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集

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作者:鄧正來  頁數:617  字數:84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三一集:鄧正來學術文化隨筆》收錄了作者近三十年學術生涯發(fā)表的各類學術文化隨筆性文字。這些文字盡管名目不一、類型各樣,但始終圍繞著一個主題——即“以學術直面中國”——而展開。
  《三一集:鄧正來學術文化隨筆》根據文字類別編為四類:致辭與演講、短論與時評、訪談與對話、序跋及其他。

作者簡介

  鄧正來,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學術委員會主席,Fudan
Journal主編,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民進中央委員會特聘研究員,吉林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Honorary
member of Association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USA)。
  主要論著:《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規(guī)則·秩序·無知:關于哈耶克自由主義的研究》,《中國法學向何處去》,《學術與自主:中國社會科學研究》,《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會研究》,《誰之全球化?何種法哲學?——開放性全球化觀與中國法律哲學建構論綱》,《哈耶克社會理論》,《哈耶克法律哲學》。
  主要譯著:《地方性知識:事實與法律的比較透視》,《自由秩序原理》(上、下),《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法律、立法與自由》(三卷本),《哈耶克論文集》,《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政治學說史》(上、下),《西方法律哲學文選》(上、下)。

書籍目錄

以學術直面中國:《三一集:鄧正來學術文化隨筆》自序
一 致辭與演講
 中國法學的重建:批判與建構——受聘吉林大學教授就職學術演講
 中國社會科學的當下使命——受聘復旦大學教授就職學術演講
 高等研究與中國社會科學的發(fā)展——在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成立大會上的致辭
 根據中國、走向世界——在復旦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成立大會上的致辭
 建構基于中國的全球化話語——《耶魯全球在線》(復旦版)主編致辭
 繼往開來、促進學術內涵建設——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3周年院慶致辭
 我的學術之路與中國社會科學的發(fā)展——在受聘為西南政法大學名譽教授晚會上的致辭
 與西南政法大學師生談學問與人生
 以學術為本共建一流學堂——在“正來學堂”百日慶典上的講話
 中國法學的困境與出路——在鳳凰衛(wèi)視《世紀大講堂》上的演講
 法學研究中的若干問題——在“廈門大學法學院建院80周年院慶學術論壇”上的演講
 學術擔當:世界與中國——“中國法學的反思與前瞻”學術論壇閉幕詞
 全球化時代與三種理念的轉換——在首屆“全國法學理論博士生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全球化問題的問題化——首屆“全國法學理論博士生論壇”的學術總結
 關于“國家與市民社會”框架的反思與批判——在“200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哲學日在中國’”(吉林大學)會議上的發(fā)言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與學術規(guī)范——在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的演講
 全球化與中國社會科學的“知識轉型”——在上海市“博雅講堂”上的演講
二 短論與時評
 哈耶克與他的自由主義理論
 我翻譯的這幾本書
 “學在民間”與中國社會科學的發(fā)展——對《中國社會科學季刊》與《中國書評》的分析
 邁向中國學術規(guī)范化討論的第二階段
 中國學術刊物的反思與發(fā)展
 對“法制與社會發(fā)展”之判準的反思——賀《法制與社會發(fā)展》出版10周年
 全球化時代法學研究應注意的三個問題
 ……
三 訪談與對話
四 序跋及其他

章節(jié)摘錄

  最后,根據他對復旦高研院與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華東師范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SWOT分析,復旦高研院的優(yōu)勢在于對自身資源和學術地位有明確定位,發(fā)展愿景和發(fā)展目標清晰、明確,并體現出階段化特征,發(fā)展規(guī)劃具體。同時,復旦高研院具有鮮明的國際化和跨學科的特點,其學者群體龐大,由此帶來了學術網絡的廣闊。復旦高研院目前的劣勢在于組織機構尚處于完善之中,學者群體還需要有機整合;從復旦高研院的自身發(fā)展和對比中可以看出其立足復旦的學術地位和立足上海的地緣環(huán)境構成促進其發(fā)展的最重要的兩大機遇;由于復旦高研院目前所搭建的架構,可稱得上對其發(fā)展構成威脅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未來資源上,眾多中國內地高校先后成立高等研究院無疑形成對學者、經濟等資源的爭奪。  毫無疑問,張小勁對復旦高研院劣勢的分析是相當客觀的。不過,坦率地講,他對復旦高研院劣勢的認識遠遠沒有我們自己認識的清楚。根據我們的自我反思,復旦高研院除了上述劣勢外,最大的劣勢在于:我們以專職研究人員為核心所產出的高水平學術成果尚不能與高研院目前在國內外學術界的學術影響力相匹配。這可以從一組明顯的數據中看出來:3年來,我們共主辦各類學術講座、席明納達170多場,學術會議和學術論壇則達近20次。在這近兩百多場學術活動中,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的幾乎所有一流學者及幾乎所有目前國際學術界最活躍的學者都到高研院參加過講座、席明納或學術會議——在這里,還可以告訴諸位,我們所有的講座及學術會議,都是沒有講課費或“出場費”的,我們完全是靠學術平臺本身的榮譽和我個人的學術友誼來吸引學者們參與的。可以不夸張地說,經過3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具備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界無可比擬的學術整合能力。然而,我們的學術成果(特別是高水平國際化的學術成果)和科研項目(特別是縱向科研項目)卻不是令人滿意的。3年來,我們的專職研究人員不僅沒有在縱向科研項目上取得較大突破,而且發(fā)表成果的數量、特別是質量還遠不能讓人滿意。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三一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聽過鄧先生的課,參加過鄧先生主持的講座、論壇,先生對學術的執(zhí)著和熱情令人欽佩,贊~
  •   正來師雖已駕鶴西去。但其道德文章與為人風范卻將長留于世!
  •   鄧老師去世后,才買下這本書。其中很多篇目雖然已經讀過,但此番看來又是別有一番風味。
  •   從未名齋,到三一齋,這里面有多少故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