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安憶 頁數(shù):174 字數(shù):8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烏托邦詩篇》共有三個部分,分別是烏托邦詩篇、陳映真在《人間》、英特納雄耐爾。
“二○○一年末的全國作家代表大會,陳映真先生作為臺灣代表赴會,我與他的座位僅相隔兩個人,在熙攘人叢里,他卻顯得寂寞。我覺得他不僅是對我,還是對更多的人和事失望,雖然世界已經(jīng)變得這樣,這樣的融為一體,切·格瓦拉的行頭都進了時尚潮流,風行全球。二十年來,我一直追索著他,結(jié)果只染上了他的失望。我們要的東西似乎有了,卻不是原先以為的東西;我們都不知道要什么了,只知道不要什么;我們越知道不要什么,就越不知道要什么。我總是,一直,希望能在他那里得到回應(yīng),可他總是不給我?;蚴钦f他給了我,而我聽不見,等到聽見,就又成了下一個問題。我從來沒有趕上過他,而他已經(jīng)被時代拋在身后,成了落伍者,就好像理想國烏托邦,我們從來沒有看見過它,卻已經(jīng)熟極而膩?!?br />《烏托邦詩篇》作者王安憶以散文的筆調(diào)記錄與陳映真先生之間交往的點點滴滴、對現(xiàn)實的思考等等。
作者簡介
王安憶,當代作家。原籍福建省同安縣,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隨母移居上海。1976年開始發(fā)表文學作品?,F(xiàn)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
著有《雨,沙沙沙》、《流逝》、《小鮑莊》、《小城之戀》、《荒山之戀》、《錦繡谷之戀》、《神圣祭壇》、《叔叔的故事》、《六九屆初中生》、《黃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紀實與虛構(gòu)》、《長恨歌》、《富萍》、《遍地梟雄》等數(shù)百萬字的小說,以及散文、論文等作品。
書籍目錄
烏托邦詩篇
附錄一
英特納雄耐爾
附錄二
陳映真在《人間》
章節(jié)摘錄
我是以我對一個人的懷念來寫下這一詩篇。 對這一個人的懷念變成了一個安慰,一個理想,似乎在我心里,劃出了一塊凈土,供我保存著殘余的一些純潔的、良善的、美麗的事物;還像一種愛情,使我處在一雙假象的眼睛的注視之下,總想努力地表現(xiàn)得完善一些。 我后來知道,一個人在一個島上,也是可以胸懷世界的。在交通和印刷業(yè)蓬勃發(fā)展的今天,知道世界不再是一件難事。人們可以通過書本、地理課程,以及一些相對有限的旅行,去想象這—個巨型球狀的世界。時差是最具體不過的說明,它使地球的理論變成常人可感的了。但是我想,這個人卻不是從這些通常的途徑得知世界的,我想他是從《圣經(jīng)》的那一節(jié)里得知這一知識的。《圣經(jīng)》的那一節(jié)是“創(chuàng)世記”的第十一章,《圣經(jīng)》說:“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后來,他們商量要造一座城,城中有—個塔,塔頂高聳入云,猶如航海業(yè)誕生以后海中的燈塔,使得地上的人們不會分散。接下來的一節(jié),題目就叫作“變亂口音”?!白儊y口音”中寫道:“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做起這事來,以后他們所要做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里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于是耶和華使他們從那里分散在全地球上,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庇谑?,他這個人就不僅知道了現(xiàn)在:世上人被耶和華的力量分散與隔膜的狀況;而且也知道了過去:曾經(jīng)有一個可能,世上人是歡聚在一起,由一座通天的塔標作召喚,互相永不會離散,好像一個燈火通明的晚會一晚會是我這樣墮落的現(xiàn)代人唯一能夠想象的眾人聚集一處的情景。當這個人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在那西太平洋小島的氣候溫濕的鄉(xiāng)村里,他一定做過許多次的夢,夢見許許多多的人在一起,同心協(xié)力,建造一座城。人們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一起,勞動在一起。后來,海峽對岸的陸地上,那一些轟轟烈烈的群眾性革命運動的壯觀場面,使他以為他的夢想在世界一部分地區(qū)實現(xiàn)了。他是通過收聽短波這樣的地下活動了解這壯觀場面的,這種地下活動不久就將他送進了監(jiān)獄。那時候,這個島上的工業(yè)化程度還不足以沖擊他的寧靜鄉(xiāng)村,這個島所依附的那個大國還處在經(jīng)濟大蕭條的繁榮的前夜,危機沒有來臨,這個人還可以再做上一段溫馨和諧的童年的夢。我所以判斷他是從《圣經(jīng)》里了解世界的概況,是因為這個人的父親是一名牧師,這給了我譜寫詩篇的根據(jù)。我還想象在他小小的頭腦里,會生出這樣的念頭:為什么耶和華要做這樣的分散人們、用語言隔離人們的事情?耶和華為什么害怕人們的力量大過他自己?因為耶和華無疑是善的,而人們無疑是不善的嗎?關(guān)于耶和華,我的想象力到此已經(jīng)窮盡,《圣經(jīng)》于我,既像是一本天書,又像是一本童話書,深的太深,淺的太淺。而他又與我相隔很遠,我無法將他腦子里的問題一一套出來。我是以我的對一個人的懷念來寫下這一詩篇。 相隔很遠很遠地去懷念一個人,本來應(yīng)當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情,因為這種懷念無著無落,沒有回應(yīng)。可是在我,對這一個人的懷念卻變成了一個安慰,一個理想。他離我多遠都不要緊,多久沒有回應(yīng)也不要緊。對這個人的懷念,似乎在我心里,劃出了一塊凈土,供我保存著殘余的一些純潔的、良善的、美麗的事物;對這個人的懷念,似乎又是一個援引,當我沉湎于紛紜雜沓的現(xiàn)實的時候,它救我出來瞭望一下云彩霞光,那里隱著一個輝煌的世界;對這個人的懷念,還像一種愛情,使我處在一雙假想的眼睛的注視之下,總想努力表現(xiàn)得完善一些。這是一種很不切情理的懷念。我從來不用這樣的問題打擾自己,比如“這個人現(xiàn)在在哪里”;比如“這個人現(xiàn)在在做什么”。他的形象從來不會浮現(xiàn)在腦海中。在我的懷念活動中,我從來不使用看和聽這些器官,我甚至不使用思和想這樣的功能,這懷念與肉體無關(guān)。這種懷念好像具有一種獨立的生存狀態(tài),它成了一個客體,一個相對物,有時候可與我進行對話。這懷念從不曾使我苦惱過,從不曾壓抑過我的心情,如同一些其他的懷念一般。當偶然的,多年中極少數(shù)一二次的偶然的機會里,傳來關(guān)于這個人的消息,則會帶來極大的愉快,這愉快照耀了在此之前和之后的懷念,使之增添了光輝。我的懷念逐漸變化為一種想象力,驅(qū)策我去刻畫這個人。這是一種要將這種懷念物化的沖動。這是一個冒險的行為,因為這含有將我的懷念歪曲的危險。我寫下每一個字都非常謹慎,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我體會到語言的破壞力,覺得險象環(huán)生。要物化一種精神的存在,沒有坦途,困難重重。所以我要選擇“詩篇”這兩個字,我將“詩”劃為文學的精神世界,而“小說”則是物質(zhì)世界。這是由我創(chuàng)導的最新的劃分,創(chuàng)造新發(fā)明總是誘惑我的虛榮心。就是這種虛榮心驅(qū)使我總是給自己找難題,好像雞蛋碰石頭。P3-7
編輯推薦
《烏托邦詩篇》共有三個部分,分別是烏托邦詩篇、陳映真在《人間》、英特納雄耐爾。作者王安憶以散文的筆調(diào)記錄與陳映真先生之間交往的點點滴滴、對現(xiàn)實的思考等等。她用現(xiàn)實世界的原材料來虛構(gòu)小說,以小說的精神力量改造日漸平庸的客體世界,營造體現(xiàn)知識分子群體傳統(tǒng)的精神之塔。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