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8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作者:萬蘇文 主編 頁數:288 字數:462000
內容概要
全書共16章,按90課時編寫,全書按如下思路逐一地進行分析研究和編寫:首先介紹了機械設計的基礎知識,然后分析自由度與機構運動簡圖、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間隙運動機構、摩擦與潤滑,再分析螺紋聯(lián)接與螺旋傳動、帶傳動、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輪系、軸和軸轂聯(lián)接、軸承、其他常用機械零部件等內容,最后簡要地介紹了現代機械設計新方法,其中包括CAD的基礎知識與應用舉例,便于讀者以后進一步學習與研究。 本書具有簡明、實用、綜合性強的特點。本書是高職高專機械、機電、數控、模具等類專業(yè)的技術基礎課教材,也可以作為中等職業(yè)技術教育和社會培訓教材使用。
書籍目錄
第1章 機械設計概述 1.1 機械、機器、機構與零件 1.2 機械設計的基本要求和設計程序 1.3 機械零件設汁的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 1.4 本課程的性質、內容和基本要求 思考與練習題第2章 機構的自由度與機構運動簡圖 2.1 機構的組成 2.2 平面機構運動簡圖 2.3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 思考與練習題第3章 平面連桿機構 3.1 概述 3.2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 3.3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3.4 用作圖法設計平面四桿機構 思考與練習題第4章 凸輪機構 4.1 概述 4.2 常用的從動件運動規(guī)律 4.3 盤形凸輪輪廓的設計方法與加工方法 4.4 凸輪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思考與練習題第5章 間隙運動機構 5.1 棘輪機構 5.2 槽輪機構 5.3 不完全齒輪機構和凸輪式間歇運動機構 思考與練習題第6章 摩擦、磨損及潤滑 6.1 摩擦與磨損 6.2 潤滑 6.3 密封裝置 思考與練習題第7章 螺紋聯(lián)接與螺旋傳動 7.1 螺紋聯(lián)接的基本知識 7.2 螺紋聯(lián)接的頂緊和防松 7.3 螺栓聯(lián)接的強度計算 7.4 螺紋聯(lián)接件的材料和許用應力 7.5 提高螺栓聯(lián)接強度的措施 7.6 螺旋傳動簡介 思考與練習題第8章 帶傳動 8.1 帶傳動概述 8.2 帶傳動的受力分析及運動特性 8.3 帶傳動的彈性滑動及傳動比 8.4 普通V帶傳動計算 8.5 V帶輪設計 8.6 V帶傳動的張緊裝置 8.7 同步齒形帶簡介 思考與練習題第9章 鏈傳動 9.1 概述 9.2 滾子鏈的結構及標準 9.3 滾子鏈傳動的設計計算 9.4 鏈傳動的布置、張緊及潤滑 思考與練習題第10章 齒輪傳動 10.1 齒輪傳動的特點與基本類型 10.2 漸開線齒廓 10.3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各部分名稱、主要參數及尺寸計算 10.4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 10.5 漸開線齒輪的加工原理和根切現象 10.6 變位齒輪傳動 10.7 齒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及設計準則 10.8 齒輪常用材料、熱處理 10.9 齒輪結構設計及齒輪傳動潤滑和效率 10.10 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設計計算 10.11 斜齒圓柱齒輪 10.12 直齒圓錐齒輪傳動 10.13 齒輪傳動的精度 思考與練習題第11章 蝸桿傳動 11.1 蝸桿傳動的類型特點 11.2 蝸桿傳動的主要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 11.3 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及強度計算 11.4 蝸桿傳動的材料、結構、安裝與維修 思考與練習題第12章 齒輪系 12.1 齒輪系的類型 12.2 定軸輪系的傳動比計算 12.3 周轉輪系的傳動比計算 12.4 復合輪系的傳動比計算 12.5 輪系的應用 12.6 幾種特殊的行星傳動簡介 12.7 減速器 思考與練習題第13章 軸和輪轂聯(lián)接 13.1 概述 13.2 軸的結構設計 13.3 軸的強度計算 13.4 軸轂聯(lián)接(鍵、銷、成型、過盈聯(lián)接) 思考與練習題第14章 軸承 14.1 軸承的功用及類型 ……第15章 其他常用零部件第16章 先進設計方法簡介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