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周彬 頁數(shù):22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課堂遠不只是教育科學的問題,還存在著大量的管理與利益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并沒有直接在課堂中表現(xiàn)出來,但它卻潛伏在課堂教學過程之中。
作者簡介
周彬
教育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叩問課堂》、《課堂密碼》、《課堂方法》、《學校法制:理論與案例》和《教青考試與評價政策》等專著,在課堂教學、學校管理領域有獨到的研究。
書籍目錄
自序
修訂版序 我們如何思考課堂
第一輯 教師與教學
1.為誰而教
2.莫把課堂當秀場
3.課堂教學只是教師的臉面而已
4.課堂教學“癥狀”與“病根”的分野
5.老師,您把自信擱在誰身上了
6.奠定課堂教學的理論底色
7.教學實踐:行進在錯誤軌道上的“流浪兒”
8.教學層級:取乎其上而得其中
第二輯 學生與學習
1.學生為什么不愿意讀書
2.以學生的名義解讀“學生”
3.好生與差生:只是教師的一種觀念
4.教“好學生”與教“好”學生
5.讓學生學習走出迷失之境
6.學生差異:化訓育障礙為教育資源
第三輯 育分與育人
1.用“德育”溫暖“課堂”
2.并非只有“師愛”才能催生教育
3.探尋被師愛遮蔽的教育真諦
4.學科教學與學生德育的沖突與融合
5.激活“人際關系”中的“教育力量”
6.透視“師生關系”中的“教學價值”
7.教師的“新裝”:騙人的“紅五角星”
8.擱錯位的“教育美德”是教育進步的“絆腳石”
第四輯 課堂與課程
1.從“課堂”到“課程”
2.“教什么”與“怎么教”
3.課程改革究竟要改些什么
4.理清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脈絡
5.論“課堂教學”與“課程改革”的貌合神離
6.如何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7.教材在課堂教學中緣何“反仆為主”
8.論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進退之道
9.老師,您的教學資源還有多少
10.學科教師的教學盲點與學科整合
11.學生為什么要讀書
12.開放教學: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何以可能
第五輯 成績與成長
1.討伐月考
2.論“學習質量×生活質量=教育質量”
3.考試成績究竟是誰的命根
4.支撐課堂教學的目的究竟是誰的
5.考試成績與幸福學習:對立還是統(tǒng)一
6.課堂是師生生活家園還是利益戰(zhàn)場
章節(jié)摘錄
3.課堂教學只是教師的臉面而已 對于教師而言,課堂猶如人的臉面那樣重要,不能有絲毫的污點。雖然臉面對于人非常重要,但人也不能只為了臉面而不顧及其他。盲目追求臉面的美,這是虛榮;只是追求臉面的美,這是虛偽!臉面是人的所有內在品性的集中表現(xiàn),所以我們說臉面是重要的。但從實用性來說,它似乎又不甚重要。當一個人獨處時,漂亮的臉面就完全喪失了價值。而且,如果一個人只靠臉面為生,我們也不會對這個人有好的印象??磥?,臉面是拿來給別人看的,對于一個人來說,重要的并不是臉面,而是透過臉面表現(xiàn)出來的內在品性。 課堂重要嗎?這是肯定的。課堂不僅僅是教師的臉面,還是學生的臉面,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的臉面。正因為課堂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成為教師能否生存的決定性力量。正因為課堂如此重要,所以教師死守課堂,學校緊盯課堂?! W校里有教研室,其全稱是課堂教學研究室;學校中有備課組,其全稱是學科教學備課組。這兩個部門的職責,就是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研究、準備、診斷與優(yōu)化。每到一所學校,對方最樂意向你展示的,就是公開課、示范課;每參觀一所學校,自己最想做的事,也是去聽教師的課。課堂,是學校的前線,寸土不可丟,寸步不可讓。據(jù)說,在民間有一種判斷教育專家真?zhèn)蔚姆椒?,就是讓教育專家到中小學上一堂課,以此檢驗他的教育理論的正確性。這種方法本身效果如何尚待考評,但多少反映出了學校與教師對課堂教學有多么重視?! 】吹酱蠹野颜n堂放到如此崇高的地位上,筆者或多或少有些吃驚。雖然現(xiàn)在有人為了擁有更美麗的臉面,愿意在臉上大動干戈,重整家園,有人為了在臉面上留住青春,愿意破大費、受大苦,但在常人看來,臉面的好與壞,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也就是說,不能由自己來承擔臉面不好的責任,那么又何必去受這份苦呢?再說,青春易逝,非得與自然規(guī)律對著干,不等于自己為難自己嗎?正因為這樣,與其在臉面上大做文章,還不如在內在品性上花更大的氣力。由內而外的美,應該比由外而內的美,更為可靠持久。不是常說“人是因為可愛才美麗,而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嗎?可愛是美容與手術換不來的,它是內在的美?! ∫尳處熒虾谜n,守住自己的臉面,只是簡單地強化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技巧,這不等于讓教師在臉面上大做文章嗎?從美容的實際效果來看,這種只重臉面而不要內在品性的做法.是達不到目標的;長此以往,反而會讓人變得更加虛偽與虛榮:只要課堂上過得去,課堂背后的東西就不再重要了??墒?,人能夠只需要臉面嗎?在今天的教育實踐中,我們往往就課堂論課堂,這種研究課堂的模式,與人類只研究美容而放棄內在品性的塑造,是何等相似! 要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質量,我們去聽教師的課,并對他的課堂教學提出具體的指導意見,這樣,真的能夠讓教師真正地改善與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教學嗎? ……
編輯推薦
多方位、更系統(tǒng)地思考課堂,教師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課堂。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