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方權(quán) 頁數(shù):320 字數(shù):335000 譯者:朱奎彬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作為一個實踐性問題,在任何社會形態(tài)下,警察審訊都會涉及到一些最為重要的政府功能問題:如偵查犯罪、抓捕罪犯、恢復秩序與預防犯罪。作為一個象征性問題,警察審訊是如何保持國家與個人之間的恰當關(guān)系;以及在現(xiàn)代社會里什么是據(jù)以指引國家行為,特別是國家的操縱、欺騙與強制性行為的規(guī)范,等一些最為基本的觀念沖突之縮影。簡言之,警察審訊與供述獲取觸及了我們關(guān)于程序公正與實體正義理念的核心,并提出了我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刑事司法體制與社會的問題。
理查德·A.利奧編著的《警察審訊與美國刑事司法》是對美國警察審訊的一項綜合性研究,目的旨在揭示美國刑事司法程序中最為初始,同時對整個刑事司法程序最具影響,但卻仍可被認為最不為人知的階段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作者簡介
劉方權(quán)
男,1972年生,福建省建寧縣人,現(xiàn)為四川大學法學院訴訟法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1993年畢業(yè)于西南政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現(xiàn)任福建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
書籍目錄
致謝
緒論
第一章 警察審訊與美國式對抗制
第一節(jié) 對抗制與美國刑事司法:概述
一、對抗制的兩種模式
二、對抗制的理論預設(shè)
三、對抗制遭到的批判
第二節(jié) 美國警察審訊的對抗性
一、對抗文化與審訊目的
二、審訊的對抗性策略與技術(shù)
三、審訊與辯訴交易
第三節(jié) 對抗制面臨的矛盾與挑戰(zhàn)
一、矛盾
二、挑戰(zhàn)
第二章 三級審訊
第一節(jié) 三級審訊:極端審訊種種
一、肉體強制與肉體暴力
二、孤立、剝奪睡眠、飲食與監(jiān)禁
第二節(jié) 三級審訊與美國的司法程序
一、秘密性與復雜性
二、三級審訊制度的影響
第三節(jié) 三級審訊在美國的歷史
一、19世紀
二、20世紀早期
三、三級審訊的鼎盛時代
四、《威克沙姆報告》之后
第四節(jié) 三級審訊和美國法律制度
第三章 警察審訊的專業(yè)化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警察審訊的基礎(chǔ):測謊手段的運用
一、對于神奇謊言偵測器的尋求
二、機器中的行為幽靈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審訊的基礎(chǔ):心理操縱
一、心理審訊的基本假設(shè)
二、心理審訊的培訓教材
第三節(jié) 結(jié)論
第四章 美國警察審訊的心理與結(jié)構(gòu)
第一節(jié) 對抗策略與審訊伎倆
一、軟化犯罪嫌疑人
二、越過米蘭達警告階段
三、促使犯罪嫌疑人由抵賴轉(zhuǎn)向認罪
第二節(jié) 結(jié)論:人們?yōu)楹螘┦?br />第五章 罪責構(gòu)建
第一節(jié) 認罪后審訊與供述制造
第二節(jié) 案例剖析
一、埃迪·洛厄里案
二、布魯斯·戈德沙爾克案
第三節(jié) 審訊的觀眾
第四節(jié) 結(jié)論:審訊室中的欺騙
第六章 虛假供述
第一節(jié) 虛假供述的類型
一、自愿型虛假供述
二、順從型虛假供述
三、說服型虛假供述
第二節(jié) 通向虛假供述之路
一、第一個錯誤:分類錯誤
二、第二個錯誤:強制錯誤
三、第三個錯誤:污染錯誤
第三節(jié) 結(jié)論
第七章 錯案
第一節(jié) 虛假供述的識別與證明
一、證明虛假供述
二、文獻研究發(fā)現(xiàn)的虛假供述
三、虛假供述的頻率與錯誤定罪
第二節(jié) 虛假供述的后果
一、供述證據(jù)的力量與錯誤定罪的風險
二、虛假供述的嚴重危害
第三節(jié) 通向錯誤定罪之路
一、概述
二、誤導性細節(jié)信息
三、隧道視覺與確認偏誤
第四節(jié) 結(jié)論
第八章 政策走向
第一節(jié) 憲法與變法
一、第十四修正案:自愿性標準
二、第六修正案:律師幫助權(quán)
三、第五修正案:米蘭達權(quán)利
四、超越自愿性與米蘭達規(guī)則:找回可靠性
第二節(jié) 審訊錄像運動
一、審訊錄像的歷史
二、對審訊進行錄音錄像的益處
三、對審訊錄音錄像的附帶益處
四、審訊錄像可能遭到的反對
五、審訊錄音錄像的后勤保障問題
第三節(jié) 漸進的改良之策
一、引言
二、改善警察審訊訓練
三、審訊須有“合理根據(jù)”
四、規(guī)范警察的審訊技術(shù)
五、建立對弱勢群體的特殊保護措施
六、專家證人證言制度的改革
七、法官對陪審團指導之改革
結(jié)論
索引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在科萊蒂被帶到警察局二十多個小時之后,警察第一次給了他食物和水。接著他被帶到另一間辦公室等待兩名偵查人員制作他的供詞。在這期間,科萊蒂說他改變主意了,不想在那份供詞上簽字,一名偵查人員對他說,“如果你不在這份供詞上簽字,我們會以比剛才更狠的手段來對付你。(WickershamCommission Files)”很快,另外兩名偵查人員也回到這間辦公室,然后把供詞拿到科萊蒂面前,說是這份供詞中記錄的就是科萊蒂所說的一切。科萊蒂猶豫了片刻,然后看也沒看就在供詞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在醫(yī)生、護士對科萊蒂在審訊期間所受的身體傷害進行了簡單處理之后,科萊蒂被送進了看守所。 在看了第二天的當?shù)貓蠹堉螅迫R蒂才知道自己簽字的那份供詞中說了些什么。但是克利夫蘭警察局隨后否認他們有毆打、虐待科萊蒂的行為,至于科萊蒂身上的傷情,警察局表示,那是科萊蒂側(cè)身睡覺導致的。 從時代背景來說,克利夫蘭警察局的偵查人員為了獲得供述而對科萊蒂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在那個年代似乎并不奇怪,他們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警察審訊的普遍做法(Hopkins,1931)。事實上,那時候的警察為了獲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經(jīng)常使用比這還更暴力的手段(La-vine,1930;Hopkins,1931;Wickersham Commission Report,1931)。這些被美國民眾稱為“三級審訊”的手段——肉體疼痛和心理折磨事實上被廣泛地、制度化地運用于美國的警察審訊實踐當中(Wickersham Commission Report,1931)。之所以說托尼?科萊蒂的案件不算突出的另一個原因是,本案并未成為上訴法院裁決的對象,或者是公開出版的法院判例。事實上,在那個年代,所有從事三級審訊的偵查人員都未受到紀律懲戒或者法律懲罰。 然而,僅僅十年之后,前加州伯克利警察局的一名副隊長,W.R.基德(W.R.Kidd)在一本首次公開出版的警察審訊訓練手冊中對三級審訊法進行了譴責,并認為三級審訊法“邪惡而且毫無用處”(Kidd,1940;46-47):警察永不該采用三級審訊法,因為: 1.它不會帶來真相。在十足的三級審訊之下,一個人可以告訴你你想要的一切。如果你以此“供述”來建構(gòu)案件,可能在法庭上你會發(fā)現(xiàn),此人不可能實施了犯罪。 2.這樣獲得的證據(jù)在法庭上不具有可采性。律師可以很快地發(fā)現(xiàn)該“供述”可靠性方面的種種問題。
編輯推薦
《警察審訊與美國刑事司法》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薦
“三級審訊”早就消失了。不過正如理查德?利奧所揭示的那樣:詭計、操縱、欺騙仍然是警察審訊犯罪嫌疑人的基本工具。這本發(fā)人深省、才華橫溢的著作高屋建瓴地審視了發(fā)生在美國刑事司法程序的開端階段的那些危害公民基本權(quán)利的體制性強制現(xiàn)象。 ——《證人證言》一書作者,伊麗莎白?洛夫特斯,2008年9月1日 這是我曾經(jīng)讀過的關(guān)于警察審訊的最好的著作一一我曾閱讀(還包括寫作)這一主題的各種著作五十余年。本書對“三級審訊”的長篇論述令人著迷,為我們揭示了一個世紀以前的美國城市警察曾使用一些與9.11事件后中央情報局(CIA)所使用的完全一樣的嚴酷審訊技巧。 ——圣地亞哥大學法學教授,耶爾?卡米薩,2009年2月1日 這是對警察審訊室內(nèi)發(fā)生的一切的絕妙控訴。從心理操縱到威逼利誘、長時間的隔離審訊,自始至終都是殘忍粗暴……利奧的書是對刑事司法公共政策的重大貢獻……《警察審訊與美國刑事司法》一書所揭示出來的,為了保證無法無天的警察能夠通過強制獲取犯罪嫌疑人供述,以有效地對其定罪,刑事司法中的一方當事人(犯罪嫌疑人)竟然成了警察同謀的現(xiàn)象令人吃驚。作者為我們提出了一個在全世界監(jiān)禁率最高的國家里進行公平合理改革的方案。 ——聯(lián)邦律師,海蒂?伯格西安 這是該主題方面最好的書。作者利用了通常無法獲得的數(shù)據(jù)。他在討論“警察職業(yè)化”和“美國的三級審訊”等章節(jié)當中出色地記錄了美國警察同犯罪嫌疑人的對話,并且對于美國警察對欺騙、操縱、說謊和偽裝之后的強制手段殘酷、無情的使用進行了全面分析……結(jié)果令人信服而且出色……這是一本很好的書。讀吧,用吧。這樣的書非常少見。 ——艾普雷姆,馬格林 在這本大部頭著作當中,利奧在對抗式美國刑事司法體制這一大背景下對警察審訊進行了分析。他從將審訊作為一種查明真相的工具,以及強制犯罪嫌疑人說出他們本不應(yīng)該說、也不一定想說的東西的操縱手段兩個層面對警察審訊進行了全面的審視。作者為了印證其學術(shù)觀點而采用的案例分析方法使得本書對每一個對警察工作感興趣的人來說,都是一本令人充滿興趣且極具閱讀價值的著作……因此這是一本關(guān)于警察審訊的,結(jié)構(gòu)嚴謹、文字優(yōu)美的社會科學著作……該書是對美國警察審訊工作的一個重大貢獻。 ——當代社會學家,杰弗里P.阿爾普特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