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第4卷):解釋、評估與描述的藝術及定性研究的未來

出版時間:2007-4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作者:諾曼·K·鄧津,伊馮娜·S·林肯  頁數(shù):197  譯者:風笑天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第2版幾乎是一本新書,第l版中的多半章節(jié)都由新的著述所替換。本版新增了33位各章節(jié)的作者(含合著者),新增了6個全新的主題內(nèi)容,包括酷兒理論、表演民族志、證詞法、女性研究中的焦點群體、應用民族志、人類學詩歌等。在第2版中保留下來的章節(jié)都作了大量的修改,有的甚至完全改頭換面。    第2版是第1版的繼續(xù)。在第1版的前言中,我們曾斷言,過去的20年在社會科學領域悄然進行了一場方法革命,學科間的界線正在模糊化。在理論與研究中對詮釋性定性方法的共同關注使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越來越靠近。我們認為,盡管這些趨勢并非什么新趨勢,但是社會科學及相關專業(yè)領域所發(fā)生的“定性革命”影響范圍之廣還是非常令人驚奇。人們對于第1版強烈、積極的反饋也肯定了我們的斷言。對于第1版如此受歡迎我們也感到詫異。研究與教學人員都可從該版本中找到進行教學與開展新研究所需的有用資料。  本書在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領域的三大讀者群依然是:想學習如何做定性研究的研究生,希望對本領域有更多了解的有興趣的教學人員,那些已經(jīng)是本書所討論的某個領域或幾個領域的專家但是仍然希望了解該領域最新發(fā)展的學者。我們未敢設想本書有一個很大的讀者群,也不敢想象本書會成為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方法課程的課本,但它確實做到了。1998年,在第1版的基礎上,我們設計了三冊平裝本的課本,即《定性研究方法導論》、《定性研究策略》和《定性資料的詮釋》。

作者簡介

風笑天,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書籍目錄

第V部分 解釋、評估與描述的藝術與實踐 相對主義的標準問題 解釋的實踐與政治問題 寫作:一種研究方法 人類學詩學 通過評估理解主會項目  定性研究對政策過程的影響第Ⅵ 定性研究的未來 定性研究:壓力與革新 第七階段

編輯推薦

  在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領域的三大讀者群依然是:想學習如何做定性研究的研究生,希望對本領域有更多了解的有興趣的教學人員,那些已經(jīng)是《定性研究:解釋評估與描述的藝術及定性研究的未來》所討論的某個領域或幾個領域的專家但是仍然希望了解該領域最新發(fā)展的學者。我們未敢設想《定性研究:解釋評估與描述的藝術及定性研究的未來》有一個很大的讀者群,也不敢想象《定性研究:解釋評估與描述的藝術及定性研究的未來》會成為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方法課程的課本,但它確實做到了。1998年,在第1版的基礎上,我們設計了三冊平裝本的課本,即《定性研究方法導論》、《定性研究策略》和《定性資料的詮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定性研究(第4卷):解釋、評估與描述的藝術及定性研究的未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與定量研究相比,大家反而忽視對定性研究的學習。對了解真正的定性研究有一定的幫助
  •   經(jīng)濟管理研究生必備的方法論圖書
  •   雖然出版很久了,但目前也還不有找到能替代的。
  •   這套書的出版可以說是社會學的一個事件。希望更多出版社能夠關注這一塊。中國人做學問,落后國外這么多年,是有原因的。看看國外是怎么做的。
  •   值得用心研讀
  •   就是買重了,之前買過一次。只好送人了。
  •   原本是想買本可以指導如何進行定性研究的書,買來一看太理論化,也就是定性研究的史。建議在這方面有一定理論基礎或者想研究這一塊的人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