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西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本書編纂出版委員會,《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纂出版 著 頁數(shù):5592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漢籍是中國精神文化的載體,漢籍之路是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沿著漢籍傳播的軌跡,尋找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應(yīng)該是當(dāng)代學(xué)者和出版人的責(zé)任。這些年,有志于此的學(xué)者,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學(xué)者就提出用書籍之路的概念,來研究中日文化交流。但是仔細(xì)想來,書籍之路的提法不如漢籍之路明確,探究的范圍也不應(yīng)該局限在兩國之間,應(yīng)該把漢籍之路作為打開古代中外精神文化交流史的鑰匙。
漢籍之路的概念發(fā)萌于《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叢書的編纂工作。在海外漢籍的版本調(diào)查、珍稀文獻(xiàn)的收集整理過程中,我們逐漸認(rèn)識到漢籍文獻(xiàn)流傳海外的一些特點。
作者簡介
中國社科院歴史所,人民大學(xué)國學(xué)院編輯
人民出版社+西南師範(fàn)大學(xué)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
B5/精裝■定価149,625円(稅込) 2008.10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的出版工作旨在對域外漢籍進(jìn)行一次完整的系統(tǒng)的整理,遴選孤本和善本,編纂一套《域外漢籍珍本文庫》。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一輯)》為影印古籍,所選古籍都是國內(nèi)不見或稀見的珍貴版本,有無法替代的學(xué)術(shù)價值,是國內(nèi)圖書館必備藏書。這批漢籍涵蓋了三部分內(nèi)容:
一、流失域外的中國典籍,如唐抄本《玻璃王經(jīng)音義》,唐抄本《文選集注》殘卷,北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宋刻本《全芳備祖》,宋刻本《毛詩要義》,宋刻本《集韻》和元刻本《史記》等。
二、域外翻刻的中國典籍,如元代盧以緯的《助語詞》,清代的《夷匪犯境聞見錄》。
三、域外人士所撰寫的漢文典籍,如葡萄牙人瑪吉士的《新釋地理備考》,朝鮮李朝時期的《老乞大》和《樸通事》, 新羅崔致遠(yuǎn)的《桂苑筆耕集》等。《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一輯)》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
第一冊
正文 920頁
泰軒易傳 宋李中正撰
周易新講義 宋龔原撰
尚書正義 唐孔穎達(dá)等奉敕撰
毛詩要義(一) 宋魏了翁撰
第二冊
正文 946頁
毛詩要義(二) 宋魏了翁撰
詩經(jīng)講義 朝鮮丁鏞撰
毛詩品物圖考 日本岡元鳳纂輯
禮記正義 唐孔穎達(dá)等奉勅撰
左傳輯釋(一) 日本安井衡撰
第三冊
正文 850頁
左傳輯釋(二) 日本安井衡撰
春秋胡傳 宋胡安國撰
古文孝經(jīng)孔傳 漢孔安國傳
孝經(jīng)鄭注 漢鄭玄 撰 日本岡田挺之錄
論語集解 魏何晏撰
皇氏論語義疏參訂 清 吳騫撰
孟子識 日本徂徠物撰
崇孟 日本肥後藪愨撰
樂書要錄 唐武曌撰
第四冊
正文 920頁
廣雅疏義 清錢大昭撰
重訂冠解助語辭 元盧以緯撰 日本毛利貞齋編輯 助語詞 元盧以緯撰
五經(jīng)文字 唐張參撰
九經(jīng)字樣 唐玄度撰
篆隸萬象名義(一) 日本空海撰
第五冊
正文 980頁
篆隸萬象名義(二) 日本空海撰
集韻 宋丁度等奉勅修訂
兩蘇經(jīng)解 宋蘇軾、蘇轍撰
三韻聲彙 朝鮮洪啓禧撰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一輯?史部》
(共五冊)
開本 16開 210mm×297mm
印張 307.625
總頁數(shù) 4922頁
史部第一冊
正文 926頁
史記(一) 漢司馬遷撰
史部第二冊
正文 1008頁
史記(二) 漢司馬遷撰
史記英選 朝鮮佚名撰
日本後記 日本藤原冬嗣等撰
諸儒校正東漢詳節(jié) 宋呂祖謙撰
太平天國官書十種 葉恭綽編
唐才子傳 元辛文房撰
兩京新記 唐韋述撰
粵大記(一) 明郭棐撰
史部第三冊
正文 970頁
粵大記(二) 明郭棐撰
新修南昌府志 明范淶修 章潢纂
福州府志(一) 明喻政修 林材纂
史部第四冊
正文 916頁
福州府志(二) 明喻政修 林材纂
新會縣志 清賈雒英修 蘇楫汝等纂
新釋地理備考 西洋瑪吉士輯譯
史部第五冊
正文 1081頁
東國輿地志 朝鮮佚名編
臣軌 唐武曌撰
明義錄 朝鮮金致仁等撰
朱氏舜水談綺 明朱之瑜撰
夷匪犯境聞見錄 清佚名撰
鏤板考 朝鮮佚名撰
奎章閣志 朝鮮金鍾秀等奉敕編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一輯?子部》
(共六冊)
開本 16開 210mm×297mm
印張 349.625
總頁碼 5594頁
第一冊
正文 956頁
標(biāo)題句解孔子家語 元 王廣謀撰
莊子音義 隋 陸德明撰
定本韓非子纂聞 日本 松皐圓撰
魏氏家藏方 宋 魏峴撰
新刊演山省翁活幼口議 元 曾世榮撰
王翰林集注黃帝八十一難經(jīng) 明 王九思撰
經(jīng)穴彚解 日本 原昌克撰
第二冊
正文 932頁
濟衆(zhòng)新編 朝鮮 康命吉撰
全芳備祖 宋陳詠撰
古本蒙求 後晉 李瀚 撰
蒙求 元 吳化龍 撰
群書治要(一) 唐 魏征 等奉敕編
第三冊
正文 1004頁
群書治要(二) 唐 魏征 等奉敕編
韻府群玉 元 蔭幼遇編
雅余 明 羅曰褧輯
第四冊
正文 964頁
新刻天下四民遍覽三臺萬用正宗 明 余象斗編
卓氏藻林 明 卓明卿編
古今類書纂要 明 璩昆玉編
五行大義 隋 蕭吉撰
第五冊
正文 860頁
飲膳正要 元忽思慧撰
魏氏樂譜 日本魏皓撰
老乞大諺解 朝鮮佚名撰 崔世珍諺解
樸通事諺解 朝鮮佚名撰 崔世珍諺解
玻璃王經(jīng)音義 佚名撰
冠注輔教篇 宋 明教大師契嵩撰
禪林象器箋(一) 日本 無著道元編
第六冊
正文 854頁
禪林象器箋(二) 日本 無著道元編
讀朱筆記 日本 漁村源元備撰
仁齋日劄 日本 伊滕維楨撰
東涯漫筆 日本 伊滕長胤撰
天民遺言 日本 永崇永父撰
西銘參考 日本 淺見安正撰
狼疐錄 日本 三宅重固撰
格物余話 日本 貝原篤信撰
《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一輯?集部》
(共四冊)
開本 16開 210mm×297mm
印張 239.375
總頁碼 3830頁
第一冊
正文 906頁
李嶠雜詠 唐李嶠撰
寒山子詩集 唐 釋寒山撰
李太白文集 唐 李白撰
重校添注音辯唐柳先生文集 唐 柳宗元撰 宋 鄭定 輯
樊川文集夾註 唐 杜牧撰
宋景文公集 宋 宋祁 撰
後山詩注 宋 陳師道 撰 宋 任淵 注
山谷詩集注(一) 宋 黃庭堅撰 任淵注
第二冊
正文 874頁
山谷詩集注(二) 宋 黃庭堅撰 任淵注
橘州文集 宋釋寶曇撰
崔舍人玉堂類稿 附崔舍人西垣類稿 宋 崔敦詩撰
遺山樂府 金 元好問撰
感興詩注 宋 朱熹 撰 宋 蔡模 注 附 武夷棹歌注 宋 朱熹 撰 宋 陳普 注
舜水先生文集 明 朱之瑜撰
桂苑筆耕集 新羅 崔致遠(yuǎn) 撰
第四冊
正文 964頁
文選集注 梁蕭統(tǒng)撰
文館詞林 唐 許敬宗 等撰
又玄集 唐 韋莊撰
重選唐音大成 宋 邵天和編
皇元風(fēng)雅 元 傅習(xí) 編前集 元 孫存吾 編後集
文鏡秘府論 日本 空海撰
全唐詩逸 日本 河世寧 輯
第四冊
正文 1070頁
木門十四家詩集 日本節(jié)山輯
新鍥三藏出身全傳 明 陽至和撰 趙毓真校
新刊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慶忠義水滸傳 明 施耐庵、羅本撰
清平山話堂本 明 洪楩編
新刊重訂出相附釋標(biāo)注裴淑英斷發(fā)記 明 李開先 撰
新鐫國朝名公神斷陳眉公詳情公案 明 陳繼儒 撰
三教偶拈 明 馮夢龍輯
安南一統(tǒng)志 越南黎朝 呉時倩撰
錦西廂 明周恒綜 撰
風(fēng)雲(yún)會 清玉泉樵子撰
一品爵 清朱良卿、李元玉等撰
萬壽冠 清朱佐朝撰
文星現(xiàn) 清朱素臣撰
十美圖 清佚名撰
長生樂 清張勻撰
天成福 佚名撰
四合奇 佚名撰
盤陀山 佚名撰
書籍目錄
第一冊
漢籍之路——《域外漠籍珍本文庫》序言 柳斌杰
編纂凡例
標(biāo)題句解孔子家語 元王廣謀撰
莊子音義 唐陸德明撰
定本韓非子纂聞 日本松皋圓撰
魏氏家藏方 宋魏峴撰
新刊演山省翁活幼口議 元曾世榮撰
難經(jīng)集注 明王九思撰
經(jīng)穴匯解 日本原昌克編
第二冊
濟眾新編 朝鮮康命吉撰
全芳備祖 宋陳詠撰
古本蒙求 后晉李瀚撰
蒙求 元吳化龍撰
群書治要(一) 唐魏征等奉敕編
第三冊
群書治要(二》 唐魏征等奉敕編
韻府群玉 元蔭幼遇編
雅余 明羅日褧輯
第四冊
新刻天下四民遍覽三臺萬用正宗 明余象斗編
卓氏藻林 明卓明卿編
古今類書纂要 明璩昆玉編
五行大義 隋蕭吉撰
第五冊
飲膳正要 元忽思慧撰
魏氏樂譜 日本魏皓編
老乞大諺解 朝鮮佚名撰 崔世珍諺解
樸通事諺解 朝鮮佚名撰 崔世珍諺解
玻璃王經(jīng)音義 佚名撰
冠注輔教篇 宋釋契嵩編并注
禪林象器箋(一) 日本無著道元編
第六冊
禪林象器箋(二) 日本無著道元編
讀朱筆記 日本漁村源元備撰
仁齋日剳 日本伊滕維楨撰
東涯漫筆 日本伊滕長胤撰
天民遺言 日本永崇永父撰
西銘參考 日本淺見安正撰
狼疐錄 日本三宅重固撰
格物余話 日本貝原篤信撰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