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2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洪波
內容概要
《毛澤東思想概論》講述了:21世紀,我國的高等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知識經濟的到來,中國加入WTO,科教興國、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決策,以及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實施,對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0年以來,我院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強教學基本建設等方面得了較大成績。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的進一步轉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意見的出臺,專業(yè)結構的調整,教學計劃的全面修訂,以及新一輪課程建設工作的啟動,都為進一步提高我院的教育教學質量乃至整體辦學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教材作為反映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以及教學改革成果的重要載體,是我院新一輪課程建設的重點。為了適應培養(yǎng)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目標的要求,學校決定由教材委員會編審和規(guī)劃出版一套能夠聚合時代特點,反映學校教學、科研最新成果的高質量系列教材。這套教材由長期從事教學工作、教學經驗豐富,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的教師承擔編寫任務。第一批審定出版的教材,均為各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和方向課程,共計23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第一節(jié)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第二節(jié) 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第三節(jié) 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第二章 近代中國社會和民族民主革命第一節(jié) 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節(jié) 近代中國社會各階級階層對國家出路的探索第三節(jié) 舊民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第一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第二節(jié)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理論第三節(jié) 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綱領第四章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理論第一節(jié)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第二節(jié)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理論第五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第一節(jié) 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中國革命的主要法寶第二節(jié) 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第三節(jié) 黨的建設是中國革命的一項偉大工程第六章 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政權理論第一節(jié) 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探索第二節(jié) 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與實踐第三節(jié) 人民民主專政的中國革命的經驗總結第七章 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第一節(jié) 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的歷史必然性第二節(jié)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第三節(jié) 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第四節(jié)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第八章 社會主義的建設的理論第一節(jié) 以蘇聯(lián)為鑒,走中國自己的建設道路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理論第三節(jié)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理論第四節(jié)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理論第五節(jié) 社會主義國防現(xiàn)代建設思想和外交方針第九章 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第一節(jié) 實事求是第二節(jié) 群眾路線第三節(jié) 獨立自主第四節(jié) 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的有機統(tǒng)一
章節(jié)摘錄
三、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毛澤東思想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的,這一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開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繼續(xù)發(fā)展等階段。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敗,是毛澤東思想的萌芽階段。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還處于幼年時期,對中國革命的實際了解還不夠深刻,斗爭經驗也很少,尤其是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的結合缺乏統(tǒng)一的理解,因而還不能制定出適合中國革命特點的路線、方針、政策及科學的系統(tǒng)的革命理論。但是,以李大釗、毛澤東、鄧中夏、瞿秋白等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已經開始嘗試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觀點來探索中國革命的規(guī)律,并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運用列寧關于民族和殖民地問題的理論,結合中國實際,探索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開始認識到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是中國革命的主要敵人。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明確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指明了正確方向。第二,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中國共產黨開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考察中國社會的基本狀況,以毛澤東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為代表的幾篇著作,集中黨內的正確意見,分析了中國民主革命的性質、任務、對象、動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思想。它是毛澤東思想萌芽的重要標志。第三,認識到農民問題對于中國革命的重要性。毛澤東在《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文章中,提出了農民階級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的重要思想,并闡明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只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第四,對武裝斗爭有了初步的認識。雖然從整體上看,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對建立和掌握軍隊的重要性還缺乏足夠的認識,但是,在實際斗爭中也直接掌握過一小部分軍隊,組織過一部分工農武裝,參加過北伐戰(zhàn)爭并起了重要作用,領導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為進行和領導武裝起義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編輯推薦
《毛澤東思想概論》是張洪波編著的,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