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聶珍釗//杜娟//唐紅梅//朱衛(wèi)紅 頁數(shù):701 字數(shù):752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大量西方的文學批評被介紹引入中國,如強調(diào)意識形態(tài)的政治批評、以社會和歷史為出發(fā)點的審美批評、在心理學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精神分析批評、在人類學基礎上產(chǎn)生的原型一神話批評、在語言學基礎上產(chǎn)生的形式主義批評、在文體學基礎上產(chǎn)生的敘事學批評,還有接受反應批評、后現(xiàn)代后殖民批評、女性主義批評、新歷史主義批評、文化批評、比較文學批評等。這些批評是我國文學研究中經(jīng)常使用的批評方法,并形成我國文學批評的中西融合、多元共存的局面,推動著我國文學批評的發(fā)展。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國文學批評明顯的西化傾向。從總體上看,我們使用的文學批評方法基本上都是西方的批評方法和批評理論,盡管我們應該對西方批評的作用做出積極和肯定的評價,但是我們在享受西方文學批評成果的同時,也感到在文學批評領域中我們存在遺憾。這種遺憾主要表現(xiàn)在文學批評方法的原創(chuàng)權(quán)利總是歸于西方人。我們不否認把西方人的文學批評方法和理論介紹進來為我所用的貢獻,也不否認我們在文學批評方法和理論中使用西方的批評話語或采用西方的標準(如名詞、術語、概念及思想)方便了我們同西方在文學研究中的對話、交流與溝通,但是我們不能不作嚴肅認真的思考,為什么在文學批評方法及話語權(quán)方面缺少我們的參與和原創(chuàng)?為什么在文學批評方法與理論的成果中少有我們自己的創(chuàng)新和貢獻? 其實西方的文學批評的光彩不是永恒的,它們往往只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nèi)或者一定的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和發(fā)揮影響。總體而論,西方的文學批評方法有較強的針對性,如精神分析批評對潛意識和性心理的強調(diào),女性主義批評對政治因素的重視,文化批評對社會影響的關注等,這說明西方批評方法的運用不能失去其適用的領域。正由于這個特點,一種西方文學批評方法不能用于文學的所有領域,不能解決文學的所有問題,因此我們可能發(fā)現(xiàn)種方法在一個歷史時期內(nèi)顯赫一時,但很快就要讓位于另一種新的批評方法。正是這種相互促進和推陳出新導致西方文學方法枯榮交替,有生有死,促進了學術的繁榮。
內(nèi)容概要
文學批評的責任是由文學批評者對作品和社會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決定的。文學批評必須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不能違背良知與道德。它不僅要對好的作品進行評價和推薦,而且還有義務指導讀者如何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因此,文學倫理學批評既要在擔負社會責任的前提下履行自己的義務,也要遵守進行文學批評的倫理標準。正是基于這個理由,編者邀請部分學者運用文學倫理學批評的方法對英國文學進行了一次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這也是國內(nèi)第一次運用特定的批評方法對英國文學進行的批評實踐。
書籍目錄
導論:文學倫理學批評第一章 英國人文主義小說的道德傳統(tǒng) 第一節(jié) 基督教與人文主義雙重道德背景 第二節(jié) 喬叟作品中的人文主義道德觀 第三節(jié) 托馬斯·莫爾小說的烏托邦道德理想第二章 英國人文主義戲劇的倫理傾向 第一節(jié) 人文主義戲劇的勃興 第二節(jié) 莎士比亞戲劇的倫理主題 第三節(jié) 人文主義戲劇的衰落第三章 莎士比亞詩歌的倫理思想 第一節(jié) 莎士比亞詩歌的藝術觀與倫理觀 第二節(jié)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倫理分析 第三節(jié) 世俗愛情的頌歌:《維納斯和阿都尼斯》 第四節(jié) 人文主義的倫理悲歌:《魯克麗絲受辱記》第四章 17世紀英國詩歌的倫理批評 第一節(jié) 17世紀英國詩歌的道德基礎 第二節(jié) 鄧恩詩歌的道德理想與追求 第三節(jié) 彌爾頓詩歌的倫理觀 第四節(jié) 德萊登的道德矛盾與倫理思想第五章 18世紀英國詩歌的倫理主題 第一節(jié) 18世紀啟蒙時期的英國詩歌與倫理主題 第二節(jié) 蒲柏與理性時代的啟蒙道德 第三節(jié) 感傷主義詩歌與情感主義道德 第四節(jié) 彭斯的道德理想與追求第六章 18世紀英國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倫理分析 第一節(jié) 資產(chǎn)階級道德規(guī)范的確立 第二節(jié) 笛福小說的道德思想 第三節(jié) 斯威夫特的政治諷刺與人性憂慮 第四節(jié) 菲爾?。夯貧w人本身的價值平衡第七章 18世紀英國感傷主義小說與道德勸善 第一節(jié) 感傷主義小說興起的歷史背景 第二節(jié) 塞繆爾·理查生的小說與道德說教 第三節(jié) 勞倫斯·斯特恩的道德探索第八章 英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倫理批評 第一節(jié) 布萊克的詩歌與倫理道德 第二節(jié) 湖畔派詩歌與倫理道德 第三節(jié) 雪萊的詩歌與倫理道德 第四節(jié) 拜倫的詩歌與倫理道德 第五節(jié) 濟慈的詩歌與倫理道德第九章 19世紀詩歌的倫理內(nèi)涵 第一節(jié) 19世紀詩歌的道德批判 第二節(jié) 憲章派詩歌的倫理道德觀 第三節(jié) 丁尼生的倫理思想 第四節(jié) 白朗寧夫婦詩歌中的道德主題 第五節(jié) 史文朋的詩歌與倫理道德第十章 王爾德與唯美主義戲劇 第一節(jié) 唯美主義思潮 第二節(jié) 王爾德的喜劇 第三節(jié) 悲劇《莎樂美》的倫理闡釋第十一章 19世紀英國小說的道德批判 第一節(jié) 19世紀英國現(xiàn)實主義小說與倫理道德 第二節(jié) 喬治·艾略特:“人本宗教”道德的探索者 第三節(jié) 夏洛蒂、艾米莉和梅瑞狄斯的道德小說 第四節(jié) 哈代的創(chuàng)作與倫理道德思想第十二章 蕭伯納的戲劇與倫理思想 第一節(jié) 蕭伯納所處時代的倫理思想和社會道德風尚 第二節(jié) 蕭伯納的倫理道德思想 第三節(jié) “社會問題劇”的道德激情 第四節(jié) 鍛造新的道德理想 第五節(jié) 蕭伯納戲劇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出的悲觀情緒第十三章 20世紀英國小說的道德探索 第一節(jié) 20世紀英國小說道德主題的發(fā)展演變 第二節(jié) 20世紀英國小說的道德主題 第三節(jié) DH勞倫斯:自然與社會道德第十四章 20世紀英國戲劇的倫理尋求 第一節(jié) 英國現(xiàn)代主義戲劇與倫理問題 第二節(jié) 葉芝:象征主義戲劇的倫理理想 第三節(jié) 貝克特:美德的缺失和戈多的游離 第四節(jié) 品特:威脅來自何方
章節(jié)摘錄
一、作為方法論的文學倫理學批評 我國的文學批評,尤其是外國文學批評,自改革開放以來出現(xiàn)了一種全新的局面,這就是各種西方新批評方法的介紹和運用?! ∥覈膶W批評的一個基本事實是,西方文學批評理論與方法推動著我國文學研究和批評的發(fā)展,并逐漸在我國文學批評中占據(jù)主導地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介紹、研究、闡釋和運用西方文學理論與批評方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如心理分析、結(jié)構(gòu)主義、精神分析、女性主義、接受美學、生態(tài)批評等,都是我國文學批評中常用的理論與方法??梢哉f,西方任何一種新的理論與方法的出現(xiàn),都會很快被介紹到中國,不僅引起注意,而且很快就被運用。我們可以說,現(xiàn)代媒介的發(fā)展以及頻繁的學術交流,西方文學研究的最新信息都能很快傳入我國,從而使我們在對最新信息的了解方面能夠做到與西方同步。各種不同的西方新批評理論和方法的引入,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長期存在的以階級論為基礎的主流文學批評方法,從而使我國的學者們認識到批評文學的方法多樣性以及階級論的局限性,尤其是認識到階級論批評方法所帶有的極“左”政治傾向。從總體上看,當代西方文學批評方法在中國傳播的初期,表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特點,這正是我國政治開明、經(jīng)濟發(fā)展和文化繁榮所帶來的結(jié)果?! ≈袊鴮W界對待當代西方的文學批評方法經(jīng)歷了一個從拒絕、懷疑到接受的過程。某些當代西方新批評方法剛被介紹到中國的時候,在一段時間內(nèi)往往都被看成是同我國長期堅持的馬克思主義文藝批評方法相互對立的批評方法,因此遭到懷疑和抵制,其原因是有人害怕它們動搖了我們長期堅持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根基。但是中國更需要的是激活我國的文學批評與研究,只有新的批評方法才能擔當起這個重任。因此當代西方新的文學批評方法在中國的傳播、接受和運用,實際上反映的是中國對西方文學批評新方法的一種期待與渴望。同時,我國傳統(tǒng)的批評方法也需要新的批評方法來充實自己、發(fā)展自己,從而造成西方文學批評新方法在中國生根、開花和結(jié)果的機遇。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