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9 出版社: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作者:譚元亨,盧斯飛 選編,盧斯飛,譚元亨 注釋 頁數(shù):181
內(nèi)容概要
這里只是隨意挑揀幾句,三百首中的絕妙好詞,比比皆是。陳寅恪有“以詩證史”的名言,可從詩中流瀉出來的客家之情,恐非史可容得下。 就拿陳寶箴、陳三立、陳寅恪“三陳”來說,祖孫三代,其詩文也好生了得。陳寶箴是“戊戌變法”中湖南新政的主帥,陳三立作為他的兒子,鞍前馬后,為維新大聲疾呼。陳寶箴死得悲壯,陳三立誓死不當亡國奴,拒食、拒藥,以八十五歲高齡殉國,更教人悲憤難當。陳寅恪的遭際,世人皆知,這里就不再重復了。他的《挽王靜安先生》,“敢將私誼哭斯人,文化神州喪一身”,卻是千古之哀慟。 中國是一個詩歌大國,歷代詩人如恒河沙數(shù),名篇迭出。客家詩人,更在近代詩歌中一再崛起。倡導“我手寫我口”,并成為“詩界革命”領袖的黃遵憲,在推動詩歌革命之際,把目光投向了膾炙人口的客家山歌,認為為人籟易,為天籟難,山歌脫口而出,比那些精心雕琢的詩文更具藝術的魅力。 他的這一研究表明,即便在山野之中,華夏詩國的古老傳統(tǒng),保留得是那么深厚,令文人騷客自慚不如。這也證明,作為一個崇文重教的民系,山歌是怎樣深深地影響到底層的老百姓。不少山歌,無論從藝術上、還是從人文品格上,都不比許多名詩遜色,抑或正氣凜然,抑或溫婉動人,是那般多姿多彩,讓人嘆為觀止。 也許不少人并不了解這部“三百首”中所選編的客家的偉人、志士、文化名人以及他們的詩詞篇章,但這些都是值得去了解、去欣賞、去學習的——這無論是大人,還是中小學生,均一樣:開卷有益! 這些都是有血性、有情感、有文彩的詩篇。它們凝聚了客家人千年的歷史苦難,展現(xiàn)了客家人萬里遷徙的壯闊畫面。更激揚起客家人萬難不屈、奮發(fā)有為、創(chuàng)業(yè)天涯的“硬頸”精神!這是詩,這是情,這是史,這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生命之源! 我們愿把這瑰麗的詩篇,推介給熱愛客家文化的同仁、學子,以及父老鄉(xiāng)親,乃至所有的老百姓!
書籍目錄
張九齡 湞陽峽 望月懷遠 感遇(十二首選一) 初發(fā)曲江溪中 折楊柳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詠燕 庭梅詠邵謁 歲豐 下第有感古成之 憶羅浮 懷石樓 貪泉許彥先 被召北歸,艤舟瑯石,游碧落洞石汝礪 竹浦漁歸鄭文寶 絕句(三首選一) 題松滋東禪院余靖 雙松 回雁 暮春 子規(guī) 山館 重游英州碧落洞歐陽修 畫眉鳥…… 戲答元貞 別滁 踏莎行 生查子·元夕曾鞏 城南鄭獬 捕蝗 杜鵑 春盡曾幾 三衢道中
章節(jié)摘錄
張九齡(八首) 張九齡(678-740)唐著名政治家、詩人。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南)人。七歲能文,唐中宗景隆初中進士,是唐玄宗主政時有聲譽的宰相之一。在位舉賢任能,直言敢諫,曾預料安祿山會反叛,主張早除禍患。后受李林甫排擠,罷知政事,貶為荊州長史。張九齡是盛唐前期重要詩人,其詩雅淡清麗、樸素遒勁,洗盡六朝鉛華,在唐詩發(fā)展中有較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是嶺南文學的宗師。有《曲江張先生文集》20卷。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