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8 出版社: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胥洪泉 頁數(shù):255
內容概要
《中國古代散文簡史》是在我多年講授“中國古代散文”這門課程的講義的基礎上修訂而成,主要講授中國古代散文發(fā)生、發(fā)展、演變的歷史,評介各個時期重要的散文作家和作品,探索各個時期散文刨作的特點以及古代散文發(fā)展演變的規(guī)律。由于授課對象、授課時數(shù)的限制,只能重點講授占代散文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和重要作家;又由于學生沒有配套的《中國古代散文選》,因而書中在評介作家創(chuàng)作時較多地引用了散文作品。
書籍目錄
第一編 先秦散文第一章 概說第二章 歷史散文第一節(jié) 《尚書》、《春秋》第二節(jié) 《左傳》第三節(jié) 《國語》第四節(jié) 《戰(zhàn)國策》第三章 諸子散文第一節(jié) 《論語》、《墨子》第二節(jié) 《孟子》第三節(jié) 《莊子》第四節(jié) 《茍子》、《韓非于》第五節(jié) 《呂氏春秋》第二編 秦漢散文第一章 概說第二章 兩漢辭賦第一節(jié) 漢初的騷體賦第二節(jié) 西漢武帝至東漢中葉的散體賦第三節(jié) 漢末的抒情小賦第三章 西漢散文第一節(jié) 西漢散文的嬗變第二節(jié) 賈誼和晁錯的“西漢鴻文”第四章 司馬遷及其《史記》第一節(jié) 司馬遷的生平第二節(jié) 司馬遷寫作《史記》的目的第三節(jié)《史記》的文學成就第四節(jié)《史記》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第五章 班固及其《漢書》第一節(jié) 班固的生平與思想第二節(jié)《漢書》的特點第三節(jié)《史記》與《漢書》比較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散文第五編 宋代散文第六編 元明清散文主要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一、散文的概念、特征 我國占代散文的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散文,與詩歌、小說、戲曲相對應不僅包括記言、記事、抒情、寫景、論說、雜感以及經(jīng)傳史書之類而且還包括辭賦和駢文。狹義的散文指散體文,又稱“古文”,與駢文相對應,句式以散行單句為主,風格主要為質樸自然?! ∽T家健先生在《中國古代散文若干焦點之探討》一文中說:“散文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散’,即自由活潑,沒有嚴格的文體規(guī)則。從形式看,散文不像詩歌那樣,要求句式整齊,有規(guī)則的押韻。近體詩和詞、曲還要求固定的字數(shù),講究平仄,在一定位置必須使用對仗,等等。散文不像小說那樣,有人物,有故事,有情節(jié),而且必須出于虛構。更不像戲劇那樣,要說明人物出現(xiàn)的時間和地點,要有動作,對話,唱詞,還必須符合音樂方面的種種規(guī)格。散文的文體形式幾乎是沒有限制的,句子可長可短,可多可少,可駢可散,可韻可白,可雅可俗。……從內容看,散文也不同于其他文體。詩歌長于抒情寫景,而不長于議論和敘事。小說擅長講故事,不適于說理寫景。戲劇長于再現(xiàn)活動、場景和情緒,不宜于發(fā)議論,也不可能表現(xiàn)無法見諸視覺和聽覺的東西。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