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府典章

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天津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杰,祝士明 編著  頁數(shù):350  字數(shù):472000  

前言

  我們選擇中國大學初創(chuàng)時期進行研究,源自于校史研究。1984年,教育部發(fā)出通知,要求所有文革以前建立的高等學校,著手進行校史研究和編寫工作。其后,各高校的校史編研成果陸續(xù)出版。如天津大學出版了《北洋大學一天津大學校史》,上海交通大學出版了《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北京大學出版了《北京大學校史》,山西大學出版了《山西大學校史》,等等。天津大學的前身是北洋大學堂,創(chuàng)辦于1895年;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是南洋公學,創(chuàng)辦于1896年;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創(chuàng)辦于1898年。1902年以后各省陸續(xù)創(chuàng)辦了山東大學堂、山西大學堂、四川通省大學堂等一批學校,這些學校是中國近代建立得最早的一批高校。各大學的校史從個案角度敘述了中國近代大學創(chuàng)建的歷史情況,形成了第一手資料,為進行中國大學初創(chuàng)時期的整體研究提供了可能。自1984年起,本人就參加了天津大學的校史研究和編寫工作,由于天津大學是中國近代建立的第一所現(xiàn)代大學,自然涉及中國大學初創(chuàng)的問題。在進行本校校史研究的同時,中國大學初創(chuàng)時期的整體研究也引起了我們的關(guān)注。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關(guān)于教育史的學術(shù)研究也更加繁榮,出現(xiàn)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如李國鈞、王炳照先生統(tǒng)編的《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潘懋元先生著的《中國高等教育百年》等,都涉及中國高等教育初創(chuàng)時期的內(nèi)容,為進行中國大學初創(chuàng)時期的研究提供了借鑒。其后,我們也相繼參加和承擔了國家和省市部委的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如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guī)劃重大課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中“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和編寫;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guī)劃項目“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重點項目“百年教育思想與人物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項目“中國近代大學精神的發(fā)展與大學文化建設研究”,此項目中我所主持的“天津大學(北洋大學)近代教育精神的發(fā)展和文化建設個案研究”作為重點項目的分課題,被批準為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項目。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一本研究中國近代高等教育起源的學術(shù)著作。近年來,關(guān)于近代大學教育和歷史研究的著作屢見出版,然而該書所選取的研究視角、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凝練的研究成果,具有鮮明的特點。從制度文化的視角對于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初創(chuàng)的情況進行分析,取得學術(shù)性研究成果,如:先立典章,后建大學——中國特色的大學初創(chuàng)模式;“中體西用”、“西學體用”——清末中國大學之道的多樣化探索;典章制度影響下的大學精神與文化,等等,都是其成果創(chuàng)新。該書在體例結(jié)構(gòu)上亦有獨到之處,采取了研究成果與史料整理相結(jié)合的做法,在盡可能占有史料和進行史實研究的基礎上,挖掘和整理出中國大學初創(chuàng)時期的典章制度資料,彌補了這一時期專題研究材料匱乏的缺憾,為更多學者開展這一問題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凸顯出作者拋磚引玉的研究意愿和成果共享的治學態(tài)度。

書籍目錄

導論  從典章制度入手——我們的研究視角與收獲上部  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初創(chuàng)之研究 第一章  先立典章,后建大學——起源于封建制度下的中國近代大學   第一節(jié)  “西學東漸”和“中學”漸變——從明到清慢擺的歷史座鐘   第二節(jié)“科舉取士”到“洋務教育”——清末無奈的文化自覺   第三節(jié)  “中學為主,西學為輔”——清末的教育狀況與固守的立場   第四節(jié)  先立典章,后建大學——中國特色的大學初創(chuàng)模式 第二章  “為繼起者規(guī)式”的北洋大學堂——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的建立   第一節(jié)  中國第一所大學在天津創(chuàng)建的成因   第二節(jié)  北洋大學堂創(chuàng)建的過程   第三節(jié)  對于北洋大學初創(chuàng)時期幾個問題的探究   第四節(jié)  盛宣懷的教育思想與辦學實踐   第五節(jié)  北洋大學堂的創(chuàng)建對于我國近代教育體制建立的影響 第三章  典章制度影響下的大學精神與文化   第一節(jié)  中國大學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   第二節(jié)  大學文化符號的精神內(nèi)涵   第三節(jié)  校訓——以德育人的傳統(tǒng)文化觀   第四節(jié)  中西文化融合的中國近代大學文化 第四章  清末大學堂典章制度之比較   第一節(jié)  北洋大學堂章程的開拓性   第二節(jié)  京師大學堂章程的規(guī)范性   第三節(jié)  山東大學堂章程的示范性   第四節(jié)  清末中國大學之道的多樣化探索 第五章  民國教育制度下的大學典章   第一節(jié)  社會制度變革中的教育制度變革   第二節(jié)  民國大學制度的特點與教育觀念的更新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和我國大學的轉(zhuǎn)型   第四節(jié)  初創(chuàng)與奠基時期典章制度給予的啟迪下部  典章及摭論 清末典章   一、大學典章  ?。ㄒ唬┍毖蟠髮W堂     擬設天津中西學堂章程稟     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王文韶奏     勸令加捐     A visit to the Tientsin University     盛宣懷給南洋公學總理張元濟關(guān)于派遣外洋學習札     北洋大學為我國首創(chuàng)高等學府    (二)京師大學堂     奏籌辦京師大學堂情形疏     奏籌擬學堂章程折     總理衙門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     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    (三)山西大學堂     旨設立晉省大學堂謹擬暫行試辦章程繕草恭折     山西大學堂西學專齋第一年課程表     山西大學堂設立西學專齋始末記    (四)山東大學堂     山東巡撫袁世凱奏辦山東大學堂折    (五)浙江求是大學堂     遵旨改設學堂疏    (六)貴州大學堂     貴州巡撫鄧華熙試辦大學堂暫行章程    (七)南洋公學     請設學堂片     籌集商捐開辦南洋公學折   二、國家典章     重訂學堂章程折     奏定大學堂章程     奏定學務綱要     奏定各學堂獎勵章程 民初典章   一、大學典章    (一)北京大學     國立北京大學內(nèi)部組織試行章程     國立北京大學內(nèi)部組織試行章程(二)     北京大學新組織     指令(第1900號)     教育部令(第138號)    (二)北洋大學     國立北洋大學校學事通則     國立北洋大學校辦事總綱     本校學科沿革略     國立北洋大學校略史     述本校之建置及其歷史     國立北洋大學簡史    (三)清華大學     外務部札奏準游美肄業(yè)館改名     清華學堂章程     北京清華學校近章     清華學校組織大綱    (四)交通大學     閣議創(chuàng)辦交通大學提案文     交通總長葉恭綽陳報《交通大學大綱》呈大總統(tǒng)文     交通大學大綱    (五)復旦大學     震旦學院章程     復旦公學章程     復旦大學章程   二、國家典章     大學令    教育部公布大學規(guī)程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節(jié) 同文館及北洋學堂等,多以西人為總教習。然學堂功課,既中西并重,華人容有兼通西學者,西人必無兼通中學者。前此各學堂于中學不免偏枯,皆由以西人為總教習故也。即專就西文而論:英法俄德諸文并用,無論任聘何國之人,皆不能節(jié)制他種文字之教習,專門諸學亦然,故必擇中國通人,學貫中西,能見其大者為總教習,然后可以崇體制而收實效?! 〉诙?jié)學生之成就與否,全視教習。教習得人,則綱目畢舉;教習不得人,則徒糜巨帑,必無成效。此舉既屬維新之政,實事求是,必不可如教習庶吉士、國子監(jiān)祭酒等之虛應故事。宜取品學兼優(yōu)通曉中外者,不論官階,不論年齒,務以得人為主,或由總理衙門大臣保薦人才可任此職者,請旨擢用。  第三節(jié)設溥通學分教習十人,皆華人。英文分教習十二人,英人、華人各六;日本分教習二人,日本人、華人各一;俄德法文分教習各一人,或用彼國人,或用華人,隨所有而定。專門學十種分教習各一人,皆用歐美洲人。  第四節(jié)用使臣自辟參隨例,凡分教習皆由總教習辟用,以免枘鑿之見,而收指臂之益。其歐美人或難于聘請者,則由總教習總辦,隨時會同總署及各國使臣向彼中學堂商請。  第五節(jié)現(xiàn)當開辦之始,各學生大率初學,必須先依編譯局所編出之溥通功課卒業(yè),然后乃學專門。計最速者,亦當在兩年之后?,F(xiàn)時專門各學之分教習,如尚無學生可教,即暫以充編譯局書之用?!  ?/pre>

編輯推薦

  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初創(chuàng)于19世紀末,這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次重要變革,對于我國數(shù)千年的封建教育而言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尤其是對晚清已經(jīng)走到山窮水盡的中國教育,更是一次柳暗花明的創(chuàng)新?!秾W府典章: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初創(chuàng)之研究》試圖通過對中國大學初創(chuàng)時期典章制度的研究,從制度文化的視角對中國近代教育的緣起、特點和辦學道路的探索進行新的詮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學府典章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著作在一些重大學術(shù)問題有了重要突破,例如:在中國高等教育起源問題上。原有的學術(shù)著作基本上都是講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本書用大量史實證明中國大學初創(chuàng)的辦學道路是多樣性的。北洋大學堂既是一所官辦國立的大學,他的辦學方針是“西學體用”,完全是按照美國大學的模式辦學,課設的專業(yè)都是西方大學現(xiàn)代專業(yè),與京師大學堂比較在辦學內(nèi)容、培養(yǎng)目標、招生對象、留學規(guī)劃等等方面無一相同。中國高等教育初創(chuàng)的辦學之路呈現(xiàn)出多樣性的探索,并不是單一模式。
  •     《學府典章——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初創(chuàng)之研究》是迄今為止第一本專門研究教育典章的著作,著作提出了有學術(shù)價值的新觀點。通過中國近代大學初創(chuàng)的研究,確立了地處天津的北洋大學為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的歷史地位,而且對于其特殊的歷史作用,辦學模式,辦學精神,發(fā)展道路的特點進行了剖析,確定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天津模式”和“天津道路”,從而確立了“中國近代教育看天津”的命題,凸顯了天津教育的近代引領性和社會地位。北洋大學的辦學模式就是天津高等教育的代表性模式。
      著作還提出了新的觀點,特別是提出的中國“先立典章,后建大學”,西方“先有大學,后有典章”的觀點很好。還有對中國大學初創(chuàng)的社會背景、歷史條件、地緣條件、經(jīng)濟基礎、文化氛圍等問題的研究有新突破。
      著作還提出大學文化的內(nèi)容,特別是提出制度文化的內(nèi)容,因為文化是大學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大學文化由制度文化開始是其特色,并且單設了“典章制度影響下的大學精神與文化”一章。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