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09-作品卷-建筑中國六十年

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天津大學出版社  作者:《建筑創(chuàng)作》雜志社  頁數(shù):356  
Tag標簽:無  

前言

今年是我們共和國的60華誕,干支輪回整整一個甲子。我們是這60年歷程的親歷者,我們親眼目睹,并親身感受了這60年中國家所發(fā)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從一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落后窮國,建設成一個生機勃勃、繁榮富強的新興大國。這里有一組簡單的對比數(shù)據(jù),或許可以簡略地反映出這一巨大變革:總人口:5.42億(1949年),13.2億(2007年);國內生產(chǎn)總值:1015億元(1952年),300670億元(2008年);人均GDP:119元(1952年),22674元(2008年);糧食總產(chǎn)量:1.1億噸(1949年),5.28億噸(2008年);固定資產(chǎn)投資額:43.6億元(1952年),137239億元(2007年);城鎮(zhèn)化水平:10.64%(1949q:),43.9%(2006年);城鎮(zhèn)人口:0.576億(1949年),5.77億(2006年);高等學校在校生人數(shù):11.7萬(1949年),2005萬(2007年,包括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這些數(shù)字充分說明了這60年是全國人民同甘共苦的60年,攻堅克難的60年,碩果累累的60年。利用60年大慶的契機,各行各業(yè)也都要回顧盤點—下自己行業(yè)、部門的奮斗史、發(fā)展史。在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師分會的指導和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建筑創(chuàng)作》雜志社經(jīng)過精心策劃,和天津大學出版社通力合作,推出了“建筑中國六十年”系列叢書(以下簡稱“建筑60”)。這套叢書是以全新的視角對建筑行業(yè)、建筑文化諸領域的全面回顧和審視,具有其重要的時代意義、社會意義和歷史意義。

內容概要

20世紀90年代,曾擔任城鄉(xiāng)建設環(huán)境保護部部長的葉如棠先生,在為《當代中國建筑師》叢書寫的前言中說:“新中國揭開了中國建筑歷史的新篇章。幾代中國建筑師的地位日漸提高,新老接力,茁壯成長,在空前廣闊的建筑舞臺上,充分施展其才能,在紛繁似錦的學術百花園里爭芳吐艷,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也極大地推進了中國建筑文化的發(fā)展,并使中國建筑開始走出國門,中國建筑師的成就也開始為世人所注視?!泵鎸Τ煽?,我們自然會意識到重溫“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任重而道遠”這些先輩教導的必要性。已走進世紀新一代的中國建筑師,要面對的不僅會有各種光環(huán)和誘惑,而且,還有許多至今尚未解決的難題,譬如,如何從建筑本體、建筑文化、建筑藝術、建筑方法和建筑歸宿去深入探索建筑創(chuàng)作的真諦?如何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眼光和遠大目標,認真地去善待環(huán)境和城市,讓建筑能“葉落歸根”,真正融于普世價值所需要的“樸素麗真實的文化”之中?當然,還有,我們如何才能在“恢復對中國建筑設計的主導權”的同時,還“能夠以善于解決在資源匱乏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高度發(fā)展的文明與文化的經(jīng)驗”,從而在真實意義上去走向世界?    《建筑中國六十年·作品卷》的出版,無論怎樣去評價它的正面意義都不為過,它真實地記錄了我們所走過的艱難而曲折的路程,并將給我們帶來許多新的思考,在此我們衷心感謝著名建筑傳媒機構BIAD《建筑創(chuàng)作》雜志社全體同仁為該書出版所付出的極有價值的辛勤勞動。本人受《建筑創(chuàng)作》雜志社之托寫此序言,不當之處,懇望各位同行和各界讀者不吝指教。

書籍目錄

序建筑設計歷甲子前言理念篇建筑中國60年:建筑創(chuàng)作發(fā)展歷程分析作品篇 天安門廣場建筑群  天安門廣場與人民英雄紀念碑  人民大會堂  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毛主席紀念堂 本土建筑  北京兒童醫(yī)院  北京飯店西樓  北京友誼賓館  北京“四部一會”辦公樓  上海虹口公園魯迅紀念館和魯迅墓  北京電報大樓  民族文化官      全國農(nóng)業(yè)展覽館  北京工人體育館     中國美術館     韶山毛主席舊居陳列館    揚州鑒真和尚紀念堂  銀川南關大清真寺  方塔園  廣州白天鵝賓館      上海龍柏飯店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2—5號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深圳體育館  新疆人民會堂  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  中國國家圖書館  三唐工程?。ㄌ迫A賓館、唐歌舞餐廳、唐代藝術博物館)  國家奧林匹克中心  菊兒胡同新四合院  北京動物園大熊貓館  重慶江北機場航站樓  海南寰島大酒店  華夏藝術中心  炎黃藝術館  嶺南畫派紀念館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清華大學圖書館新館  上海博物館新館  北京西客站  上海圖書館新館  外研社辦公樓  北京叵基廣場  重慶大都會廣場  北京國際金融大廈  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  海南博鰲金海岸大酒店  北京現(xiàn)代城A區(qū)(SOH0現(xiàn)代城)  深圳市基督教堂  遼寧友誼國際會議中心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中國美術學院  新疆國際大巴扎  博鰲BFA會f3LO?心索菲特酒店  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 合作設計參考文獻編前編后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中國建筑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在2000年以后呈現(xiàn)出多元化發(fā)展的格局,并且建筑設計作品類別更加的豐富,許多建成的項目呈現(xiàn)出濃厚的地域特色,這些創(chuàng)作在汲取西方建筑特點的同時,—直在多元共存、回歸本土設計的道路上努力。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城市,涌現(xiàn)出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其中有大規(guī)模的城市綜合體建筑,也有符合當時、當?shù)厝藗兩钚枨蟮?、注重細?jié)推敲的人性化設計作品。在北京,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國際國內政治中心的碰撞,迅速涌現(xiàn)出了一批可以代表國家形象以及國家發(fā)展的建筑,將我國國際化都市的形象與豪放、大氣的建筑風格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鳥巢”、國家大劇院、CCTV新址等建筑的出現(xiàn),推動了中國建筑設計、技術等諸多領域的發(fā)展。在素有中國建筑師前沿陣地的上海,在吸取西方現(xiàn)代建筑精華的同時,注重建筑的時尚感以及創(chuàng)意,無數(shù)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一次次刷新中國、亞洲,乃至全世界的紀錄,成為中國建筑經(jīng)濟騰飛的見證。2002年12月3日,經(jīng)國際展覽局大會投票表決,中國獲得2010年世博會舉辦權。這是注冊類世界博覽會首次在發(fā)展中國家舉行,體現(xiàn)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體現(xiàn)了世界人民對中國未來發(fā)展的矚目和期盼。作為首屆以“城市”為主題的世界博覽會,在上海世博會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將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發(fā)展經(jīng)驗、傳播先進城市理念,從而為新世紀人類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嶄新的模式,為生態(tài)和諧社會的締造和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生動的例證。2010年世博會為中國建筑師的建筑創(chuàng)作帶來了新的思想與靈感,從各方面刺激了中國建筑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與和諧。

編輯推薦

《建筑中國六十年1949-2009·作品卷》: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重點圖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1949-2009-作品卷-建筑中國六十年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包裝不錯 這本書能給我?guī)У街袊昵暗膱鼍爸腥?/li>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