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言文字學論叢

出版時間:2008-12  出版社: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維佳  頁數(shù):366  字數(shù):354000  
Tag標簽:無  

前言

  自2005年起,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加大了重點學科投入的力度,立項支持學校重點學科建設,并給予經(jīng)費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牽頭申報了“漢語言文字學基礎平臺建設”這個課題,并組織了一個陣容強大的課題組,曹志耘教授、張博教授、張旺熹教授、張維佳教授、張希峰教授、萬業(yè)馨教授、程娟教授、鄭貴友教授、陳曦教授、趙日新教授、魏德勝教授、張賴教授、李立成教授、陳前瑞教授和一批年輕有為的博士們都參加了課題組,后來華學誠教授也加入了課題組。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批準了這個項目,并把該課題列為北京市教委共建項目。2006、2007、2008年北京市教委對這個項目繼續(xù)給予支持,使得我們有機會在一個優(yōu)裕的環(huán)境里專心于學術(shù)而心無旁騖。現(xiàn)在我們以“漢語言文字學論叢”的形式呈獻給讀者的這五本書就是我們的部分研究成果。在這套叢書即將付梓之際,作為課題組織者,我對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的領導們和課題組的同事們充滿敬意和感激。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愿意出版這套叢書,我也要對出版社的戚德祥社長和諸位編輯表示感謝!  這套叢書分為《方言卷》《語法卷》《詞匯卷》《語音和文字卷》以及《漢語史卷》,選收了課題組成員在這個課題的支持下完成的學術(shù)論文133篇。按照我們的研究規(guī)劃,這些論文大都在雜志上發(fā)表過,并在學術(shù)界產(chǎn)生了比較大的影響。這次結(jié)集出版,一是為了方便讀者檢索和閱讀,二是為了對項目主管單位和各位同仁有個總結(jié),也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言文字學論叢》的語音和文字分卷,涉及漢語語音學和文字學兩大研究領域,具體分為音系學與實驗語音學、漢語音韻與方言、古文字與古代文化三個方面。所收錄的28篇文章,均已在正式刊物或?qū)W術(shù)文集上發(fā)表,體現(xiàn)了近年來北京語言大學在這兩個領域的研究水平。

書籍目錄

音系學與實驗語音學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Focus and Ending in Chinese Intonation Tonal Contextual FO Variations and Anchoring Based Discrimination 現(xiàn)代漢語節(jié)奏支點初探 詩歌格律與漢語節(jié)奏研究 從“也”和“只”看狀中結(jié)構(gòu)韻律的復雜性和可能的控制因素 虛、實字音演變類型的劃分暨本、變音的互動關系 基于言語數(shù)據(jù)庫的漢語音高下傾現(xiàn)象研究漢語音韻與方言 朱保安反切淵源補證 《廣韻》《王三》重紐八韻系切下字系聯(lián)類別的統(tǒng)計與分析 朝鮮漢字音的層次和來歷——兼論朝鮮漢字音與漢語古江東方言的關系 《音韻正訛》與明末宣城方音 《諧聲品字箋》所反映的明末清初杭州讀書音的聲調(diào)特點 《語言自邇集》中的入聲字讀音 二百年來北京話清入字歸調(diào)的變化 共時音系的歷時蘊涵:中寧方言“一子”變調(diào)的生成音系學解釋 古韻之幽交涉與今方言子變韻現(xiàn)象音變原理的一致性 林州方言“子”尾讀音研究 舌葉韻母 方言音韻結(jié)構(gòu)的基本特征古文字與古代文化 試析殷墟甲骨文中“萑”和“雚”的關系 春秋金文異體字考察 金文的“年”   釋新刊布應公鼎名“*” 對西周銅器《師旃鼎》銘文中幾個問題的討論 讀《五年碉生尊》銘文札記 從甲骨文、銅器銘文看商周時期女性的地位 略論書寫方法與戰(zhàn)國文字研究 鳥篆與東周南方文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言文字學論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