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

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重慶大學  作者:盧西安尼  頁數(shù):19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沒有人生來就缺乏安全感,內(nèi)心滿是憤怒、無聊或抑郁。事實是,快樂是我們的自然狀態(tài),正如心理學家Joseph J.Luclanl博士在這本熱情的、睿智的、有力的指導性書中所說,慢性不愉快只是一種壞習慣——一種能改掉的習慣?! ‘斈惆凑毡緯榻B的方法做完諸多的自我測試與訓練,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已煥然一新,無憂無慮,更自發(fā)地去把握新的生活方向。  本書介紹的、已被臨床治療證明行之有效的五個步驟,可以幫助你重新找回人的快樂本性:  學會識別令你不快樂的思維和情緒;  學會運用Joseph J.Luclanl博士著名的自我談話技巧來發(fā)展新的、健康的思維和認知方式;  消除生活中的厭倦、絕望、慢性疲勞和情感麻木;  開發(fā)你的全部創(chuàng)造力、智力和情感潛力,過上你渴望得到并應該得到的富足、滿意的生活。

作者簡介

作者:(美)盧西安尼 譯者:遲夢筠 孫燕Joseph J.Luclanl博士:具有30年臨床心理治療和咨詢經(jīng)驗的心理健康專家,30年來,通過在全球的心理健康培訓和演講,他為千千萬萬的人帶來了康復的希望和信心。亞馬遜網(wǎng)上書店心理健康暢銷書《自我訓練:改變焦慮與憂慮的習慣》的作者正是他。

書籍目錄

導論第1部分 自我訓訓練會給你帶來什么?1 自我訓練:獲得改變的力量2 選擇快樂,選擇恰當?shù)娜松繕说?部分 改變自己:從心開始3 不安全感從何而來?4 遠離焦慮5 生活是無法控制的6 什么是條件反射式思維?7 不要孤立自己和回避生活8 完美主義是痛苦的根源9 以誠相待,即使是對自己10 相信自己才能改變生活第3部分 “自我交談”的五個步驟11 步驟一:看清自己的缺點12 步驟二:分清事實和假想13 步驟三:不要聽信雜音14 步驟四:遺忘15 步驟五:自我激發(fā)第4部分 讓“自我訓練"的力量與你的生活相伴16 現(xiàn)在看你的了

章節(jié)摘錄

2 選擇快樂,選擇恰當?shù)娜松繕宋也恢滥闶窃鯓?,但對我而言,最沮喪的?jīng)歷是迷失。幾年前,我和妻子克倫前往加州。正值八月,我們在南達科他州黑山拉皮德城北部露營地駐腳。一大清早醒來,在靜悄悄的黎明前的光亮中,我注意到我們帳篷篷頂?shù)男螤钣忻黠@變化——仿佛有人坐在上面!從睡袋中爬出來,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寒冷。僅穿著短褲和T恤,我用毯子裹住肩膀,把帳篷拉鏈拉下,我遇到兩件事:使人顫栗的寒風,還有地上至少積了一尺厚的新鮮落雪!這才是八月?。№斨坦堑暮L,我們迅速拆下帳篷,決定放棄向北行進——改向正南方,前往科羅拉多大峽谷,那里很溫暖。我們離開拉皮德城,仿佛已經(jīng)看到第二天晚上亞利桑那熾熱的營火。我的妻子看著地圖,注意到有一條斜路,它顯然可以讓我們在寒冷的鄉(xiāng)村少走約一百公里。妻子建議走這條捷徑。帶著些許驚恐,我們放棄了州際間的高速路,順著剛發(fā)現(xiàn)的這條路向正南方前進。大約三小時后,我們被一塊指路牌難住了,上面寫著“公路末端一公里”。不知道應該如何理解這個路牌,我們猜測它跟我們在新澤西州收費高速公路看到的路牌相似,道路指示會持續(xù)一兩公里——沒意思,一派胡言。但實際上一公里之后就是道路的盡頭了,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條極為簡陋的黃泥路。即便如此,我仍然樂觀地認為,除了這段路不規(guī)則外,再往前其他的路段都會很好走,于是我們繼續(xù)開車前進。這時雪已經(jīng)變?yōu)樾∮辏覀冋旭傇诟吆0蔚穆飞?。雨帶來的則是泥濘。一個小時慢行之后,我感到我的福特都靈車的輪子開始慢慢往下陷,繼而越來越危險。顯然,我們要么返回,要么冒著車輪陷入泥潭的危險。我走下車觀察情勢,勉強做出決定。周圍只有閑逛的牛,沒有文明社會的標志,而我們的汽油桶空了一半——我們不得不往回返。那晚夜深之時,我們才把車開回拉皮德城,又累又沮喪。在當?shù)厣痰曩I了催化加熱器之后,我們試圖熬過又一個寒冷潮濕的夜晚,夢想著早些離開這個鬼地方。生活中有時候很容易受捷徑或其他目標的誤導,產(chǎn)生幻覺,思想發(fā)生搖擺。之所以有幻覺,則是由狡猾、運氣或樂觀所致。我們可能會領(lǐng)會到如何回避生活中更傳統(tǒng)的道路。在一些人眼中,金錢、權(quán)力和地位是保證快樂的全部準捷徑。而我則告訴你,這些只不過是快樂的幻覺而已。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方向已經(jīng)邁錯,就不要繼續(xù)在問題中越陷越深——回到干線高速路是你理所當然做出的選擇。

編輯推薦

《改變自己:心理健康自我訓練》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這部能賦予人力量的書將會教你、鼓勵你、教導你改掉不安全感的習慣,這些習慣阻止了你意識到追求真正快樂的、自發(fā)的內(nèi)在潛力?!s翰?格雷博士,《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作者沒有比接受責任更令人富有的力量了。擔負責任不是承擔錯誤,而是重新調(diào)整和把握你的生命歷程。《改變自己:心理健康自我訓練》從人的性格弱點和行為入手,幫助你重獲情感的安寧?!獎诶?史萊辛爾博士,《正確地關(guān)心和照顧丈夫》作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改變自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5條)

 
 

  •   我在國圖用兩天時間看了兩遍,覺得這本書真是太好了,所以決定到卓越網(wǎng)上買一本收藏??催^了很多心理方面的書,唯獨這本讓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心理學領(lǐng)域還是美國人有見解,勸大家別買那種某某主編的那種,內(nèi)容空洞無物,又缺乏實例。按作者的觀點,無論是什么心理問題,都是一種不良的思維習慣,也是一種反射性思維,從而讓人產(chǎn)生不安全感。作者通過多年的心理咨詢,發(fā)明了5步自我訓練法,讓眾多的人從根本上消除了不良的思維習慣,從而找回了真正的自我。
  •     我感覺好像是一個人寫的,內(nèi)容也差不多重復?! 〔恢烙袥]有兩本都看過的朋友,說說有什么區(qū)別呢?
  •   這本書80%在講述各種消極心理的案例和分析,很好很專業(yè),但要非常有耐心才看得下去。最后只有短短幾章講怎么訓練的,內(nèi)容很少很籠統(tǒng),感覺不怎么有用
  •   心理學我多少了解點,看這本書除了增加自己的知識以外,沒想到更多的是幫助了自己有一些心理學常識是很有必要知道的,例如我從來沒覺得我有焦慮癥狀,看了書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那樣的想法是焦慮,想想真是必須按照書里的建議來改變一下了
  •   有許多觀點讓我很有感觸,只是作為本書核心的“自我交談”反而讓我覺得沒有什們特別的觸動,奇怪。
  •   我喜歡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   我是學我是學心理的,我感覺很好的引導,努力就會有收獲?。?/li>
  •   配貨速度慢,送貨速度還可以,書是新的,內(nèi)容有點少……收獲還不錯……
  •   看完以后,焦慮顯著下降。推薦吖,好書。
  •   內(nèi)容淺顯易懂,作者嘔心瀝血之作,很感謝他。比現(xiàn)在一小時收費550-800元的國內(nèi)心理醫(yī)生有良心多了。心理的問題只有自己幫自己。贊美作者大愛無疆。
  •   內(nèi)容冗長,空洞,不咋地。。。
  •   感覺很籠統(tǒng),內(nèi)容很一般,不夠詳細。沒有像想象的那樣好!
  •   很一般,紙質(zhì)很一般,不過價錢擺在那,主要是氣快遞公司,N天了才給我送來,還好我去問客服了,客服才去催快遞公司送.
  •   能堅持的人都是有毅力的人。有毅力的人一般不存在什么問題。
  •   5星好書?。。。。。。。。。。?!
  •   改變自己:心理健康自我訓練
  •   不錯的書籍,已經(jīng)看完了
  •   心理健康自我訓練
  •     P7
      不要沉溺于被拯救
      我認為自己與大多數(shù)到心理治療診所求診的人相同,每次治療,我都是到診所里乞求答案,滿心希望治療師能夠給出這些答案。我從沒想過他會沒有答案。抑或,根本就該由去哦自己來對上述這種想法負責。周而復始,我講述著自己所受的折磨和做出的努力,期待著精深的分析,我相信某個分析會改變我的生活。
      ……
      在這種思維方式的影響下,治療師容易成為拐杖。當你扭傷腳踝,拐杖不可或缺。三隨著傷勢好轉(zhuǎn),就需要你扔掉拐杖,加強腿部力量。如果你忽視鍛煉,忽略腳踝力量的加強,后果是什么呢?肌肉萎縮,腳失去功能。于是你只能說“沒有拐杖,我無法行走?!?br />   
      
      P21
      自我訓練帶來更多意義
      我在高中時參加的一場橄欖球賽,能有助于解釋更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與自我訓練力量之間的差異。
      中場休息時,我們的精神如同浸泡在11月的冷雨之中,陰暗而寒冷。我們丟掉了三次大陣得分的機會,情緒低落地步入更衣室。室內(nèi)一片沉寂。我們預料布朗教授會勃然大怒。剛開始是他的情緒還比較緩和,隨后極度激動,而后迅速地變?yōu)榇笕麓蠼小⒖衽?、咆哮,用他眼中的怒火把我們的頭盔踢掉。告訴你吧,太神奇了!心情、氣氛——無論什么——全都轉(zhuǎn)變了。我們的腎上腺素含量增高,心臟跳動加快,咆哮著返回球場——我們是一群自信、驍勇、堅定的戰(zhàn)士。……
      ……
      你能想象如果在中場休息時,是一個心理學家而非教練來給我們球隊發(fā)表講話會是什么情境嗎?很可能會這樣:“好的,孩子們,平靜下來思考一下。被人抽屁股的感覺如何呢?來吧,不要害怕把它說出來,如果你感覺心煩意亂,我們有大量的紙巾供你擦掉流下的淚水?!蔽艺J為不是這樣!當生活陷入無力消極的泥沼時,我們不需要高度自制、反思的方法。我們需要積極、參與的、鼓舞人心的、令人奮發(fā)的語言,這樣的語言能讓人產(chǎn)生欲望及渴望成功的結(jié)果。我們需要點燃“能做到”的火焰。
      
      
      P25
      自我訓練力量練習
      無論你當前何思何想,但在周期性的每日練習中,請讓自己相信自己所需要的全部就是愉快成功的生活,你已經(jīng)擁有。那就請你自己放松,接受上述這一基本概念——即使最初只有幾秒鐘。不要讓自己打敗它。事實上你仍在習慣性的懷疑與猶豫中還有期待的政治,但于現(xiàn)在而言,接受它就當它是真的。這種技巧的最重要在于,你開始感覺到生活賦予你的是力量而不是傷害。
      
      P27
      成功是得到你所想得到的??鞓窌r欣賞你所得到的?!鳡???突?br />   
      P30作為一個人,你是什么樣的人比你會做什么樣的事更重要。
      
      戰(zhàn)勝厭倦和漠然
      無論你當前的狀態(tài)如何,比不必感到默然或厭倦——你有其它選擇!關(guān)鍵在于要學會全神貫注于你所做之事。
      
      快樂與社交
      有了合適的環(huán)境,人類自然會產(chǎn)生彼此聯(lián)系的欲望。
      
      誤導目標之二:權(quán)力
      當你的幸福感、成就感需要借助于對別人的支配時,那會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呢?
      
      
      第2部分 改變自己:從心開始
      不安全感從何而來
      什么是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是受到攻擊或無助的自我感受
      是源于幼童時代的心靈創(chuàng)傷——真實的或想象的創(chuàng)傷
      是你無法應對生活或生活的某方面的錯誤信念
      是基于對現(xiàn)實的扭曲,而非基于事實
      它成了思維習慣和認知習慣
      它把正確的自我認知最小化
      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安全感就會自然地成為個性的組成部分
      它會逐日加深
      如同其他習慣,不安全感的習慣也可以糾正。
      
      P47
      到任何一個操場,你都會看到指揮者,跟隨者,哭喊者,抱怨者,慍怒者和孤獨者
      
      
      P51
      找出一件讓你覺得不安全的事,可以使人和事,外貌、被拒、犯錯、浪費時間——重要是讓你覺得心神不安、懷疑或焦慮均可。一旦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安全感上,認為它是多么自然,你多么認同它,它便成了你的習慣思維。
      全神貫注的想想自己能否抗擊不安全感的影響。比如,是否浪費了時間卻沒有負罪感,即使發(fā)型不完美也要去逛商店……
      
      P55
      焦慮與擔心的區(qū)別
      擔憂是計算考慮和評估實際危險。焦慮歪曲地預見了事情和問題(失去控制),擔憂傾向于以事實為依據(jù),以解決問題為目的。
      
      P61
      焦慮者是過度思考者和自我催眠者
      5生活是無法控制的
      環(huán)境驅(qū)動型控制
      不安全感驅(qū)動型控制
      (Ps:前者是因環(huán)境的客觀因素而引起的,后者是不基于客觀環(huán)境,更多的是由于內(nèi)心的不安全感作怪而引起的。)
      
      P71
      無論你對自己的策略多么地依附或你多么地認同自己的戰(zhàn)斗角色,但這種控制的生活只能保證一件事:你會遠離生命力的真實來源。你的生命匯總有多少次聽到別人說:“就做你自己,你會做得更好?”這碰巧是生命中最大的真實。
      
      P83
      自我訓練力量練習
      問個問題:我是在對事實焦慮呢抑或只是對虛構(gòu)之物焦慮?
      然后告訴自己,我只能對事實焦慮
      
      
      我沒有失敗,只是找到了成千上萬種行不通的方法——托馬斯,愛迪生
      
      
      P116
      白色謊言:取悅者
      灰色謊言:失信者
      黑色謊言:欺騙者
      
      
      P133
      在佛教思想里,佛祖代表一種開悟狀態(tài),即一個人體驗欲望和苦難且達到涅槃的幸福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時你在內(nèi)心發(fā)掘的。
      
      練習:
      讓自己憑自己心里的第一沖動做出選擇。不要多想,直接做出選擇!
      點菜……
      
      人生體驗+自我信任=成功
      人生體驗+不安全感=掙扎
      
      第3部分
      “自我交談的”五個步驟
      一、看清自己的缺點:圖示反射思維,個性類型
      二、分清事實和假想:
      童音,你的想法中有一種孩童的氣息……如果哪天去商場的話,你會聽到孩子們因為沒能得到想要的玩具而哭泣的聲音,……學會仔細傾聽你的想法,你就會看到你的想法和那些孩子有著同樣的傾向,像那些可憐的孩子一樣,不愿去應對生活
      三、不要聽信雜音
      如果你想逆轉(zhuǎn)你的生活,你就不要再把自己想成一個失敗者,一個不成功的人,一個不怎么快樂的人。
      四、遺忘
      焦慮越少越好;練習:頻道逆轉(zhuǎn)
      冥想,最經(jīng)典的“遺忘”
      五、自我激發(fā):動能
      Just do it!
      
      第4部分 現(xiàn)在看你的了
      我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是我發(fā)現(xiàn)唯一有把握改變的就是我自己。
      ——阿爾道斯。赫胥黎
      
      
      對自己的想法負責:因為這些想法會變成你的行動。
      對自己的行動負責:因為這些行動會變成你的習慣。
      對自己的習慣負責:因為這些習慣會變成你的性格。
      對自己的性格負責:因為這些性格會決定你的命運。
      
      ps:只是因自己的感受做的書摘,有點亂的,將就看吧(*^__^*)
      
  •     經(jīng)常聽人說起“安全感”這個詞。到底什么是所謂的安全感呢?安全教育課上,老師說時刻提醒自己是安全的可以預防自殺。現(xiàn)在還是不怎么明白,這里的安全到底指的是啥?
      一些被定義為缺乏安全感的人,有一種很奇怪的行為模式,就是在預感到別人要拋棄自己的時候,會先行將對方拋棄,以此來維護自己的自尊或者說避免被拋棄的傷痛,確保自己的安全。
      但是我很不明白,這樣的人,他們的預感是真的嗎?真的能夠反映對方的想法嗎?他憑什么來判斷將要被拋棄呢?如果這一前提本身就不成立的話,后面的做法就更加讓人費解了?
      
      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可能是挖掘出了很多貼近生活實際的需要改變的人性特點,書里提供的很多自測我想大多數(shù)人都能找到一兩個對得上號的。但千萬別因此而給自己貼標簽,認為自己真的就是如此的無可救藥。我到更愿意相信,根本沒有所謂的安全感和不安全感,人活一輩子,什么事兒都可能發(fā)生,什么人都可能遇到,什么情感波折也都可能經(jīng)歷,在不斷地受傷中成長。封底那句話非常有道理,沒有人生來就是缺乏安全感,抑郁的焦慮的,我們今天的行為模式都是從生活中學來的,有些可以拿來應用于今后的生活,有些則可以果斷的拋棄,并讓自己不受其影響,因為它們會讓自我走向毀滅的深淵。
      
      第二部分第七章,關(guān)于自我孤立和回避生活,講得很好,值得拿來分析一下。也是基于CBT的原理,合理的回避和消極的回避真的不一樣,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應該拿出來仔細分析,不要把那些條件反射式的思維模式直接拿來就用,那樣只能讓你更加苦惱更加郁悶。把自己孤立起來,其結(jié)果只能是痛苦加深,根本不能解決問題。拿出勇氣來吧,勇敢的面對現(xiàn)實,真真切切的去生活,不妄圖掌控一切,抱著體驗的態(tài)度去經(jīng)歷一切,感受一切。自律在其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鍛煉自己的自律性,不要輕易地放縱姑息,心智成熟的道路是需要付出努力的。
  •     如果你喜歡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無權(quán)拒絕你的際遇。假如您懂得感恩,那么生活總是充滿感動;如果您很內(nèi)向,那么人越多的場合,越是感到落寞;同樣,喜歡抱怨的人,會發(fā)現(xiàn)有無數(shù)的事情等著自己去抱怨…徐志摩說,“我們自身就是我們命運的原因”,那么我們是否要改變自己的性格?
      本書就是教人如何改變自我的,讀了之后很受啟發(fā)。喜歡。
  •      初見書名,立馬聯(lián)想到王力宏的那首同名歌“我可以改變世界,改變自己”。雖然他的主題是要大家從自己出發(fā),愛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但是這本書對于我們來說,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走出黑暗,不再低沉。老外的書比較現(xiàn)實,他們會給出實際的步驟,讓你跟著走,然后慢慢引領(lǐng)你向正確的方向前行。而不是宏篇大論的說一通,搞半天也還是不明白到底該怎么辦。So,心緒不佳時、路遇絆腳石時,看著這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另一條通往羅馬的路。
  •     改變是一種最佳狀態(tài),但只有去嘗試才知道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慣有多難。我們知道抑郁癥的癥狀:情緒低落,嚴重的有自殺的傾向。很多書說,吃好、睡好、調(diào)整好,就能有效緩解癥狀。但是,既然有抑郁就沒有食欲,怎么能吃得好?神經(jīng)脆弱、敏感,怎么能睡得著?本來就是低落的情緒,如何去調(diào)整?
      
      這本書介紹了一種基于認知行為療法的技能:自我交談,自我交談的技巧從本質(zhì)上說是一種從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心理暗示技術(shù),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技巧,總的來說還是挺有效的。比如要樹立自尊、自信,克服自卑、懷疑的負面影響??傊热灰鎸σ欢训膯栴},那只有去努力面對。
      
      現(xiàn)在一次面談的要價都要幾百元,可真正的效果如何,只有天才知道。每次一去,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自己給自己一種心理暗示:我去看醫(yī)生,因此一定會有效的,一切都會好的。
      
      我聽說過,一個很有名的醫(yī)生,一下午要看十幾個人,每人只有10多分鐘就搞定開藥。10多分鐘能搞清楚嗎?鬼才信。相比之下,幾十塊買本書要劃算得多,畢竟,自己要了解自己些,了解些知識,干脆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   我現(xiàn)在讀還來得及么 呵呵 做了二十年學生 對世界的了解大多來自書籍 腦子塞滿了各種真知灼見 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自己 大概真像某個哲人說的 人不能拽著自己的頭離開地球 囧呵
  •   老田,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因為你說“對世界的了解大多來自書籍 腦子塞滿了各種真知灼見 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自己 ”,而你要讀這本書來改變自己,你會發(fā)現(xiàn)還是來自書籍。呵呵,這種“真知灼見”,你想要嗎?
    最近近況如何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