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評論(2001年第9卷) (平裝)

出版時間:2001-12  出版社:第1版 (2001年1月1日)  作者:陳興良編  頁數(shù):705  字數(shù):600000  

內(nèi)容概要

理論是實踐的引導,因而理論是超越現(xiàn)實的。惟此,理論才能對實踐起指導作用。對于我國刑事法治建設來說,也是如此。沒有對前沿性的刑事法理論的研究,刑事法治就不可能實現(xiàn)。本卷秉承《刑事法評論》一貫的編輯宗旨,推出刑事法理論的新成果。     在“刑事訴訟理論”欄目中,我的新作“刑事程序的憲政基礎”一文從憲政的角度對刑事程序的人權保障機能進行了探討。我國雖然一直有憲法,但憲法往往只具有陳列的意義,對于現(xiàn)實生活沒有規(guī)范作用,對于部門法沒有規(guī)制作用。因此,雖有憲法卻無憲政。在這種情況下,憲法只不過是一紙具文而已。隨著法治建設的發(fā)展,憲政的問題越來越多地被提到學者的面前。憲法學者開始從靜態(tài)憲法到動態(tài)憲法、從刑式憲法到實質憲法展開憲法理論的新探討,憲政這一曾經(jīng)沉寂的術語開始悄然復活,并日益成為憲法理論的關鍵詞。不僅如此,其他部門法學者也從本部門的實際問題出發(fā),觸及憲政問題。可以說,合憲性是對合法性的一種審問,是最高層次的合法性,乃至于是對合法性的正當性審視。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它表明我國部門法的研究正在向著更高的理論層次攀登。各部門法都以不同的角度實現(xiàn)著憲法的價值內(nèi)容。其中,刑事訴訟法與憲法具有更為緊密的關聯(lián)。憲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權保障功能主要是通過刑事程序實現(xiàn)的。

書籍目錄

主編絮語[刑事訴訟理論]  刑事程序的憲政基礎    一、刑事程序中個人權利與國家權力的演進    二、刑事訴訟中人權的憲法確認    三、中國刑事程序的憲政構造  自由心證制度的當代命運    一、自由心證制度的歷史考察    二、自由心證制度的哲學基礎    三、自由心證制度的內(nèi)容嬗變    四、自由心證制度的證據(jù)規(guī)則    五、自由心證制度的中國命運    六、結語  質證規(guī)則研究    一、質證規(guī)則的理論分析    二、質證規(guī)則的法律分析    三、余論[勞動教養(yǎng)研究]  勞動教養(yǎng)制度及其改革    一、勞動教養(yǎng)制度的歷史發(fā)展與現(xiàn)狀    二、勞動教養(yǎng)制度面臨的挑戰(zhàn)與問題    三、勞動教養(yǎng)的改革方案與選擇    四、結語  勞動教養(yǎng)刑法化之根據(jù)求證    一、勞動教養(yǎng)刑法化之理論根據(jù)    二、勞動教養(yǎng)刑法化之現(xiàn)實根據(jù)    三、勞動教養(yǎng)刑法化之法律根據(jù)  勞動教養(yǎng)立法的理論探索——中國勞動教養(yǎng)立法理論研討會實錄[理論前沿]  刑法:從刑式到目的——以法的一般發(fā)展為背景    一、序說    二、法治轉型    三、理論更迭    四、刑法學史話    五、探尋刑法目的的種種努力    六、關于契機    七、結語[刑法學人]  一封關于研究共同犯罪學術問題的信——懷念尊敬的蔡樞衡先生  蔡樞衡的刑法思想研究    一、蔡樞衡的生平和著述    二、刑法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三、刑法的變遷    四、中國刑法應有的形態(tài)    五、中國刑法學的特殊品格[刑法社會學研究]  懲罰與法治:中國刑事實踐的法社會學分析(1976年一1982年)[上篇]    一、導言    二、懲罰的彌散化    三、正義的勝利    四、法治的興起[專題研究]  司法權的類型學分析    一、司法權的類型釋義    二、國家本位型司法權    三、程序本位型司法權    四、目的本位型司法權  機能刑法觀的后退與挫折    一、序言    二、刑法的將來    三、機能刑法觀的后退    四、一元刑法觀的挫折    五、結語  論罪刑均衡的經(jīng)濟性蘊涵    一、問題的提出:經(jīng)濟學視角的罪刑均衡    二、范疇及范式:罪刑均衡經(jīng)濟學蘊涵之前提    三、犯罪成本:罪刑均衡考慮的變量之一    四、刑罰成本:罪刑均衡考慮的變量之二    五、罪刑均衡的經(jīng)濟性蘊涵:犯罪成本與刑罰成本的統(tǒng)一    六、結論  犯罪故意的理論詮說    一、認識因素的解讀    二、意志因素的解讀  偽造罪論綱    一、偽造罪概述    二、偽造罪的范圍與分類    三、偽造罪的構成特征    四、偽造罪的認定  律師泄露秘密罪比較研究    一、法律模式    二、構成要件分析    三、排除刑事責任的條件  論行刑權構建的兩種走勢    一、我國行刑權運作現(xiàn)狀與改革思路的一般性分析    二、思路之一:確立裁判權在刑事司法權中的主導地位,減少機制內(nèi)耗    三、思路之二:保留現(xiàn)有分散性的行刑權格局,減少改革震蕩    四、從長遠角度看,行刑權結構變化宜與社會親和    五、結論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刑事法評論(2001年第9卷) (平裝)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