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12 出版社: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作者:譚元亨 頁數(shù):26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從古至今,眾多的建筑大師,教師有著很深厚、淵博的人文底蘊的,遠的不說,像梁思成、林微因、他們的筆下,一般文采斐然且充滿哲理。其他們類的科學家、院士也一樣。我認識的數(shù)學家李國平院士,他筆下的古詩詞,連專門搞詩歌創(chuàng)作的后輩都自愧不如,其實,建筑藝術(shù),在發(fā)達國家是劃在文科,劃在藝術(shù)類,所以,舉世聞名的MIT(麻省理工學院)就是派了位建筑師去創(chuàng)立人文學院的。這本小書,是作者在幾個報刊上開的專欄匯集而成的。
書籍目錄
前言上輯 思緒的靈動一、“藝術(shù)中的藝術(shù)”1.從MIT讓建筑師當人文學院院長說起2.科學與藝術(shù),理性與激情3.功能之美4.建筑的繪畫化:“籠天地于形內(nèi)”5.線條的妙用6.建筑的“卓然之則”二、立象與造境1.“立象以盡意”2.有與無,實與虛3.隱蔽的和諧4.矯情與整合5.布白留空6.以形寫神7.超以象外,得其中環(huán)中三、建筑語言1.遺傳性的圖式2.艱難的整合3.美與丑的逆向轉(zhuǎn)換4.刪繁就簡與変繁5.建筑的符號世界6.偏差與誤讀7.道家與先鋒建筑四、中和之美1.融洽、成熟與測評2.親的、平等與開放3.標準化與人性化4.個性化的空間5.“秘密性”與“守望相助”6.陰陽相齊:古堡與莊園的理念中輯 守望與夢想1.“天人合一”與生態(tài)建筑2.歷史觀與生態(tài)失衡3.城市的生態(tài)系統(tǒng)4.通風與遮陽5.風水、環(huán)境與人6.林陰草地與“玻璃屋”7.城市的天際輪廊線8.代價與補償二、凝固的信史1.歷史是寫在石頭上的2.并不全是木結(jié)構(gòu)之過3.夯土的史書……下輯 家園的感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