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旺燕,邢紅兵 編 頁數(shù):300
前言
2008年11月30日,由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水平考試中心和北京語言大學研究生部聯(lián)合舉辦的“首屆語言測試與習得研究生學術論壇”在北京語言大學召開。本次論壇共收到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水平考試中心、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等單位以及北京師范大學等院校研究生提交的學術論文34篇,研究領域涉及漢語測試研究、漢語習得研究、漢語認知研究三個方面?! ”敬握搲峤坏恼撐木哂虚_放性的特點,涉及的研究領域廣,論文起點高。為了讓更多的研究者了解該領域研究生的研究狀況,鼓勵研究生發(fā)表自己的科研成果,提高研究生學術論文的寫作水平,論壇結束后,我們組織了論文評審委員會,對提交會議的全部論文進行了匿名評審。最后篩選出18篇論文結集出版。入選論文包括語言測試研究論文6篇,語言習得研究論文8篇,語言認知研究論文4篇。論文集定名為《漢語測試、習得與認知探索》?! ”菊撐募幬瘯母魑焕蠋煻际菨h語水平考試中心的研究生導師,參與了論壇的組織、論文的指導及論文評審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在入選論文的修改方面也提出了很多具體的建議。這些辛勤的勞動,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論文寫作水平,對今后的研究生科研工作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漢語水平考試中心研究生管理辦公室李郁老師在論壇的組織和論文的收集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漢語水平考試中心碩士研究生劉慧芳為論文初稿的編輯和修改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王正剛先生為本書做了細致的編輯加工工作。感謝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為我們提供了論文集出版的寶貴機會。
內容概要
《漢語測試、習得與認知探索》是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水平考試中心學術著作之一。2008年11月30日,由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水平考試中心和北京語言大學研究生部聯(lián)合舉辦了“首屆語言測試與習得研究生學術論壇”。論壇結束后,論文評審委員會從提交論文中篩選出18篇論文結成此集。入選論文包括語言測試研究論文6篇,語言習得研究方面的論文8篇,語言認知研究論文4篇。論文集定名為《漢語測試、習得與認知探索》。
作者簡介
張旺熹,男,1962年11月生于安徽省蕪湖市。1984年7月畢業(yè)于安徽大學中文系,獲學士學位。1987年7月畢業(yè)于山東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1987年7月至今,在北京語言大學從事編輯、教學和科研工作。 1994年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1996年起擔任《世界漢語教學》雜志副主編。2001年考入上海師范大學,在職攻讀博士學位。2001年起擔任對外漢語研究中心副主任。2001年晉升為研究員。2003年增列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對外漢語教學方向博士研究生導師。2004年6月,獲得上海師范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文學博士學位。
書籍目錄
HSK(高等)主觀性考試評分員間一致性檢驗實用漢語水平認定考試(C.TEST)[A—D]級題目內部結構效度檢驗C.TEST(A—D)級造句題試題難度和應試者應答錯誤分析對Bachman語言交際能力模型中“9raphology”一詞的修正IRT參數(shù)估計方法綜述Lyle F.Bachman真實性研究述評外國學生漢語“使”字句習得考察基于“HSK動態(tài)作文語料庫”的韓國學習者“有”字句習得偏誤分析日本學生漢語動賓式離合詞習得偏誤及原因分析“可見”等十個篇章連接成分在HSK(高等)作文考試中的使用情況考察華裔和非華裔高級漢語學習者閱讀中伴隨性詞匯習得策略使用的實驗研究不同教學方式對漢字書寫習得的短時個案動態(tài)研究對語言測試與二語習得在語言能力結構問題上的研究接口可能性的一些思考第二語言習得交際策略研究述評位移事件與“去VP”結構中“去”的隱喻拓展“A把B—VP”(B∈A)類“把”字句位移圖式簡析說“相當”量詞“口、把、眼、頭”認知理據(jù)考釋
章節(jié)摘錄
但什么是結構呢?“結構(construct)”指的是某種語言能力理論中假設存在的深層能力或潛在特質(trait)(Arthur Hughes,1989:26)。能力和潛在特質是無法直接觀察到的,觀察到的只是行為(behavior),但我們可以提出關于能力和被觀察到的行為之間關系的假設。在語言測驗領域,語言能力、交際能力、熟巧程度(即“水平”)、流利性等都是結構,這些概念“描述的不是一個行動,而是思想、行動特有的組織和效率”(Cronbach,1990)?! ∈状翁岢鼋Y構效度概念的是Cronbach和Meehl在1955年的一篇文章,這個概念一經(jīng)提出,就成了美國心理測量協(xié)會的一個行業(yè)標準,同時,結構效度也成了心理測驗和語言測驗追求的一個質量標準。結構效度的一個標準表述見于《心理學大詞典》(朱智賢,1989):“結構效度亦稱構想效度或概念效度,即測驗在多大程度上正確地驗證了編制測驗的理論構想。一套測驗的編制,往往要對所測量的心理特性提出一種理論上的設想,依此編制測驗,然后檢驗測驗結果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構想的理論?!焙喲灾?,結構效度關心的是被試在測驗分數(shù)上的表現(xiàn)(分數(shù))與我們根據(jù)能力或結構理論所作的預測之間的一致性程度?,F(xiàn)在我們用一個例子來更好地解釋“結構效度”這一概念。我們假定語法知識比詞匯量對語言交際的影響更大,我們編制一套測驗來操作性地定義“語法知識”、“詞匯量”和“交際能力”這些假定的“結構”。如果被試在測驗上的分數(shù)確實較清楚地反映了我們假設的結構關系,即我們的理論假設與被試在測驗上的表現(xiàn)具有較高的一致性,那么,從測驗的角度,就可以說我們較準確地測到了我們要測的東西,即測驗具有較高的結構效度;而從假定的結構及結構關系的角度來說,我們得到了支持理論的證據(jù),即測驗分數(shù)證明我們定義的結構是有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