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應憲 頁數(shù):23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全書分為緒論、正文和結(jié)語三個部分。緒論部分對研究對象、寫作思路和選題意義作了一定說明,并簡要回顧了學界研究狀況。結(jié)語對正文記述進行總結(jié)概括。正文內(nèi)容大致包含吳派學人(域)的個案研究、吳派治學風格與特點以及吳派學術(shù)的輻射與回響三個層面,分七個章節(jié)展開論述。
書籍目錄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緣起與研究思路 第二節(jié) 學界研究現(xiàn)狀與反思第一章 吳派學術(shù)先導——惠有聲與惠周惕 第一節(jié) 《惠氏宗譜》之三惠資料稽考 第二節(jié) 惠有聲與惠周惕第二章 吳派學術(shù)奠基者——惠士奇學論 第一節(jié) 惠士奇“罰修鎮(zhèn)江城”考論 第二節(jié) 惠士奇《易說》述論 第三節(jié) 惠士奇的《春秋》學第三章 吳派學術(shù)集大成者——惠棟學論 第一節(jié) 惠棟宋《易》批判思想發(fā)微 第二節(jié) 惠棟的《尚書》學 第三節(jié) 讀《后漢書補注》札記 第四節(jié) 惠棟茍學思想芻議 第五節(jié) 惠棟“通經(jīng)致用”思想述論第四章 吳派學術(shù)專門化——惠門弟子學述 第一節(jié) 江聲《尚書集注音疏》研究 第二節(jié) 余蕭客與《古經(jīng)解鉤沉》第五章 吳派學術(shù)殿軍——江藩學論 第一節(jié) 《漢學師承記》簡論 第二節(jié) 江藩學術(shù)思想平議第六章 吳派學術(shù)的風格與特點 第一節(jié) “六經(jīng)尊服鄭,百行法程朱”——吳派漢宋觀探賾 第二節(jié) 漢學家學術(shù)道德論 第三節(jié) 清代“實事求是”學風的復興與沉寂第七章 吳派學術(shù)的輻射與回響 第一節(jié) 惠棟與戴震學術(shù)關(guān)系考論 第二節(jié) 惠棟與錢大昕、王鳴盛之交誼及論學 第三節(jié) 錢穆“常州之學原本惠氏”說檢討結(jié)語附錄一 三惠年譜簡編附錄二 參考引用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邵雍謂乾卦在南,坤卦在北,惠士奇指出其不確,惠氏之說是矣!從表面上看,惠士奇嚴厲指責的是邵雍之“妄”,然其目標遠非僅在于有“道家之實”的邵子。棒打邵雍,意在晦翁。如所周知,朱熹對邵雍“先天”、“后天”之說廣為推衍,他說:“蓋自初未有畫時說到六畫滿處者,邵子所謂先天之學也;卦成之后,各因一義推說,邵子所謂后天之學也?!雹僦熳右韵忍彀素詾榉恕兑住?、后天八卦為文王《易》,致力先天卦之探討成為此后宋《易》圖書派的主導方向,《易》學的義理層面日趨形而上學化,“虛”之又“虛”,“玄之又玄”。當然,“先天”、“后天”之說為《易》學帶來新氣象,理學體系因之而趨于完善,《易》學哲學及其理論思維日趨精密,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本體意義,宋《易》精神由此而獨立?;菔科鎸Υ恕皢韫亩ァ保瑖琅腥宓乐?,包裹在其《易》學之中的、對邵、朱不遺余力地予以批判的動力源泉,實為自清初蔚然而興的“理學清算”浪潮對宋《易》圖書派批判的余音回蕩?! 〉诙妗皟蓛x四象”。“兩儀”、“四象”,語出《易傳·系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yè)?!敝祆浣狻啊兑住酚刑珮O,是生兩儀”云:“太極者,象數(shù)未形,而其理已具之稱……太極之判,始生一奇一偶而為一畫者二,是為兩儀?!苯狻皟蓛x生四象”云:“兩儀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為二畫者四,是謂四象?!苯狻八南笊素浴痹疲骸八南笾希魃黄嬉慌级鵀槿嬚甙?,于是三才略具,而有八卦之名矣……八卦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為四畫者十六……四畫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為五畫者三十二……五畫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為六畫者六十四……于是六十四卦之名立,而易道大成矣。”②
編輯推薦
《清代吳派學術(shù)研究》以學界的研究論著為起點,通過研讀吳派學者的學術(shù)專著,審視、評價各家的學說見解,從時空的跨度、學域的深度、交游的廣度對吳派學術(shù)作一較系統(tǒng)的學術(shù)史梳理,期于認識吳派學術(shù)的整體面貌,進而深入地理解明清學術(shù)所經(jīng)歷的從理學到漢學的轉(zhuǎn)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