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亨利·古耶 頁數(shù):610 譯者:裴程
Tag標簽:無
前言
盧梭和伏爾泰:新舊世界之交的兩個巨人歌德曾經(jīng)說過:“伏爾泰標志著舊世界的結(jié)束,盧梭代表了新世界的誕生?!倍潭桃痪湓挘兄辛朔鼱柼┖捅R梭之間關(guān)系的要害:他們倆同為新舊世界之交的歷史巨人,啟蒙運動的主將,距離不可謂不近;然而畢竟一舊、一新,著眼點不同,所以兩人雖然同時叱咤歐洲文壇達半個世紀,相互卻恍若隔世,其間距離又不可謂不遠。加之他們各自的個性、共同的朋友圈子、生活際遇等因素,使倆人之間的恩恩怨怨又多了幾分傳奇色彩。所以,自從伏爾泰和盧梭在1778年相繼去世后,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成了法國乃至歐洲思想史界的熱門話題。不僅像康德、歌德、柏格森、羅素這些大家有所論及,以此話題充當飯后茶余談資的尋常文人騷客,也不乏其人。
內(nèi)容概要
以“伏爾泰和盧梭”或“盧梭和伏爾泰”為題的研究為數(shù)眾多,以至人們不敢再沿用類似的標題來寫一本厚書。當然,伏爾泰和盧梭的對子很有法蘭西精神的特性,在他們之前有過“笛卡爾和帕斯卡爾”、“高乃依和拉辛”、“波舒哀和費納隆”.在他們之后又出了“保爾·克洛代爾和保爾·瓦萊里”……《盧梭與伏爾泰:兩面鏡子里的肖像(第2版)》涉及的不是比較.而是對歷史事件的歷史性研究。我們想知道盧梭怎樣看伏爾泰。伏爾泰又怎樣看盧梭。迪德凡夫人在給伏爾泰的信中這樣寫道:“后人將會把我們這個世紀稱作伏爾泰的世紀?!碑敃r如果有人對他們說:“不,后人將會把這個世紀稱作伏爾泰和盧梭的世紀”,甚或是“盧梭和伏爾泰的世紀”,那么迪德凡夫人一定會笑出聲來。伏爾泰也一定會覺得這是無稽之談。……伏爾泰生前一刻也沒有想過,盧梭其書其人將會在思想和文學(xué)史中占有一席之地。1765年,他非常自信地宣稱:“讓一雅克·盧梭只配被人們遺忘。”在盧梭的想象世界中,有兩個伏爾泰:對其中之一的崇拜,并不必然導(dǎo)致對另一個伏爾泰說過的侮辱話的忘卻;兩個伏爾泰可以不矛盾地并存。1760年6月17日的那一句“我恨你”沒有被劃掉,而且也不可能被劃掉;它只不過失去了現(xiàn)實的意義。作為一個“孤獨漫步者”,盧梭投向文學(xué)共和國的眼光是一個智者的眼光,他不僅要求自己超越一切糾紛,而且相信自己已經(jīng)超脫了。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亨利·古耶(Henri Gouhier) 譯者:裴程
書籍目錄
中譯本前言/引言第一章 樊尚之前的盧梭和伏爾泰第二章 樊尚的“創(chuàng)作激情”(1749年10月)第三章 兩論的讀者伏爾泰(1750年和1755年)第四章 伏爾泰致盧梭的信(1755年8月30日)第五章 致伏爾泰的信(1756年8月18日)第六章 《致伏爾泰的信》的發(fā)表(1759-1764年)第七章 關(guān)于戲劇藝術(shù)的信(1758年)第八章 “我恨你”,盧梭致伏爾泰的信(1760年6月17日)第九章 伏爾泰發(fā)怒了第十章 伏爾泰和薩瓦牧師(1762年)第十一章 《山中來信》(1764年)第十二章 《公民們的感情》(1764年12月)第十三章 “讓一雅克的對頭”第十四章 盧梭的反應(yīng)(1764-1766年)第十五章 “黑暗事件”(1766-1767年)第十六章 “黑暗事件”終結(jié)第十七章 最后十年附錄伏爾泰為盧梭提供住處書目注釋人名譯名對照和索引標題譯名對照地名譯名對照
章節(jié)摘錄
見到老教授難過的樣子,我.趕緊寬慰他說:我們的德語文學(xué)界似乎也沒有誰在研讀維蘭德,好些學(xué)德國文學(xué)的興許都還沒聽說過維蘭德哩……我身邊另一位在座的同伴也趕緊插話:我們的大學(xué)正在與國際接軌,大學(xué)外語系有“外報閱讀”、“科技德語”一類課程,卻沒有古典文學(xué)課程。從前的外語系以教古典文學(xué)作品為主,如今的外語系不過是在培養(yǎng)會說外國話的機器……我們也在與“國際接軌”呵,學(xué)美國大學(xué)……老教授說,美國就是如今的“國際”,我們的大學(xué)時興不知所謂的“文化研究”,我要是現(xiàn)在做大學(xué)生,可真就慘咯……我們七嘴八舌地把話題轉(zhuǎn)到了維蘭德身上。維蘭德(1733-1813)是德國啟蒙運動中的重要代表,作家、批評家,也是古典學(xué)家,史稱德國小說的鼻祖。老教授說,如此集學(xué)者和作家于一身、對古典和現(xiàn)代兩邊都了如指掌的大師,德語文化史上真還數(shù)不出幾個來;他創(chuàng)辦的著名評論刊物《新德意志信史》在德國文化史上產(chǎn)生過深遠影響;擔任愛爾福特大學(xué)哲學(xué)教授期間,維蘭德研究古希臘史學(xué)和盧梭哲學(xué),還翻譯了莎士比亞的22個劇本,晚年轉(zhuǎn)而從事古希臘、羅馬文學(xué)翻譯(翻譯了阿里斯托芬、色諾芬、賀拉斯、盧奇安、西塞羅等人的作品)——我接過話頭說,維蘭德翻譯色諾芬你知道是為什么嗎?不是單純的愛好,而是為了清除當時正在興盛起來的康德哲學(xué)的“流毒”(用維蘭德的語詞)。維蘭德的小說創(chuàng)作帶有深刻的思想史意涵,哪里是現(xiàn)代和當今的小說家可比的……長篇小說《阿里斯底波和他的幾個同時代人》篇幅長達千余頁,無異于以文學(xué)的寫作方式來反駁和抵制康德的新形而上學(xué),我覺得是有意識承接阿里斯托芬和色諾芬的風范。
編輯推薦
《盧梭與伏爾泰:兩面鏡子里的肖像(第2版)》:巴黎上流紳士與日內(nèi)瓦公民“聞名遐邇的阿魯?!迸c“只配被遺忘的讓一雅克”,屬于自然和真理的偉人與升華人類精神的導(dǎo)師新舊世界之交兩個巨人長達半生的思慕和紛爭。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