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天津大學出版社 作者:紀明香 主編 頁數(shù):303 字數(shù):487000
前言
本教材是根據(jù)教育部高職高專材料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2008年教指委會議的精神編寫的,同時也是按照教育部對職業(yè)技術教育“要逐步建立以能力培養(yǎng)為基礎的、特色鮮明的專業(yè)課教材和實訓指導教材”的教材建設思想,以職業(yè)技術教育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為立足點,圍繞高等職業(yè)教育特點、培養(yǎng)方向及目標定位而編寫的。結合目前職業(yè)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對課程評價新標準的三個原則,即能力目標、任務訓練、學生主體,本教材的總目標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為中心,以任務為導向”,通過本課程的實施,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實踐、學會協(xié)作,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得到全面發(fā)展,為其將來從事專業(yè)活動和未來的職業(yè)生涯打下基礎,并以“理論知識適用、技能實用針對”來突出高職教育特點?! ”窘滩囊袁F(xiàn)代建材企業(yè)目前使用及國家標準推廣的分析方法為依據(jù),以建材企業(yè)生產控.制,原料、燃料及半成品、成品的分析檢驗為目標任務,主要介紹硅酸鹽工業(yè)企業(yè)化驗室的基本知識,生產控制過程中的化學分析、儀器分析及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化學組成分析等檢測技術。在確定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安排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在講述化學分析方法的同時,較詳細地介紹了常用儀器分析原理及方法;實驗實訓部分內容及方法均以國家有關標準規(guī)定為依據(jù),以建材企業(yè)化驗室的分析檢測項目為參考,突出了教材的實用性。力求縮短課堂和企業(yè)相關崗位之間的距離,實現(xiàn)“零適應期”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窘滩挠珊邶埥ㄖ殬I(yè)技術學院紀明香主編,編寫情境二、八、十一,實訓11;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曉靈編寫情境九、十,實訓10;內蒙古化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張利君編寫情境三、四、六,實訓9、12;黑龍江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劉景華編寫情境一,實訓1~8;江西現(xiàn)代職業(yè)技術學院唐磊編寫情境五和情境七?! ”窘滩脑诰帉懗霭孢^程中得到了教育部高職高專材料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捎诰幷咚接邢蓿瑫r間倉促,難免存在疏漏之處,竭誠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本書以任務為導向,以培養(yǎng)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為目標,以現(xiàn)代建材企業(yè)目前使用及國家標準推廣的分析方法為參考,主要介紹了硅酸鹽工業(yè)企業(yè)化驗室基本知識及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化學組成的分析檢測技術。全書分為五大任務,包括化學分析的基礎知識、生產控制化學分析、儀器分析、原材料及成品的化學成分檢測和綜合實訓。本書既有傳統(tǒng)的分析方法,又介紹了先進的儀器分析,突出了教材的先進性;實驗實訓部分均以國家有關標準規(guī)定為依據(jù),以建材企業(yè)化驗室的分析檢測項目為參考,突出了教材的實用性。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材料工程技術類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崗位培訓教材和自學參考書。
書籍目錄
任務一 化學分析的基礎知識 情境一 化驗室基礎知識 目標任務 單元一 概述 單元二 化驗室的基礎知識 單元三 分析誤差與數(shù)據(jù)處理 [思考與習題] 情境二 化驗室標準溶液的配制 目標任務 單元一 概述 單元二 標準溶液 單元三 滴定分析法計算 單元四技能訓練 [思考與習題]任務二 生產控制化學分析 情境三 酸堿滴定法 目標任務 單元一 酸堿平衡的理論基礎 單元二 酸堿溶液的pH值計算 單元三 酸堿緩沖溶液 單元四 酸堿指示劑 單元五 酸堿滴定曲線 單元六 酸堿滴定法的應用及結果計算 單元七 非水溶液中的酸堿滴定 單元八 技能訓練 [思考與習題] 情境四 配位滴定法 目標任務 單元一 概述 單元二 配位解離平衡及影響因素 單元三 配位滴定法原理 單元四 金屬指示劑 單元五 提高配位滴定選擇性的方法 單元六 配位滴定的應用及結果計算 單元七 技能訓練 [思考與習題] 情境五 氧化還原滴定法 目標任務 單元一 概述 單元二 氧化還原平衡 單元三 氧化還原滴定 單元四 常用的氧化還原測定方法 單元五 氧化還原滴定法的應用及結果計算 單元六 技能訓練 [思考與習題] 情境六 質量分析法 目標任務 單元一 概述 單元二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響因素 單元三 沉淀的形成及影響沉淀純凈的因素 單元四 質量分析法的應用示例及結果計算 單元五 技能訓練 [思考與習題]任務三 儀器分析 情境七 分光光度法 目標任務 單元一 概述 單元二 光的吸收定律 單元三 顯色反應及測量條件的選擇 單元四 目視比色法與分光光度計 單元五 吸光光度法的應用 單元六 技能訓練 [思考與習題] 情境八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目標任務 單元一 概述 單元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單元三 定量分析方法 單元四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干擾及抑制 單元五 技能訓練……任務四 原材料及成品的化學成分檢測任務五 綜合實訓附錄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情境一 化驗室基礎知識 本部分學習要求 ?。?)通過本部分學習,要求能熟悉化學分析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分類,了解化驗室的基本知識?! 。?)掌握定量分析中誤差產生的原因、有關誤差的基本概念及其減少誤差的方法?! 。?)掌握有效數(shù)字的運算規(guī)則和對分析結果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 目標任務 在水泥、玻璃和陶瓷的生產過程中,生產的指導與控制,原料、燃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質量檢驗都是通過化驗室中的化學分析來完成的,所以,化驗室是這些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產企業(y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門。要想成為化驗室的一員,就必須了解化驗室的基本知識,即化驗室的作用、管理制度、存在的危險及其預防措施、實驗結果的處理等知識?! 卧桓攀觥 ∫弧⒒瘜W分析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 “化學分析技術”是高職高專材料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實用技術課程,是化學學科的重要分支,與分析化學在原理上完全一致,但更加突出了工學結合的特色和實用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分析化學是“表征和測量的科學”,是研究物質化學組成、含量、結構的分析方法及有關理論的一門學科。按分析化學的任務,可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部分。定性分析的任務是確定物質由哪些組分(元素、離子、基團或化合物)所組成,也就是確定組成物質的各組分“是什么”;定量分析的任務是測定物質中有關組分的含量,也就是確定物質中被測組分“有多少”。在進行物質分析時,首先要確定物質有哪些組分,然后選擇適當?shù)姆治龇椒▉頊y定各組分的含量。在生產中,大多數(shù)情況下物質的基本組成是已知的,只需要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其他輔助材料進行及時準確的定量分析?;瘜W分析技術主要講述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著重介紹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化學組成的分析檢測技術。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