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華東師大 作者:關友惠|主編:樊錦詩
Tag標簽:無
前言
敦煌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鎮(zhèn),也是佛教東入中原的門戶。由于佛教文化的介入,為敦煌傳統(tǒng)藝術帶來了新的因素,使之成為中原與西域藝術交融的產物。在敦煌石窟藝術中,圖案是敦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像一條精美的紐帶,把石窟的建筑、壁畫、塑像聯(lián)結成一個風格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石窟中如果沒有裝飾,就不能展示其莊嚴與華美。敦煌地處大漠戈壁,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使歷代繪飾于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處500余窟的圖案保存完好,這在現(xiàn)存佛教石窟中是獨一無二的。這些圖案不僅紋樣豐富,色彩絢麗,而且承繼關系明確,發(fā)展脈絡清晰。從這個意義上講,敦煌石窟不僅是一座歷代畫庫,還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豐富的~部裝飾藝術的圖典。
內容概要
為什么用繽紛圖案裝飾石窟? 為什么敦煌圖案中西交匯? 為什么隋唐圖案繁榮華貴? 為什么龍鳳圖案流行于五代之后? 關友惠《敦煌裝飾圖案》,認為圖案是敦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介紹了來自印度的、波斯的、中亞的、西域和中國傳統(tǒng)的石窟圖案紋樣及諸多紋樣在這里交流融合、發(fā)展變化,形成具有敦煌特色的裝飾圖案的過程。
作者簡介
關友惠,敦煌研院研究員,從事壁畫臨摹、研究工作,臨摹品主要有17窟《近侍女》、156窟《張議潮統(tǒng)軍出行圖》、323窟《張騫出使出域圖》、257窟《沙彌守戒自殺緣品故事》、172窟《觀無量壽經變》(合作)。論文主要有《敦煌北朝石窟中的南朝藝術之風》、《莫高窟唐代圖案結構分析》,編著有《中國壁畫集•敦煌晚唐》、《敦煌石窟全集•圖案卷》(上下冊)。
書籍目錄
秀美富麗的智慧之花第一章 莊重樸實的建筑紋樣 1.北朝敦煌石窟圖案概貌 2.平棊:奇花異獸編織的方井 3.人字坡:天人與蓮花的空間 4.藻井:畫出的木構藻井與華蓋 5.華蓋:地位的象征 6.龕楣:童子與花鳥的世界 7.背光:火焰與光芒的印象 8.邊飾:開啟北朝圖案之門的鑰匙 第二章 在秀美的華蓋之下 1.隋代敦煌石窟圖案概貌 2.藻井:集隋代圖案之大成 3.龕楣:火焰下誕生的蓮花童子 4.背光:火焰下的勃勃生機 5.邊飾:美麗的彩帶鏈接著何方?第三章 絢麗的蓮花世界 1.初唐至盛唐敦煌石窟圖案概貌 2.初唐藻井:蓮花池中生出了葡萄和石榴 3.盛唐藻井:繁花似錦、莊嚴有序 4.初唐邊飾:百花與鳥獸編織的彩帶 5.盛唐邊飾:邊飾紋樣的鼎盛時期 6.背光與華蓋:簡樸的佛門,華麗的裝飾第四章 簡約秀美的綠洲之花 1.中、晚唐敦煌石窟圖案概貌 2.中晚唐藻井出現(xiàn)的新紋樣 3.佛龕、背屏、平棊:繁復華麗的新紋樣 4.邊飾:從寧靜走向程式化 5.背光與華蓋:曲線折射出的光芒第五章 龍飛鳳舞金光閃耀 1.五代、宋代敦煌石窟圖案概貌 2.五代藻井:象征皇權的龍鳳,寓意吉祥的獅子 3.宋代藻井:佛窟中金光閃耀的龍鳳 4.佛龕與平棊:與唐代有什么氣質差異? 5.邊飾:充滿活力的彩帶 6.背光、華蓋:復制唐代紋樣 第六章 多民族培育的裝飾之花 1.西夏至元代敦煌石窟圖案概貌 2.西夏藻井:層次繁多的邊飾是仿建筑彩畫嗎? 3.西夏背光與華蓋:細密的行云卷渦 4.元代藻井:神秘圖像中的新紋樣 附錄 敦煌大事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相比之下,西域和中原雕飾繪制的紋樣繁縟華麗,而敦煌石窟的紋樣已被簡化。北朝石窟中的各種紋樣邊飾都是組合用作裝飾的,在組合中,龜甲忍冬套聯(lián)紋那直線與弧線繁縟的套聯(lián)形式,與只有單一直線的幾何紋、單一弧線的忍冬紋和云氣紋,結合得并不那么和諧。從圖案構成的變化與統(tǒng)一法則來看,繁縟與簡潔形象個性的差異仍是不可忽視的。龜甲忍冬套聯(lián)紋雖然新穎而華美,卻沒能在敦煌石窟中廣泛發(fā)展。纏枝花草紋單元花形如展開的折扇,花絮呈放射狀,以波狀纏枝串聯(lián),纏枝滿布小葉。圖案飾土紅色地,用白、綠、黑褐勾畫,華麗美觀。此紋樣繪于北魏晚期的第248窟窟頂人字坡檐枋兩端壁面上,是一條通高近2米的邊飾,示意支撐檐枋的立柱。這種紋樣來自西域,與新疆龜茲石窟所繪同類紋樣基本相同,繪制精細,結構緊密,整體感強。裝飾之處都是石窟重要的部位,說明在畫工心日中,這是一種華美新穎的紋樣。然而這種華美的紋樣卻未廣泛采用,由于此時的石窟圖案紋樣己形成定式,遲遲晚來的新紋樣雖然華美,仍難免遭到排斥。而這正是宗教藝術特有的墨守成規(guī)的頑固性。
編輯推薦
《敦煌裝飾圖案》:為什么用繽紛圖案裝飾石窟,為什么敦煌圖案中西交匯,為什么隋唐圖案繁榮華貴,為什么龍鳳圖案流行于五代之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