義批評實踐第一節(jié) “在一條黑色、不可理喻的瘋狂般激動的河岸”:約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的新歷史主義解讀第二節(jié) 制造主體:對《黃色的墻紙》的新歷史主義解讀第三節(jié) 《死者》中鮮活的歷史第四節(jié) 家庭小說的政治:狄更斯,薩克雷和勃朗特姐妹第五節(jié) 差異重復與自我塑造:??思{、沃爾夫、沃倫和泰特作品中的歷史意識似是故人來——新歷史主義視角下的二十世紀英美文學第五章 新歷史主義批評與文本解讀(英文)Re-visioning the Restoration: Or, How to Stop Obscuring Early Women WritersThe Construction of Privacy in and Around The BostoniansTrivial Pursuits: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Ambiguity in The Turn of the ScrewSentimental Power:Uncle Toms Cabin and the Politics of Literary HistoryEruptions of Funk: Historicising Toni MorrisonHistoricizing Greenblatts “containment”: the Cold War,Functionalism, and the Origins of Social PathologyAcademic Exchange: Text, Polit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Identities in Contemporary Renaissance Criticism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如果歷史研究一味運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歸納歷史模式,并將所得出的規(guī)律運用于某地方能避開大雪。貫穿最后這幾段的字眼“全部的[所有的]”(all)——“全部的故事”、“全都將變成幽靈”、“所有的生者和死者”、“整個愛爾蘭”(262-263)——將這些全景越推越遠,進入一個幾乎難以認識的宇宙中。于是這最后的一幕是一個更大的框架,它甚至框容了巨大而痛苦的宗教、政治、階級和性別的分別。大雪是最后的、殘酷而簡單的語境,現(xiàn)在它凌駕于所有壓力的邊緣上,這些壓力透過絲絲縫隙透進了故事的敘述表層?! ∪欢绻Y(jié)束《死者》的這場大雪是在一方面是報復歷史的作弄,一種故意的文學行為,希望在“所有的生者和死者”的宇宙性的意象中,吸納進政治斗爭,它的含義還不止如此。畢竟,大雪灑滿了整個愛爾蘭。這個時候,敘述鏡頭突然拉寬,掃視整個大雪覆蓋的愛爾蘭,故事的最后一句因此喚起了一個分裂的民族身份的地理意象。無論一個人怎樣理解這個象征,一個被大雪覆蓋的愛爾蘭都獲得了受殖民地位長久阻礙而不可得的統(tǒng)一。用這種方式,特里雅斯特的流亡者給家鄉(xiāng)送回了他模棱兩可的歷史禮物:一個風雪逼迫的愛爾蘭伸展成為一個國家的形狀?! 〉谒墓?jié) 家庭小說的政治:狄更斯,薩克雷和勃朗特姐妹  1848年的小說都開始于懲罰和排斥的暴力場景:亨德利在《呼嘯山莊》中對希斯克利夫粗暴的誹謗;簡·愛在紅屋子里受折磨的一晚;喬瑟夫·賽特笠在《名利場》中突然拒絕蓓基;以及在狄更斯和伊麗莎白·蓋斯凱爾的小說中在卡森等的手中慢慢受折磨的工人。每一幕這些不公正的懲罰都激起了沒有權力的這些代表們極大的憤怒。一開始,暴力本身好像有一個外在的原因。以一種或另外的形式,歷史闖進了家庭并破壞了其內(nèi)部傳統(tǒng)的秩序?!睹麍觥分心闷苼鰬?zhàn)爭毀滅了愛米麗亞對幸福的傳統(tǒng)希望并激起了蓓基不計后果的野心?!逗啇邸分挟敯l(fā)現(xiàn)羅切斯特的房子里有一間特別的屋子,里面藏著他多年前從東印第安島帶回家的為了財產(chǎn)而娶的一個妻子時,歷史以古老的遺產(chǎn)法和英國殖民主義的形式使一段常見的浪漫史破裂了。有別于理查森和奧斯丁的宅邸,勃朗特的桑費爾的大廈不能容納它這段歷史材料,在勃朗特允許簡和羅切斯特結(jié)婚前她感到一種去摧毀這座房子的驅(qū)動力。希斯克利夫無情地操作資本拆毀了《呼嘯山莊》中組織的家庭,在小說中他攆走了恩肖產(chǎn)業(yè)的法定繼承人然后進一步推翻了每一段傳統(tǒng)的關系。在《瑪麗·巴頓》中新歷史資料的介紹甚至更加引人注目,其中家庭關系必須從新的社會學材料中解救出來?! ×钊撕闷娴氖钱斏w斯凱爾夫人用清晰的政治術語再現(xiàn)這個問題時,她這樣說——  我住在曼徹斯特,對鄉(xiāng)村卻十分愛好,深切向往。我最初的念頭便是用農(nóng)村風物來做我那篇故事的骨干;我也已經(jīng)開始寫了一部分。故事發(fā)生的時代是一世紀以前,發(fā)生的地點是約克郡的邊區(qū)。我忽然想起,在我居住的城市里,那些每天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擦肩而過的人們的生活中間,該是有著多么深刻動人的傳奇材料。我素來對那些焦心積慮的人們,感到一種深厚的同情:他們好像命中注定要一生一世在生活中掙扎,時而就業(yè),時而失業(yè);受盡環(huán)境的顛簸,比另外一些人顯然經(jīng)歷著更大的痛苦。  暴力的破壞力好像沒有政治原因。雖然《瑪麗·巴頓》一開始抱怨階級間日漸擴大的鴻溝,但蓋斯凱爾夫人很快就投人她所有的修辭天賦以禁止階級聯(lián)合的實踐。和夏特烏爾斯(Shuttlewonh)等書寫城市生活狀況的其他人相比,她是作為一名小說家進而作為一名婦女在寫作。因此,她可以聲稱“對政治經(jīng)濟或是貿(mào)易理論一無所知”(38)。然而,歷史研究表明實際上蓋斯凱爾夫人的小說與夏特烏爾斯等人共同的策略比這些人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更加重要。  在決定怎樣理解工人狀況的問題上,社會學常規(guī)和感性常規(guī)幾乎一樣重要。兩種寫作的模式攜手在無政治的框架中限制了政治破壞。盡管蓋斯凱爾夫人吸收了政治材料的最吸引人的話題的形式,但很顯然歷史還是從她的小說中消失了,階級沖突被再現(xiàn)為不當?shù)男孕袨楹图彝コ舐劇N矣懻摰牧硪徊啃≌f則將一樁性丑聞揭示為分裂家庭的騷亂之源。聯(lián)系卡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紐帶——跨越了時空并威脅婚姻法規(guī)——使她的鬼魂前來打擾了洛克烏德的沉睡。這就迫使他進而求助于性關系的歷史以確定卡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的紐帶是左右小說中毀滅性事件的秘密原因。類似的不合法的欲望也是我們在《簡愛》中發(fā)現(xiàn)的最終真相。在所有充斥著羅切斯特歷史的性冒險之下,簡發(fā)現(xiàn)了最大的丑聞,即婚姻完全建立在排斥了伴侶關系的金錢和欲望上。另外,如果沒有蓓基顛覆性的性行為,還有什么能在《名利場》中引起變化?遠在薩克雷安排奧斯本在滑鐵盧戰(zhàn)役中丟掉小命前,就是她奪走了愛米麗亞這位深愛的丈夫。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似是故人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