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陷阱?

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路斯·哈里斯博士  頁數(shù):243  譯者:吳洪珺  
Tag標簽:無  

前言

幸福,是很多人的夢想和追求,但它卻可望而不可即。作為一名心理學專業(yè)人員,我也曾聽到過許多人抱怨:為什么我不幸福?似乎人生必須時時刻刻都應該幸福著??墒潜緯鴧s告訴你一個完全不同的觀點:我們想要的幸福是個陷阱!第一眼看到這個書名有些懷疑作者是不是在做秀,用這種具有沖擊力的書名來吸引讀者的眼球??墒钱斘异o下心來認真閱讀時,便逐漸理解了作者的真正含義,對生活和人生也有了更多感悟。確實,生活中既有幸福、快樂,也有痛苦、沮喪,完整的人生必定包括所有的情緒,如果你不肯面對這個事實,就會陷入幸福的陷阱。既然如此,那我們所追求的到底應該是什么呢?答案是我們內(nèi)心中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我們想做什么樣的人,過什么樣的生活。當我們跟從內(nèi)心的聲音去行動、去生活時,便能獲得心靈上的長久滿足,生活也變得充實而豐富。但是一定要記住,在做那些重要的事時,我們會體驗到各種情感,甚至可能會覺得痛苦和擔心,如果此時你一味去逃避或抗拒,你就離有價值的生活越來越遠了。所以,本書的基本觀點是,不要害怕負面情緒,也不要管你的大腦在說什么,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努力去實踐它,人生便沒有虛度。也許一個很好的榜樣就是許三多,他常愛說一句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兒,做有意義的事兒就是好好活”。

內(nèi)容概要

幸福是一種難以捉摸的狀態(tài)。我們對它推崇備至,賣力研究,卻很少能體驗到它。諷刺的是,我們越是試圖購買它、抓住它或把它給關起來,就越是不會幸福。的確,即使談論“我們怎樣才能幸福”,也經(jīng)常會讓人不滿——這其實就是個幸福陷阱。這就是為什么哈里斯博士的這本書如此有用的原因了。本書介紹了理解、接受并擁抱這個世界本來模樣的有效操作辦法。接受是幸福生長的基礎。本書所教的技術(shù)和方法以實證為基礎,它們將提升你接受的能力,增強你改變現(xiàn)實的勇氣,并進一步開發(fā)你辨別二者的智慧?! ∵@是一本膾炙人口的書籍:它不同于大部分主流文化,認為直接以幸福為目標實際上可能會讓你痛苦。本書提供了另一條路線,它能避免你在情感上走彎路,指引你邁向豐富、充實和有意義的生活。如果你覺得你的潛力還沒有被完全開發(fā),那么這本書正適合你?! ÷匪埂す锼共┦壳擅畹貙⒆x者領上一條捷徑,讓我們可以擁有一種豐富、充實且真正有意義的生活——真正的“幸福”所在之處。本書適合任何人閱讀,包括治療師和患者。

作者簡介

路斯•哈里斯博士,是一位對生活、健康及治療懷有極大熱情的醫(yī)學工作者。作為!名壓力管理的權(quán)威人士,他定期在非洲各地旅行,并對各地的培訓師、心理學家、醫(yī)生以及其他健康專業(yè)人員進行“專注”培訓(專注是本書的一個重要主題:它是一種意識的、開放的、集中的狀態(tài),可以幫你減輕壓力、超越恐懼、提高業(yè)績并增加生活滿意度)。
路斯•哈里斯博士生于英國利物浦,1989年在英國泰恩河畔的紐卡斯爾大學取得了醫(yī)生資格。他在1991年移居澳大利亞,作為一名全科醫(yī)生開始營業(yè)。在工作中,他對身體疾病的心理因素越來越感興趣,當他開始教病人專注技能時,他對該技能所產(chǎn)生的神奇效果十分驚嘆——尤其是在與壓力有關的情況下。這種興趣最終導致他轉(zhuǎn)變了職業(yè),現(xiàn)在他是一名演說家、培訓師、治療師和執(zhí)行督導。這些年來,他已經(jīng)對成百上千個病人運用了這種方法,從律師、店主到警察和家庭主婦,都取得了顯著效果。

書籍目錄

譯者序前言緒論 我只想幸福  幸福是正常的嗎?  為什么幸福這么難呢?  “幸?!钡降资鞘裁??  前方的旅程第1部分 你是如何設下幸福陷阱的 第1章 有關幸福的神話  神話一:幸福是所有人的常態(tài)  神話二:如果你不幸福,你就是有缺陷的  神話三:為了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我們必須擺脫消極情緒  神話四:你應該能夠控制你的思想和情緒  控制的幻想  我們是如何學習控制的 第2章 惡性循環(huán)  你的問題是什么?  解決辦法是怎樣變成問題的?  控制的問題  過度運用控制  嘗試在控制不起作用的場合運用它  當控制的運用阻礙我們做有價值的事時  我們實際上用了多少控制策略?  控制和幸福陷阱有什么關系?  我該怎樣逃離幸福陷阱?第2部分 改變你的內(nèi)部世界 第3章 AcT的六點核心原則 第4章 杰出的故事家  文字和思想  故事不是事件  什么是認知融合?  大腦是杰出的故事家 第5章 真正的憂傷  思想只是故事  永不停止的故事 第6章 解決問題的緩解技術(shù)  接受的真正含義  如何運用緩解 第7章 看看淮在說話  現(xiàn)實的期望 第8章 可怕的畫面  緩解不快的映像 第9章 船上的魔鬼 第10章 感覺如何?  情感控制行為嗎?  情感就像天氣  情感的三階段  戰(zhàn)或逃反應 第11章 掙扎開關 第12章 掙扎開關是如何形成的  你的童年程式是什么?  判斷我們的情感  大腦如何加劇了情感上的不適?  重溫掙扎開關 第13章 直視魔鬼  重溫兩個自我  擴展  擴展的三個步驟  與堂娜的一次會談  輪到你了 第14章 解決問題的擴展技術(shù)  關于擴展的常見問題 第15章 在沖動上沖浪  沖動的感覺是怎樣的?  行動還是不行動  推與拉  縮寫詞OBSERVE  平衡行動 第16章 更多魔鬼  認識你的魔鬼 第17章 時間機器  什么是“聯(lián)結(jié)”?  聯(lián)結(jié)和觀察自我  幾個簡單的聯(lián)結(jié)練習 第18章 骯臟的狗  與快樂的體驗相聯(lián)結(jié)  給我的臟狗洗澡  鍛煉肌肉,構(gòu)筑生活 第19章 一個令人困惑的詞  ACT是要采取行動  AcT不是一種宗教或精神信仰體系  ACT不是冥想  ACT不是大徹大悟之路  ACT不只是以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 第20章 如果你在呼吸,你就還活著  此刻  一次深呼吸的力量  想挑戰(zhàn)一下嗎?  當你身處危機時應該怎么做?  控制你的呼吸,而不是感覺  思考自我在其中處于什么地位 第21章 實話實說  事實性描述 第22章 大故事  低自尊  放開自尊  自我接受  一部非洲紀錄片 第23章 你并不是你想的那樣   觀察自我   觀察自我的質(zhì)量   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自我   結(jié)束?第3部分 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生活 第24章 跟隨內(nèi)心  你的價值觀念  價值觀念VS目標  為什么價值觀念如此重要?  價值觀念讓生活變得有價值 第25章 大問題   反思時間   價值觀念和關系 第26章 解決問題的價值觀念 第27章 千里之行  設立有意義的目標  不要設立一個死人的目標  想象自己采取有效的行動  行動計劃  聽起來有點不自然嗎? 第28章 獲得滿足   知足常樂   財富、名聲和成功   其他動因   如果你的目標真的實現(xiàn)了該怎么辦呢? 第29章 豐富的生活  全部都和聯(lián)結(jié)有關 第30章 面對恐懼  F:與無益想法融合  E:不現(xiàn)實的期望  A:逃避不舒服的感覺  R:遠離價值觀念  回到融合  給理由  怎樣將借口與事實區(qū)分開來  再去哪兒? 第31章 意愿  我不愿做的事  日常生活中的意愿  意愿沒有中間地帶  我的意愿  自紙黑字的力量  光有意愿就夠了嗎? 第32章 繼續(xù)前進  犯錯  擁抱不確定  重新定義成功  嘗試,再嘗試?  樂觀的態(tài)度  機會  選擇成長 第33章 有意義的生活  覺得被困住了?  在生活的不同領域運用ACT  關注你能控制的  你走了多遠了?  延伸閱讀  資源致謝索引作者簡介

章節(jié)摘錄

做完這個練習后,你可能發(fā)現(xiàn)此時你已不那么重視這個想法了;你不再那么相信它了。注意,你根本沒有挑戰(zhàn)這個想法。你沒有試圖擺脫它,辨別它的真假,或者用積極的想法替代它。那么發(fā)生了什么呢?你基本上已將它緩解。通過用音樂呈現(xiàn)這個想法,你認識到它只是由文字組成的內(nèi)容,就像一首歌的歌詞一樣。大腦是杰出的故事家大腦喜歡講故事,實際上它從沒停止過。每天從早到晚,它都在跟你講你是什么樣的人,你喜歡什么,在生活中應該干什么,其他人怎么看你,你的世界出了什么問題,將來會發(fā)生什么事,過去出了什么問題,等等。你的大腦就像永遠不會停止廣播的收音機一樣。不幸的是,這些故事中大多數(shù)是非常消極的:比如“我不夠好”,“我很蠢”,“我討厭我的大腿”,“我的生活很糟糕”,“這段關系完蛋了”,“我對付不了”,“我永遠不會幸?!保鹊?。這沒有什么不正常的。正如前面談到的,研究表明,我們80%的思想中都有一定程度的消極內(nèi)容。但你會看到,如果把這些想法視為事實,它們很容易就會促發(fā)焦慮、抑郁、憤怒、低自尊、自我懷疑和不安全感。大多數(shù)心理學方法認為,消極故事是主要問題,因此在怎樣消除它們上大做文章。這些方法建議你設法:·檢查事實,并改正每一個錯誤,使故事更加準確;·重寫這個故事,讓它更為積極;·反復講一個更好的故事來擺脫這個故事;·分散對這個故事的注意力;·推開這個故事;·與這個故事爭論它的真假。但你不是已經(jīng)試過這些方法了嗎?事實上,這些控制策略不會長期起作用。而ACT的方法則大不相同。消極故事本身不被看作一個問題。只有當我們與它們“融合”,把它們當成事實來反應,并投入所有的注意力時,它們才會變成問題。從孩提時起你就聽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蔽覀冊谧x小報上的明星報道時,知道有許多故事是虛構(gòu)的或失實的。有一些是為求效果而進行了夸張,另一些則完全是虛構(gòu)的。有些明星能從容地處理這些事,他們將這看作成名的一部分,不讓它們影響自己。當他們看到有關自己的荒謬故事時只是聳聳肩,肯定不會浪費時間去閱讀、分析、討論這些故事!相反,另一些明星則非常郁悶。他們不僅讀這些故事,而且老是想著它們,大喊大叫,怨天尤人,并提起訴訟(這給他們造成了很大壓力,耗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緩解可以讓我們像第一種明星那樣:故事在那兒,但我們不把它們當回事。不去注意它們,就肯定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與其斗爭。在ACT中,我們并不設法改變、逃避或擺脫這些故事。我們知道這毫無用處。相反,我們只是承認:“這是個故事?!睘楣适旅_認你的大腦最喜歡的故事,然后給它們命名,比如“失敗者”的故事,或者“我的生活很糟糕”的故事,要么就是“我做不來”的故事。同一個主題常有多種名字。舉個例子,“沒人喜歡我”的故事可以是“我很招人煩”;“我不受歡迎”的故事可以是“我很胖”;“我很不足”則可以是“我很蠢”。當你的故事出現(xiàn)時,通過名稱承認它們。比如,你可以對自己說:“啊,是的,我認出它來了。那個老掉牙的‘我是個失敗者’的故事?!被蛘摺鞍」?!‘我對付不了’的故事來了?!币坏┠愠姓J了一個故事,就這么簡單:隨它去。你無需挑戰(zhàn)或推開它,也不用投以過多的注意。任它隨意來去,把精力用在有價值的事上。前面我們看到的那個米歇爾確認了三個主要的故事:“我沒用”的故事,“我不是一個好母親”的故事,以及“我不可愛”的故事。用這種命名的方式來承認自己的想法,讓她大大地擺脫了它們的束縛。但米歇爾最喜歡的技術(shù)是音樂思維。無論何時,當她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我很可憐”的故事中時,就會把這些文字轉(zhuǎn)變成音樂,看著它們效力盡失。她不只用《生日快樂》和《鈴兒響叮當》的調(diào)子。還嘗試了許多樂曲,從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到披頭士的《潘尼小巷》。通過整天反復練習這一技術(shù),一周后,她便發(fā)現(xiàn)自己不再那么看重這些想法了(即便不用音樂)。它們并沒有消失,但對她的干擾卻少得多了。你現(xiàn)在肯定是滿腹疑問,但是耐心點。在接下來的幾章我們將更具體地談論緩解,包括如何運用心理映像。同時,練習使用我們已經(jīng)說過的技術(shù):“我有一個想法。”、“音樂思維”和“給故事命名”。當然,如果你不喜歡某個技術(shù),可以不用。如果有你最喜歡的,也可以一直用它。剛開始時,每天至少對痛苦的想法定時運用十次這些技巧。任何時候當你感覺到壓力、焦慮或抑郁時,就問自己:“現(xiàn)在我的大腦在講什么故事?”一旦你確認了,就緩解它。不要抱有過高的期望,這點很重要。有時候緩解很容易發(fā)生,有時候則根本不發(fā)生。所以對這些技術(shù)抱著游戲的心態(tài),注意發(fā)生了什么-但是不要期待立刻的轉(zhuǎn)變。如果這些看起來都很難,那就承認:“我有一個想法,這太難了!”“太難了!”“真蠢!”或“沒用?!庇羞@些想法是很正常的。它們只是想法,所以就看到它們本來的樣子,隨它們?nèi)?。“那都很好,”你可能會說,“但如果想法是真的呢?”

媒體關注與評論

讀過本書后,你會覺得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意義、融入生活是如此簡單。本書提供了大量有益的策略和常識性觀點,對于任何被擔心、焦慮和失望情緒所糾纏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會帶給你一段奇妙的旅程。作為一名與這些人打交道的心理學家來說,我很高興推薦這本書。我自己也使用了這些策略,它們真的很有用!  珍·海勒斯婦女健康基金會的心理學家 曼蒂·狄克斯博士幸福是一種難以捉摸的狀態(tài)。我們對它推崇備至,賣力研究,卻很少能體驗到它。諷刺的是,我們越是試圖購買它、抓住它或把它給關起來,就越是不會幸福。的確,即使談論“我們怎樣才

編輯推薦

《幸福是陷阱?》作者路斯·哈里斯博士巧妙地將讀者領上一條捷徑,讓我們可以擁有一種豐富、充實且真正有意義的生活:真正的“幸?!彼谥帯!缎腋J窍葳?》適合任何人閱讀,包括治療師和患者。——教育心理學家克里斯廷·伯克停止掙扎,專注生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幸福是陷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條)

 
 

  •   寫的很淺顯易懂:改變生活最有效的辦法是從完全接受它開始的。接受就像找到那個穩(wěn)固的立足點。接受是要擁抱生活,而不僅僅是忍受。接受的字面含義是“收下給你的東西”。它不是放棄或承認失敗,不只是咬牙切齒地忍著,而是完全向現(xiàn)實敞開自己——承認它此時此刻的樣子,放棄現(xiàn)在正在與生活所作的斗爭。
  •   對于自己而言,這本書不算深奧,很簡單通俗
  •   說是9號到,都11號了才收到啊o(╯□╰)o
  •   收到書了,謝謝!
  •   可能各人興趣不一樣吧,抑或書中內(nèi)容對于我來說有些淺了,反正看著沒什么感覺。
  •   第一次知道ACT治療思想是在英文版的一本介紹積極心理學的書籍中,其中只有數(shù)頁的介紹,使我產(chǎn)生了心靈的震動,于是去國家圖書館找到了《關系參照理論》一書,我毫不懷疑,這是我接觸的針對消極認知和消極情緒的最有效、最為經(jīng)濟和最為直接的治療方法。與遠水解不了近渴的晦澀深奧的精神分析理論相比,ACT可謂是近水解得了近渴。它針對消極想法和消極情緒的態(tài)度很簡單、也很東方,即無為無不為,不去斗爭、抗爭,甚至也不掙扎,而是接納、容納,相當于森田正馬的帶著癥狀做事情。那痛苦怎么辦?沒怎么辦,忍著唄。反正死不了人,反正天塌不下來。這個簡單而順其自然的哲理,被作者哈理斯以系統(tǒng)的、可操作的、可信服的敘述方式變成了一個治療方法。據(jù)統(tǒng)計,目前世界上存在著400多種心理治療方法,我認為大多數(shù)方法不是成熟的治療方法,一個成熟的治療方法一定有其自圓其說的哲學理論、科學的心理學的檢驗、可操作的方法和步驟,針對的特定的問題。而目前多數(shù)治療方法都可以歸屬于如下幾種理論取向的:精神分析取向的或動力心理學取向的,人本與存在主義取向的,認知-行為取向的,ACT上屬于認知-行為取向的,對于人的潛意識和人格的改變并不關注,關注的是具體環(huán)境中的具體的行為的改變,通過改變?nèi)说膽B(tài)度、想法、價值和行為,來達成心理健康的目標。目前認知-行為的理論取向是最能經(jīng)得住實踐和科學檢驗的理論。本書將ACT的治療通俗而富...有魅力地展現(xiàn)在了讀者面前,非常適合人們的自助與閱讀,其實ACT從來就不是針對重癥患者的,而是針對普通大眾的輕微的煩惱與焦慮,適合各類群體,具有較廣泛的受眾。作為一種心理健康的理念,它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得到了人們的認同。對各類不健康的想法、情緒,從接納、消極的意義的剝離(本書譯為離解)到價值的發(fā)現(xiàn)、行動的承諾,本書描述了一個有系列、有體系的心理健康自助性操作。該書的一個特點 是有科學的理論前提,從大腦的進化與消極情緒談起,把消極情緒理解為現(xiàn)代人的多余的但又不可擺脫的桎梏,是尚未進化好的大腦的產(chǎn)物,就像闌尾一樣,雖然沒用,但還存在于我們身上,而且起著誘發(fā)疾病的作用。從進化的角度理解焦慮從比從什么口唇期、戀母情結(jié)或客體關系來說明焦慮簡明得多,易理解得多。這種理解不僅符合現(xiàn)代科學常識,而且為治療打下了基礎,既然焦慮和煩惱多數(shù)是多余的,是無用的,為什么人們還無法服從去除它?關鍵是方法不對,許多治療方法倡導直接改變思維和態(tài)度,用壓抑、轉(zhuǎn)移注意力和改變自我對話,直接針對消極想法,結(jié)果整個人的資源耗費在與痛苦的無益抗爭上了,造成效率的下降,痛苦自然無法消除。ACT吸收了東方的哲學思想,無為而治,主張不去抗爭,而是徹底的接受,但它超越東方的哲理,將接受進行了操作化,提出了具體的步驟,并用思考的自我和觀察的自我的區(qū)分,從現(xiàn)象上給接納找到了心理學的根基。接納了無為后,它又論述了人們?nèi)绾慰梢杂袨椋绾卧谕纯嗟那榫w和想法面前無為,但在行動上有為,如何重新定義成功、過著有價值和尊嚴的生活,ACT從根本上回答了人生的意義和如何活著這一古老的命題。初讀此書的人可能會產(chǎn)生一種誤解,強調(diào)改變對消極想法的態(tài)度,面對痛苦該做啥做啥,甚至用呼吸來調(diào)整情緒,這不就是阿Q嗎?這不是自我欺騙嗎?太膚淺了。痛苦是有理由的,我要找背后痛苦的原因,精神分析那樣的深層心理學才有深度,才能解決人格問題。這樣的自我分析雖然有一定深度,但也很危險,因為即使我們了解了我們的痛苦之源,我們可能也無法改變它,何況分析過程本身也可能存在著被誘導和誤導的可能。所以還是簡單一點為好,痛苦的想法和情緒并沒有什么神秘的,只是大腦在犯錯誤,以過度的焦慮來應對現(xiàn)實的危險,問題在于過度了,杞人憂天了,所以需要我們正確認識這種過度擔憂和焦慮,我們不要因為這種大腦進化的不完善,而犧牲了大幸福。要跳出這生物之鎖,創(chuàng)造性地展開生命的新里程。我們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生活,而這首先需要勇氣,勇氣不是高尚的,而是存在于凡人之心的平常,平常之心就是勇氣。甘于平凡、過自己熱烈的生活、煩惱著并生活著,這也就是對生命的承諾。相信讀了這本書,你一定會把自己降下來,消除對消極想法和消極情緒的神秘感,你會感覺真實生活的美妙,真實生活與幻想生活的區(qū)別,你一定會從想象的生活中還原到真實的生活中,記得著名精神分析學家霍妮描述神經(jīng)癥人格的生活時引用了一句神經(jīng)癥患者的名言“生活真可怕,居然充滿了現(xiàn)實”。而讀了眼前的這本書之后,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真美好,居然還充滿了想象,有時甚至是不健康的想象?!?閱讀更多 ›
  •   這本書是對市面上許多勵志書的鄙視?。。〉潜梢暤暮芎茫。?!
  •   看過《Get out of your mind & into your life》、《Learning ACT》等書,這次終于看到中文的ACT書了,哈,不錯的說。與英文原著比照,我發(fā)現(xiàn)有少量刪節(jié),這不好。
  •   讀了一部分,從中認識到了自己原先的一些不正確的想法,也慢慢在改進,感覺不錯,推薦!
  •     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nèi)钡臇|西,不滿足現(xiàn)在所擁有;想象令人害怕但從沒發(fā)生過的事情
      
      越追求快樂的感覺,越焦慮抑郁
      
      越與痛苦發(fā)生斗爭,從而制造更多痛苦
      
      ××ד我有一個想法,。。。。?!眮砭徑馑季w
      
      不要對一個想法太認真
      
      如果痛苦的想法和情緒不再是一個障礙的話,我的行動會有什么不同?
      
      如果失敗的想法不再阻止我,我會做什么嘗試?
      
      如果害怕不再是問題,我會做什么?
      
      如果我的時間和精力沒有消耗在麻煩的情感上,我會開始什么活動?
      
      人類九種基本情感
      
      我們花了大量時間擔心,計劃或夢想未來,還花了大量時間重演過去。
      
      為焦慮創(chuàng)造空間
      
      價值觀讓生活有價值
      
      ×××現(xiàn)在可以做的最小的最容易的與價值觀符合的事情是什么?
      
      面對恐懼:與無益的想法融合,不現(xiàn)實的期望,逃避不舒服的感覺,遠離價值觀
      
      初稿都是垃圾
      
      
      
      
  •     本書主題: 追求幸福是個陷阱。。。
      主要是三個部分,
      1. 怎么辨明幸福是個陷阱
      2. 知道了1以后, 如何和生活中的各種情緒相處。。。 有些技巧的提示, 但是告訴作者不要強求這些技巧會游泳
      3. 在1,2的基礎上, 如何努力創(chuàng)造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第一部分開始就指出了4個"神話”。。
      1. 大部分人呢都是可以幸福的, 也是應該幸福的。。
      2. 如果你不幸福, 你就是有缺陷的
      3. 當感到消極情緒的時候, 用積極的情緒是控制和引導。。
      4. 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感情的, 你也可以做到。。
      
      我很喜歡他提到的, 生活是痛苦的, 也是快樂的 也是傷心的, 。。。 也是愛你的人離開時候那種悲傷的。。。 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給那些所謂的負面的情緒和感情空間, 讓他們成長。。。 你就發(fā)現(xiàn), 他們沒有那么可怕。。。
  •     一、解決負面情緒首先就是要接受它。正視并且接納內(nèi)心的負面情緒,仔細剖析情緒,并透過情緒認識到內(nèi)心的真正欲望或者想法,進而更好的了解自己。
      二、通常意義上的控制策略,即壓抑或者克制內(nèi)心的負面情緒往往只會起到負面作用。
      三、對想法自我和觀察自我進行區(qū)分,即通常的“思維”和“意識”,想法自我總是放廣播,不斷的做出評價,從而擾亂了當前的觀察自我,提出用意識聯(lián)接現(xiàn)實,即通常意義上的活在當下是獲取安寧的好方法。
       當然書上有很多其他觀點,這三點只是我覺得收益最大的三點。
       但是對書中的一些方法持以懷疑態(tài)度,作者總是強調(diào)他的方法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控制策略,可我感覺怎么都是一回事。
       總之,以我心理學愛好者的水準看完這本書還是蠻有收獲的,至少認識到很多人盲目嚷嚷的樂觀堅強以及通常意義上的心理暗示是不科學的,也不是那么有效的。看書匆忙,評論也匆忙,比較草率馬虎,過度使用心理暗示的同志可以看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