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楊如安 頁數(shù):233
內容概要
從知識管理的視角,從知識資源的合理配置角度分析學院設置的原則、方法、步驟,從促進高深知識過程和知識工作者的價值增值的角度分析學院自主管理的理念,從為高深知識的傳遞和創(chuàng)獲服務的角度分析學院制的大學組織運行機制。
書籍目錄
摘要Abstract緒論一、問題的提出二、核心概念界定三、選題的意義四、文獻綜述五、研究的思路與方法第一章 回顧與反思:大學學院制的歷史與現(xiàn)狀第一節(jié) 大學學院制的歷史回顧一、國外大學學院制的歷史回顧二、我國大學學院制的歷史回顧第二節(jié) 我國大學學院制的基本現(xiàn)狀與反思一、我國現(xiàn)行學院制的基本現(xiàn)狀二、對現(xiàn)行學院制的反思本章小結第二章 大學學院制改革的新視角:知識管理的理論指導第一節(jié) 知識管理的基本理論一、知識、管理、知識管理二、知識管理產生的背景三、知識管理的基本理論四、知識管理的目標、原則與方法體系第二節(jié) 學院制改革的高深知識價值取向一、大學組織的高深知識特性二、高深知識是學院制改革的邏輯起點三、運用高深知識價值鏈的理論實現(xiàn)理想化學院制的目標四、以知識管理理論實現(xiàn)學院制改革下對高深知識工作者的管理五、用棍棒撬動地球,發(fā)揮知識管理對學習型學院的杠桿作用本章小結第三章 學院制改革的內涵與前提:促進高深知識專業(yè)化的拓展第一節(jié) 理想化學院制的內涵一、以學院為管理中心二、學院具有設置的實體性三、學院具有運行的主體性四、學院具有管理的自主性五、學院制內涵(“一心三性”)之間的關系六、實施理想化學院制的意義第二節(jié) 學院制改革的實施前提研究一、高深知識的應用要求學校規(guī)模大二、高深知識的傳遞要求學科數(shù)目多三、高深知識的創(chuàng)獲要求學術水平高本章小結第四章 學院設置:高深知識資源的合理配置第一節(jié) 學院設置的原則一、知識的開發(fā)整合原則二、知識的高峰特色原則三、知識的前瞻發(fā)展原則第二節(jié) 學院設置的方法與步驟一、設置方法二、設置步驟本章小結第五章 學院自主管理:促進高深知識過程和知識工作者價值增值第一節(jié) 自主管理的基本理念一、人本化的管理理念二、責權利相一致的理念三、集權與分權相協(xié)調的理念四、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相匹配的理念五、最少組織層級的理念六、創(chuàng)建良好的組織文化理念第二節(jié) 對知識過程的管理一、對知識的傳遞管理二、對知識的創(chuàng)獲管理三、對知識的應用管理第三節(jié) 對知識工作者的管理一、大學知識工作者的特點二、以人為本,價值增值本章小結第六章 學院制的運行機制:服務于高深知識的傳遞與創(chuàng)獲第一節(jié) 組織運行的指導思想一、運行的有效性二、運行的權變理論三、運行的溝通協(xié)調第二節(jié) 組織系統(tǒng)的運行一、校院決策機制二、部門參謀機制三、信息反饋機制四、紀檢監(jiān)督機制五、支撐保障機制本章小結結語一、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二、論文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繼續(xù)研究的地方三、對學院制改革的反思參考文獻A.中文學術期刊發(fā)表的論文類B.中文著作類C.博士、碩士論文D.外文文獻附件 ××大學實施學院制改革的構思與方案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