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作者:任重,劉明 編 頁數:273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因為儒學是治世之學,與一般的儒學研究者不同,儒門中人學習、研究、弘揚儒學,絕不是為了學術而學術,而是有著明顯的問題意識和現(xiàn)實感。儒者、儒生、儒教徒對于儒學,不僅在理念上自覺認同,有明確的身份意識,而且還有著強烈的歷史擔當,立足當下,直面現(xiàn)實?!度迳膮病と鍖W復興:繼絕與再生(第1輯)》所選編的當代“大陸新儒家”的思想探索成果,對當代中圈所遇問題進行了精彩解答,乃“為往圣斷絕學”,而非“純學術”之作,值得一讀。
作者簡介
任重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西歷二○○四至二○○七年,協(xié)助陳明創(chuàng)辦儒學聯(lián)合論壇網站并任總版主,同時任《原道》輯刊編委。西歷二○○六年,協(xié)助工達三創(chuàng)辦中國儒教網暨儒教復興論壇網站并任總版主。西歷二○○六年,創(chuàng)辦電子刊物《儒家郵報》并任執(zhí)行主編。西歷二○○八年,創(chuàng)辦“儒家中國”網站并任主編。西歷二○一一年創(chuàng)辦《儒生》集刊。劉明 西北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客座教授,陜西孔子研究會副會長。著有《中國精神論綱》、《大學與大學史》,主編《中華主流精神叢書》、《吳宓學術研究》多冊。
書籍目錄
總序本卷作者簡介甲編儒學在當今中國有什么用?解決當代中國問題的關鍵是回歸道統(tǒng)儒家,人類最好的家乙編公民宗教與中華民族意識建構尋求中華民族新的制度結構儒家原文化主導地位之含義——儒家復活的意識前提以及與印第安文化的對比天下思想與現(xiàn)代性的中國之路——中國問題·中國思想·中國道路論綱儒家構建和諧社會的義理綱維丙編“中國本位文化論”之重提與新詮儒法關系的共和意義儒家禮治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重建丁編儒學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中國現(xiàn)代化關于“馬克思主義與儒學”論中華傳統(tǒng)的根本特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基礎戊編注定做不了旁觀者——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儒學近20年我國大陸現(xiàn)代新儒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現(xiàn)代性焦慮下之迷思:近年來的儒家政治哲學研究古今政教和解之征兆與前景跋
章節(jié)摘錄
那么,怎么辦呢?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社會達爾文主義支配主宰世界的狀況不會改變,因而中國還必須走現(xiàn)代化的路。但是,現(xiàn)代化的路又是一條不道德的路。到底怎么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復興儒學,通過儒學奠定中國現(xiàn)代化的道德基礎。我們知道,儒學就是道德之學,儒學以道德為首出,最重道德。儒學所體現(xiàn)的中國文化價值與文化特性實質上就是一種普遍的道德精神。因此,在國內,只有用儒學所體現(xiàn)的道德精神來指導、規(guī)范或者說提升中國的現(xiàn)代化,來作為中國現(xiàn)代化的基礎,中國的現(xiàn)代化才不會偏離道德的方向,才不會變?yōu)楦g中國人人性和敗壞民族精神的負面力量,從而中國的現(xiàn)代化才具有超越單純追求物質財富的更高的道德意義?! 〈送猓趪H關系上,只有通過儒學奠定中國現(xiàn)代化的道德基礎,中國的現(xiàn)代化才能在增加社會財富的同時又保持人類普遍的道德精神,中國的現(xiàn)代化才能從以前追求底線公正的消極力量(救亡圖存的力量)變成改變西方社會達爾文主義規(guī)則的積極力量,從而才不會因為中國最終國力強大后按照西方的“霸道規(guī)則”行事而稱霸世界。這是因為儒學的理想就是要建立一個道德的世界,表現(xiàn)在國際關系上就是要建立一個“以德服人”的道德的國際秩序,就是要把國與國之間“狼與狼的關系”變成“人與人的關系”,即把國際關系中比拳頭大的“動物規(guī)則”還原為講道德的“人類規(guī)則”,最終建立一個“道德的天下”。這就是儒學的偉大抱負一一“為萬世開太平”(張子“四句教”的最后一句)。這樣,以儒學道德精神指導的中國的現(xiàn)代化就擔負了改變西方不合理不道德的現(xiàn)代化的歷史使命與道德使命,為最終打破國際關系中“落后就要挨打”的鐵律奠定了道德的基礎。由于西方文化中沒有“為萬世開太平”的文化基因,改變西方現(xiàn)代化不道德因素的任務就歷史地落在了儒家文化的身上,具體落在了儒學的身上。從這里可以看到,當今中國復興儒學不僅可以解決中國的問題,也能解決人類的問題,而當今人類最大的問題就是國際關系中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問題。所以,復興儒學不僅具有中國意義,也具有全人類的意義。(我們從美國入侵伊拉克與對待朝鮮、伊朗核武器的態(tài)度上,實在看不到人類有和平相處的希望。) ……
編輯推薦
《公民宗教與中華民族意識建構》、《尋求中華民族新的制度結構》、《儒家原文化主導地位之含義——儒家復活的意識前提以及與印第安文化的對比》、《天下思想與現(xiàn)代性的中國之路——中國問題·中國思想·中國道路論綱》、《儒家構建和諧社會的義理綱維》、《“中國本位文化論”之重提與新詮》、《儒法關系的共和意義》……《儒學復興(繼絕與再生)》(作者任重、劉明)所選編的當代“大陸新儒家”的思想探索成果,對當代中國所遇問題進行了精彩解答,乃“為往圣斷絕學”,而非“純學術”之作,值得一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