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學

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天津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凱峰  頁數(shù):287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建設飛速發(fā)展。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國建筑學教育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建筑院系從原先的“老四?!?、“老八?!卑l(fā)展到今天的一百多個建筑院校。在建筑學教育取得重大發(fā)展的同時,教材建設也受到各方面的普遍重視。近年來,國家教育部提出了新世紀重點教材建設、“十五”重點教材建設等計劃,國家住房與城鄉(xiāng)建設部也作出了相應的部署,抓緊教材建設工作。在住房與城鄉(xiāng)建設部的領導下,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學科專業(yè)指導委員會與全國各出版社合作,進行了建筑學科各類教材的選題征集和撰稿人遴選等工作。目前由六大類數(shù)十種教材構成的教材體系業(yè)已建立,不少教材已在撰寫之中。  眾所周知,建筑學是一個具有特色的學科。它既是一門技術學科,同時又涉及文化、藝術、社會、歷史和人文領域等諸多方面。即使在技術領域,它也涉及許多其他相關學科,這就要求建筑系的學生知識面要十分廣闊。博覽群書,增進自身修養(yǎng),是成就一個優(yōu)秀建筑師的必要條件。然而,許多建筑專業(yè)學生不知道課外應該讀哪些書,看哪些資料。許多建筑學教師也深感教學參考書的匱乏。因此,除了課內教材,課外的教學參考書就顯得十分重要?! ♂槍@一現(xiàn)象,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學科專業(yè)指導委員會與天津大學出版社決定合作出版一套建筑學教學參考叢書,供建筑院系的學生和教師參考使用。叢書的內容覆蓋建筑學的幾個二級學科,即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guī)劃及其理論和建筑技術科學,同時也囊括建筑學的各相關學科,包括文化藝術和歷史人文諸方面。參考叢書的形式不限,專著、譯著、資料集、評論集均可。在這里,我們鄭重地向全國的建筑院系學生和教師推薦這套建筑學教學參考叢書,它們都是對建筑設計教學具有重要價值的參考書。  建筑學教學參考叢書將陸續(xù)與廣大讀者見面。同時,我們呼吁全國的建筑學教師能關心和重視這套叢書。希望大家積極為出版社和編審委員會出謀劃策,提供選題,推薦作者,使這套叢書更加豐滿,更加適用,能為發(fā)展中國的建筑教育和中國的建筑事業(yè)作出貢獻。

內容概要

本書是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學科專業(yè)指導委員會推薦教學參考書。全書共13章,包括建筑學引論,建筑學本論以及建筑學史論三部分,具體內容有:建筑與建筑科學,建筑學主體,建筑學客體,建筑學范疇,建筑性質,建筑內涵,建筑要素,建筑規(guī)律,建筑形式,建筑學區(qū)域史,建筑學混融史,建筑學同一史,建筑學史說。

書籍目錄

第一篇:建筑學引論  1 建筑與建筑科學    1.1 建筑    1.2 建筑學    1.3 建筑與建筑學的關系    1.4 其他建筑科學  2 建筑學主體    2.1 主體性質    2.2 主體內容  3 建筑學客體    3.1 客體性質    3.2 客體內容  4 建筑學范疇    4.1 建筑學(內容)標準    4.2 建筑學(構成)體系    4.3 建筑學(研究)分類第二篇:建筑學本論  5 建筑性質    5.1 建筑性質概念    5.2 基本建筑性質    5.3 特殊建筑性質  6 建筑內涵    6.1 建筑內涵概念    6.2 狹義建筑內涵    6.3 廣義建筑內涵  7 建筑要素    7.1 建筑要素概念    7.2 基本建筑要素    7.3 其他建筑要素  8 建筑規(guī)律    8.1 建筑規(guī)律概念    8.2 普遍建筑規(guī)律    8.3 特殊建筑規(guī)律  9 建筑形式    9.1 建筑形式概念    9.2 建筑類型    9.3 建筑風格    9.4 建筑語言第三篇:建筑學史論  10 建筑學區(qū)域史    10.1 建筑學區(qū)的劃分    10.2 南歐建筑學區(qū)史    10.3 北非(埃及)建筑學區(qū)史    10.4 西亞建筑學區(qū)史    10.5 南亞(印度)建筑學區(qū)史    10.6 東亞(中國)建筑學區(qū)史    10.7 中南美建筑學區(qū)史  11 建筑學混融史    11.1 建筑學混融時期的劃分    11.2 建筑學發(fā)展的“陸上”交流混融史    11.3 建筑學發(fā)展的“海上”交流混融史    11.4 建筑學發(fā)展的“世界全方位”交流混融史  12 建筑學同一史    12.1 建筑學“同一史”的特征和發(fā)展規(guī)律    12.2 “現(xiàn)代”史    12.3 “現(xiàn)代之后”史    12.4 “未來”史  13 建筑學史說    13.1 建筑學區(qū)域史比較    13.2 建筑學交融史評    13.3 建筑學同一史說圖表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由于這種語言是人類之間交流信息所獨有的東西,是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人類的產(chǎn)物,顯然,人類語言也是人類文化的一個主要標志,語言本身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人類文化發(fā)展演進的進程。按現(xiàn)今語言學的角度而言,一種語言必須具備三要素,即語音(或語聲)、語義(或語意)、語字(或語符),方可稱為一種真正的語言。人類具有天然的發(fā)音功能,彼此間的交流以“聲音”聯(lián)系,顯然不是一件難事,恐怕在未完全演進為人類之前,就可能有之,或者說這是一種動物本能,尚不能被作為一種語言要素而論之。人類發(fā)出聲音不一定是為了彼此間的交流而傳遞某種信息,發(fā)音器官是在無意識情況下發(fā)出聲音的,當然這種聲音也就不帶任何特定意義,而語言是以交流信息為其基本功能特征的,沒有語義能說是語言?不過,一般同類動物之間也會發(fā)出帶有一定信息意義的聲音或聲波來聯(lián)系,這種信息意義也相當于人類語言的“語義”,同樣不能與語言要素的“語義”相提并論。只有表達一定語音、語義的“符號”出現(xiàn),這三者的合成才能說已基本上構成為一種語言,這種完全有別于其他動物的信息交流,為人類所特有的傳遞信息的媒介的語言,也成為人類文化形成的一種標志。由一般的“符號”出現(xiàn),到逐漸演變成較有一定使用秩序的“文字”,這才真正表明人類文化發(fā)展進入了另一個嶄新的階段——文明時期。同時,語言的三大基本要素方完全出現(xiàn),從而構成真正的人類語言。  總之,人類進化后的發(fā)音系統(tǒng),為語言的產(chǎn)生奠定了基礎,即有了發(fā)出語音的可能。同時人類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進化后,也為人類的思維提供了可能,并產(chǎn)生了思維,而思維是語義的源泉,離開了思維,語義是不存在的。當人類將某種語義和語言表現(xiàn)為某種標記符號時,并由一定社會群體約定俗成后,成為語符或語字,這就是人類語言產(chǎn)生的大致過程和與人類自身發(fā)展的因果關系?! ∽鳛檎Z言本身,語義是語言的本質。人類之間的交流或傳遞信息,主要是為了溝通某種思維內容或某種思想,但人類的思維內容或思想是無形的,自身是無法傳遞交流的,于是轉化為語言的語義.通討語言的諛個榕體功能.語艾由相府的語音或語字傳遞出去,以達到傳遞思維內容或思想的目的??梢?,在語言里,語義是語言的本質和目的,語音和語字則是語言的手段?! ∫詺v史的角度來看,在語言傳播手段的語音和語字中,語音較難被留存,在人類文化初期,更是基本上沒有被留存的手段。只有語字或語符,才較有可能被保存下來,以傳達人類早期的一些思維內容或思想以至可能被記錄下來的活動情況,通過對語字或語符的考證,便可了解一些當時的語義內容。所以,對人類早期歷史內容的研究,主要還是通過語字或語符實現(xiàn)的。  語字或語符是語言形成史上最后一個出現(xiàn)的要素,而且語字本身形成也經(jīng)歷了一段很長的發(fā)展史。以迄今所能發(fā)現(xiàn)的語字起源的遺存情況看,主要有四種基本方式:結繩記事、契刻記事、實物記事和圖畫記事?! 〗Y繩記事,是用繩子打結來計算日期,或記錄勞動成果或物品交易,這是世界各區(qū)域人類早期最常見的一種記事方式?! ∑蹩逃浭?,是采用木條或其他易被刻畫的東西,刻上缺口或橫、豎、斜線等條紋,來計數(shù)或表示某種事件?! 嵨镉浭?,是以現(xiàn)有的實物來代表某種象征意思,并以此來傳遞信息或記錄事件的一種記事方式。所用實物,均為常見之物,或鳥獸、或貝殼等一般常用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建筑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雖然寄過來時有點皺,但我還是比較喜歡的
  •   書的質量不錯,內容也講的挺好,對專業(yè)人員來說,有不小的幫助!
  •   作為非專業(yè)人士,我們大致還能閱讀,學習一些必要的知識,應對工作之需。
  •   明知道真本書是專業(yè)書籍,是給建筑學專業(yè)的學生或者相關人士的教科書,但還是作為閱讀書籍購了回來。開篇稍顯羅哩羅嗦,有些故弄玄虛。正在硬啃中,忽然想起了經(jīng)濟學家梁小民的普及讀物《什么是經(jīng)濟學》,也許理工類較之社會類有難度,但思忖如果哪位有識之士能把這類工科書籍寫得更通俗易懂,就像《什么是經(jīng)濟學》,讓學問真正走進大眾,那就功德無量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