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6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美】帕利坎 頁數:530 字數:400000 譯者:翁紹軍
Tag標簽:無
前言
《大公教的形成》是我的基督教教義史的首卷,全書共五卷,我希望在今后十年內能予完成。在本卷內,我試圖記錄公元100年到600年間基督教會所信仰、訓導與認信的教義的進展。《基督教傳統(tǒng)》第二卷將包括從600年到1700年間體現在希臘文、敘利亞文和早期俄文中的基督教教義史(雖然嚴格說來,其對“非卡爾西頓”(non-Chalcedonian)教會的記述應當始于公元600年之前),并具以《東方基督教世界的精神》這一標題。在第三卷《中世紀神學的發(fā)展》中,我將敘述自600年到1300年拉丁教會的基督教教義。第四卷也限于西方,題為《教會與信條的改革》。接著,在最后一卷《基督教教義與現代文化》中,我打算把東西方的發(fā)展重新放在一起,因為他們再次面臨共同的處境。
內容概要
的本質,對基督教傳統(tǒng)的了解就不可或缺。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1923—2006)的五卷本《基督教傳統(tǒng)》歷時19年完成,被譽為20世紀英美神學的經典之作。 本書是第一卷:《大公教的形成》,涉及基督教的幾乎全部教義在其早期歷史中的源發(fā)。在形式上,作者基本以主題的方式鋪展,而在思想上,則以大公信仰作為全書的圭臬,藉以審定古代教父及著作家在教會和傳統(tǒng)中的位置。閱讀本書,讀者可以全面而透徹地認識古代基督教思想的變化與更新、發(fā)展與成長。
書籍目錄
中譯本出版說明中譯本導言英文版序言幾點說明第一章 福音的準備 一、真以色列民 二、基督教與古典思想的論戰(zhàn) 三、神學的凱旋 四、萬民的盼望第二章 主流以外 一、律法與福音的分離 二、萬有救贖的體系 三、新的預言 四、使徒承續(xù)性的標準第三章 大公教會的信仰 一、啟示的異象及其轉化 二、超自然品類 三、拯救的意義 四、教會和恩典的方式第四章 三位一體的奧秘 一、作為上帝的基督 二、作為被造物的基督 三、作為本體同一的基督 四、三和一第五章 神一人位格 一、基督論教義的前提 二、其他可供選擇的道成肉身神學 三、基督二性的信條 四、持續(xù)的爭論第六章 本性與恩典第七章 正統(tǒng)信仰的共識重要征引文獻(原始資料)次要征引文獻(第二手資料)索引
章節(jié)摘錄
比如,倘有中世紀藝術或宗教改革運動政治的研究者想為自己的研究領域尋找教義的背景,他將可以把這套著作中的相關卷次挑出單獨使用。每卷都有獨立的書名,并希望各卷都能名副其實。不過,作為一個整體,這部著作打算承接雄心勃勃但又是責無旁貸的任務,那就是撰寫從起源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的基督教教義史。對本書中只用一兩句話加以概括的主題,我寫過論文甚至整部專著,因而深切意識到這類計劃的危險。但我和魯西曼先生(Sir Steven Runciman)的共同信念克服了那種擔憂:“歷史學家的最高職責就是撰寫歷史,也就是說,設法一以貫之地去記錄影響人類命運的重大事件與運動。膽敢如此從事的作者不該因其雄心而受批評,無論他因其素養(yǎng)的不足或最終的徒勞無獲而該受多大的指責。”① 本卷以用希臘文、敘利亞文和拉丁文等原文寫成的原始資料作為研究的基礎。為引證這些數據,我設計了在頁邊做注釋的方式,希望這些簡略邊注既能便利學者,又能同時滿足學生的需要,而不致困擾對腳注中煩瑣的征引不感興趣(尚不感興趣或者已不再感興趣)的讀者。當然,我也查考這些原始數據的譯本,在我覺得合適的時候,隨意選取摘引這些數據。這本書也從第二手著作中受惠,大量的這些著作中僅一小部分見于文獻目錄。在文獻目錄中,我偏重選列那些我獲益最多的書,以及那些有助于提升讀者專業(yè)水平的著作。 我努力為讀者著想,即使在專業(yè)神學術語的使用不可避免時,還是在這些術語首次作為關鍵詞眼出現時,給出一個簡單解釋;索引將為這些解釋作指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