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舒信隆,景培書 編著 頁數(shù):308
內容概要
本教材以現(xiàn)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物理實驗技術、數(shù)字化實驗技術、機器人技術,以及現(xiàn)代教學技術為載體,結合物理學科自身的特征和中學物理教學實踐,以多視角的實驗專題形式,為師范生開啟多元化的感悟學科教學內涵的認知窗口,以及提供多維度的提升師范生綜合教學實踐能力的實踐平臺。 整個教材由五大板塊(共14個研究專題)構成,它們分別是:物理演示實驗及其教學功能的研究、研究性課題的設計與課外創(chuàng)新實踐的研究、數(shù)字化實驗技術及其教學功能的研究、現(xiàn)代教學技術及其教學應用技能的研究、機器人技術及其創(chuàng)新教育的研究等。其中,每一個研究板塊根據(jù)其研究載體的不同,分別從不同的切人點來實踐對師范生綜合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書籍目錄
實驗一 基于力學演示實驗的學科思想與教學技能的研究實驗二 基于振動與波演示實驗的認知與教學方法的研究實驗三 熱現(xiàn)象演示實驗及其辯證思維的認知價值的研究實驗四 靜電演示實驗及物理實驗的認知屬性與特征的研究實驗五 電磁力演示實驗及其學科STS教學價值的研究實驗六 電磁感應演示實驗及其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實驗七 視覺效應演示實驗及其學科資源整合應用的研究實驗八 光的波動性演示實驗及其實驗思想與方法的研究實驗九 “磁懸浮運動器”的研制及其課外創(chuàng)新實踐的研究實驗十 基于家用制冷設備的研究性課題的開發(fā)與設計實驗十一 數(shù)字化技術的實驗特征及其教學功能的研究實驗十二 視頻編輯技術的研習與影視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實驗十三 機器人技術及其所蘊涵的創(chuàng)新元素的研究實驗十四 機器人技術的創(chuàng)新教育元素與教育功能的研究
章節(jié)摘錄
4.4 探究電磁感應原理在“動圈式麥克風”和“電占他”中的應用音樂欣賞與思考:(1)在歌劇院欣賞歌劇時,也許我們還能夠聽清歌劇演員的天然嗓音。但如果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里,不借助麥克風的話,估計許多歌手就無法充分展示風采了。可見,麥克風是一件不可缺少的演唱工具。那么,想過沒有,麥克風是怎樣把優(yōu)美的歌聲傳遞給聽眾的呢? (2)在演唱會上,我們經常會看見歌手手持電吉他動情地彈唱,那么,電吉他的樂 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欣賞與思考之余:(1)進入課程資源庫觀看兩組無聲3D動畫…一一《動圈式麥克風》和《電吉他》。(2)分析并指出以上兩紐3D動畫的情景特征及其蘊涵的主要認知元素。(3)簡述在以上兩個應用案例中其學科原理表現(xiàn)方式的異同點,指出異同點背后 的認知價值?! 。?)為以上3D動畫配音,完成一份配音解說稿。 4.5 探究自感原理在日光燈照明電路中的應用 日光燈是我們生活和學習不可缺少的照明工具。想過沒有,電磁感應原理在其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線學習】 ?。?)進入課程資源庫,觀看3D動畫——《目光燈工作機理》?! 。?)了解目光燈照明電路的基本結構,解釋目光燈照明電路的工作原理?! 。?)體驗知識創(chuàng)新應用中所蘊涵的創(chuàng)新思維元素?! 。?)在教學設計中,應該如何把握知識應用過程中所蘊涵的創(chuàng)新思維元素?! 》棚w遐想: 展開你想象的翅膀,想一想,電磁感應現(xiàn)象及規(guī)律在生產生活實際中還有哪些創(chuàng)新的應用?! 净顒痈形颉俊 。?)認真梳理以上四組實驗專題各自具有的實驗特征。 ?。?)在此基礎上,探尋四紐實驗專題的實驗教學特征?! 。?)如果要設計一節(jié)“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新課,你會選擇哪些實驗資源作為教學素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