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周勇 頁數:194 字數:145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有一個問題,很沉重,又很親切,這個問題便是:教師有什么當頭?或者說,“教書的日子”有何意義可言?這個問題曾被許多人思考過,本書重新提出它,首先是為了去細細體會大師的教書生活,然后為了能自己多感受一點教書的滋味。思考教書生活曾經教過書的,或正在教書的人,不知道有多少?這個世界上的教書生活經驗也因此豐富無底,即使一個人可以活一萬年,也體驗不盡。然而,過去也好,現在也好,都可以看到,有許多人,在各種私下的場合,無數次地說,“教書沒意思”,就像那些扮相“光怪陸離”的“后現代人”,不停地抱怨,“現代日常生活”的“無聊”與“壓抑”。有意思也好,沒意思也好,都不能否認:那么多人曾靠或正在靠教書養(yǎng)活自己,甚至還有家人和素不相識的人。這一事實本身就說明,教書生活自有令人溫暖的意思,值得作為沉思的對象,尤其對于我們這些靠教書而活的人來說,更是如此。也許除了心靈的虛懷若谷和百感交集之外,做這種沉思,不能再給我們帶來什么。比如,“名利”與“地位”,似乎就無法從這種思考中得到。但對我們這些教書的人來說,又有什么比心靈得到美妙的體驗更適合的收獲呢?這樣說,不是“故作清高”,主張什么“教書的人不可以去追求名利”;這樣說,只是在承認并安守教書人的命運而已。至于能得到多少名利,實在是自己難以把握的事情。何況與政界、商界相比,教育界的名利資源又那么稀缺,何必“為無米之炊”。自偉大的孔子提出“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以來,中國就有許多“清醒”的教書的人認為,他們不是手捧著“名利”和“地位”出現在三尺講臺上,更不會等到終于穿上“一品大員”的“官服”那天,才去做個教書的人。我們的前輩非常清楚:如果要去收獲“一品大員”的名利與地位,他們早就不會去做教書的人了。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教書是受內心深處某種力量的驅使,而要通過教書的日子來釋放它。如偉大的孔子所言,他的教書生活首先來自心中的信念:“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確實偉大!我們在仰望至高無上的蒼天的時候,從未能像孔子那樣,勇敢地說一句:我之所以教書,首先因為,我是為求知而生。但我們這些一般的教書人或多或少總能感受到,在自己的教書生活中,也有某些善良的心靈力量在推動著,比如,以辛勤的勞動來養(yǎng)活自己和家人。此即如余英時先生所言:正是這一點“論據”,可以推出,思考教書生活的時候,最好也是以得到心靈的美妙體驗為宗旨。若是為了計算一下得到多少“名利”與“地位”,恐怕就會讓自己陷入失望與虛無了。如果能體驗到“虛懷若谷”和“百感交集”,當然會非常美妙。但即使沒這么幸運,僅僅是多了一點教書的體會,那也足夠了。其實,無論研究教書生活能給自己的心靈帶來什么樣的收獲,都符合孔子制定的求知原則:“學者為己”(為自己的心靈充實健康)。艱難的“文獻綜述”現在,已不用再去吃力地“論證”研究教書生活究竟有何意義了。不過,按學界時下通行的慣例,還得梳理一下已有的相關研究成果。哪怕只想寫一本像《論語》那樣的“教師生活敘事”,也得額外加上一塊“文獻綜述”,否則便沒有“理論價值”了。多么厲害的一種說法!但如果將“文獻綜述”理解成為了進行“教師生活敘事”,曾看過那些書,“備”過多少“課”,便會發(fā)現“文獻綜述”確實重要。而真正厲害的敘事高手,例如余華,不僅讀過許多“理論性”強的“大書”,而且連這些“大書”的敘事技巧都琢磨透了,所以他才可以寫出許多思想內涵新穎、表達方式獨特的作品來。從這一點來說,“文獻綜述”真的不可缺少。況且,能看到那么多人曾思考過類似的問題,本身也是一種快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孔子的學生,他們寫的《論語》清楚地表達了孔子的教學生活與體驗。這或許是能夠見到的最早的相關著述,而且質量非常高,深刻揭示了孔子非凡的心靈體驗,行文藝術在中國古典文學史上亦堪稱佳作。這一點錢穆先生已做過詳細的論證。其次是錢鐘書先生的《圍城》。如果說《論語》是古典學人寫的最佳“相關文獻”,那么《圍城》則可以算得上是現代學人寫的最佳“相關文獻”。盡管與讓人感動的《論語》不同,后者是以諷刺的手法,刻畫了一種令人哭笑不得、沮喪萬分的教書生活。類似的古今相關文獻還有許多,從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及清代筆記中的私塾先生“畫像”,到葉圣陶、葉小鳳等現代作家創(chuàng)作的描寫普通教師日常生活的作品,不勝枚舉。只不過,這類作品同樣都沒有額外加上一塊學術意義上的“文獻綜述”和“理論框架”,盡管它們其實很能啟發(fā)人們思考教書生活的意義。接下來是“專業(yè)”的研究文獻。就此來說,國內專業(yè)學者近十年來已經拿出了相當多的成果。歸納起來,國內專業(yè)學者大抵推出了三條探究教師職業(yè)生活的路徑。一是不斷引進西方專家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發(fā)表的各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文獻。直到最近,又翻譯出版了一系列旨在思考“教師專業(yè)文化”的著作,如哈格里夫斯的《知識社會中的教學》。這些著作能啟發(fā)我們思考,在當代復雜動蕩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學校變革不斷地提出“要求”的背景下,作為“專業(yè)”人員,教師“應該”或“可以”追求什么樣的自我認同與專業(yè)形象。二是立足于國內“新課程改革”追求的理想教學——比如,加強學生的主動探究和教學的對話特征,探索“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容與途徑。從這類文獻可以看出,教書的意義在于:努力追求以“新課程改革”為本的教學生活,將“新課程改革”視為自己的事業(yè)。第三種探索同樣是面向國內教師,但它不是以激勵教師努力嘗試“新課程改革”作為思考的出發(fā)點,而更側重于理解普通教師的日常教學生活。一些代表性的成果基本上都是按這一點宗旨創(chuàng)作出來的,并向人們揭示了,當前一些默默無聞的教師如何立足于自身的教育與人生信念,在學校瑣碎繁雜的教學工作中追求“意義”。
內容概要
類似的古今相關文獻還有許多,從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到清代筆記中的私塾先生“畫像”,到葉圣陶、葉小鳳等現代作家創(chuàng)作的描寫普通教師日常生活的作品,不勝枚舉。只不過,這類作品都沒有額外加上一塊學術意義上的“文獻綜述”和“理論框架”,盡管它們其實很能啟發(fā)人們思考教書生活的意義。 接下來是“專業(yè)”的研究文獻,國內專業(yè)學者近十年來已經拿出了相當多的成果,歸納起來,大抵推出了三條探究教師職業(yè)生活的路徑: 一是不斷引進西方專家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發(fā)表的各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文獻。直到最近,還又翻譯出版了一系列旨在思考“教師專業(yè)文化”的著作,如哈格里夫斯的《知識社會中的教學》。 這些著作能啟發(fā)我們思考,在當代復雜動蕩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學校變革不斷提出各種“要求”的背景下,作為“專業(yè)”人員,教師“應該”或“可以”追求什么樣的自我認同與專業(yè)形象。 二是立足于國內“新課程改革”追求的理想教學——比如,加強學生的主動探究和教學的對話特征,探索“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容與途徑。從這類文獻可以看出,教書的意義在于:努力追求以“新課程改革”為本的教學生活,將“新課程改革”視為自己的事業(yè)。 三是面向國內教師,但不以激勵教師努力嘗試“新課程改革”作為思考的出發(fā)點,而更側重于理解普通教師的日常教學生活。一些代表性的成果基本上都是按這一點宗旨創(chuàng)作出來的,并向人們揭示了,當前一些默默無聞的教師如何立足于自身的教育與人生信念,在學校瑣碎繁雜的教學工作中追求“意義”。 必須承認,上述三類研究都曾對本書的醞釀產生過影響。 西方專家善于創(chuàng)造“概念”,來透視教師職業(yè)生活的意義。幾十年來,他們發(fā)明了一大堆的概念,而這些概念也確實能揭示教師專業(yè)生活某個方面的內涵,比如康奈利的“教育信念”就是如此。教師總歸有自己的“教育信念”,遵循或背叛教育信念自然也會是教師生活可能蘊涵的基本意義,康奈利當然可以拿它來研究教師的職業(yè)生活。
書籍目錄
導言 大師與教書的滋味錢穆:漫長成名路 10年小學教師生涯 蘇州中學的4年美好時光 朱自清:中學教師歲月 從家道中落到“佩弦以自急” 奔波于江浙與上海之間 走出精神危機與告別春暉中學 魯迅:在教育界的18年經歷 百草園的“少爺”及其顛沛命運 只能回浙江教書的留學生 在北京教育部“做官”的日子 錯誤的旅程與徹底離開教育界 顧頡剛:真正的大學教授 出路艱難的北大哲學系畢業(yè)生 “暴得大名”之后的經濟危機 復雜人事關系中的教授生涯 因得意門生而起的“愛恨情愁” 陳寅?。好麣?、學問與人格 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創(chuàng)建 陳寅恪與清華國學院的緣分 “全中國最博學”的導師 沈從文:寂寞的教書生涯 從逃學湘西到漂泊北京 身陷失戀痛苦的大學講師 以美好情感為本的教書生活 附錄任桐君:不跪著辦學的小學女校長 專業(yè)背景與艱難的發(fā)展道路 “與官廳周旋”始終“沒法遵命” 后記 回望走近大師的旅程
章節(jié)摘錄
10年小學教師生涯相比于受教育學熏陶、以研究教育教學為本的專業(yè)成長道路,小學教師錢穆走過的是一條以“做學問”為本的專業(yè)成長道路。這條道路上的諸多風景,比如昔日鄉(xiāng)村小學教師默默追求學問的感人經歷,同事、學友之間潛心向學與互相勉勵的真摯情誼,以及過去小學堂那種濃郁的中國文化味道,都可以讓人思考小學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究竟需要什么樣的環(huán)境。兩種教師專業(yè)生活方式從歷史上看,現代中國的中小學教師首次學習如何以“教育學家”的姿態(tài)思考、安排自己的專業(yè)生活是在20世紀20年代,這當中關鍵的促成因素包括,1919年杜威來華傳播其新教育哲學,以及一大批留美教育學博士、碩士歸國后進人中小學領域尋求發(fā)展,并逐漸成為中小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引領者,尤其是留美歸國的教育學者,更是紛紛直接面向實踐界傳播教育學專業(yè)知識,努力使中小學教師將研究、改善教學當作自己喜愛的專業(yè)生活,使之真正成為具備“現代教育理念”的教師。
后記
斷斷續(xù)續(xù)努力了一年后,終于有了這本《大師的教書生活》。2002年,我隨丁鋼教授學了6年的教育史。當時很想繼續(xù)讀個十年,怎奈“博士生培養(yǎng)體制”不允許,我只得被迫離開獨自一人住慣了的宿舍。正當我?guī)缀醯萌ネ饷嬷\職的時候,鐘啟泉教授接納了我,使我仍可以留在校園里,繼續(xù)做“學生”。鐘啟泉教授主持的“基地”(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氛圍很好,與各位同人的相處則打開了我的視野。原先的我自不量力地習慣于從“思想”的角度來做文章,而各位同人則讓我漸漸喜歡上了從“學?!?、“教師”和“課程”等維度去考察“中國教育史上的學術文化風景”?!皩W?!?、“教師”和“課程”是主導“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構思課題研究的三大關鍵詞。我僥幸充數于其中,細心揣摩各位同人營造的“學術文化”,亦漸漸勾勒出了兩大可供平時消遣的“課題”:一是研究朱熹、王陽明、黃宗羲及清代大儒怎樣努力通過書院或其他民間的途徑來傳遞各自推崇的儒家學術,追求他們心中的“真正的教育”。二是考察清華、北大、燕京、東南等中國現代大學的文科教育體系,以及蘇州、南開等著名中學的課程體系是如何形成的,在這些教育機構中的教師是以什么樣的學術文化與教育理想來支撐著自己的體系運作的。應該說,陳平原、桑兵、羅志田、王東杰、徐雁平、蘇云峰、陳以愛等國內學人在這幾個方面都做過許多精彩的實驗,但上述兩大“課題”的“子課題”實在太多了,怎么做都做不完。我即因此覺得可以慢慢努力,先一點一滴地尋找、閱讀資料。然而,大學的考評體制卻總是使我難以靜下心來搜集、閱讀資料。每年都要發(fā)幾篇文章才可過關。在體制的邏輯中,寫文章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文章難寫,因為資料難找,而平時忙得亂七八糟,哪有時間靜下來找資料?多虧結識了雅奇齋、心中、大夏等書店的老板,尤其是遠在外地的雅奇齋,一有世面上很難見到的舊東西,就會為我留著,且常常先把它們寄給我,隨便我什么時候付錢。也正是在找資料的過程中,許久沒有聯系的吳國平兄,通過一位學生了解到,我平時在鉆民國的“故紙堆”,所以要我寫點民國教師的舊事。我當時也確實想為他寫點什么。工作都快5年了,卻沒有為他辦的“內刊”寫—個字,心里自然會愧疚難耐。于是,在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掂量了一下手頭已有的一手和二手資料,決定寫民國教師。接著,便遇到了法源兄,他要我給“大夏書系”寫一本書。在寫民國教師的過程中,我還有幸“看到”另外兩位尊敬的前輩。—位是同樣在《教育參考》做專欄的吳康寧教授。每次拿到刊物,看到吳老師的文章,總要感慨,自己怎能有理由連一年的專欄(總計6篇文章)都做不下來。另—位便是魯潔先生。我能“看到”她,是因為組織翻譯許美德教授的《中國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魯潔先生的那一章正好是由我翻譯,所以有幸看到她的自傳(由許美德教授復印給我)。
編輯推薦
《大師的教書生活》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