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0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桂生 頁數(shù):29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教育閑評》為作者近年來所撰教育短評的結(jié)集,這些短作大多以教育上新近發(fā)生的事件、事態(tài)、教育觀點為切入口,以蘊涵教育常識、常理、常規(guī)、常情的淺近事實為依據(jù),針砭時弊,觀點獨到,基調(diào)平和,是以平常心看待不平常的教育現(xiàn)象的嘗試。教育的意思,就是要在解決學校生活中不免發(fā)生的無數(shù)誤會和沖突的時候,能使學生堅信教師是處理得正確的,而這就會在兒童心坎中烙下深刻的印象。 我們需要的是更好地理解我們的公立學校以及困擾著它們的具體問題,只有在這種理解之后,我們才能帶著創(chuàng)建更好學校的信心來處理這些問題,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有能力從這種有針對性的診斷中受益,并從中引發(fā)建設性的批評。
作者簡介
陳桂生,1933年生,江蘇省高郵市人。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教授,全國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研究會副理事長,接受政府津貼的專家。主編《馬克思恩格斯論教育》《列寧論教育》《斯大林論教育》,著有《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與現(xiàn)時代》《教育原理》《馬克思主義教育論著選讀》《現(xiàn)代中國的教育魂——毛澤東與現(xiàn)代中國教育》《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等,1982—1994年間發(fā)表文章148篇,主持“元教育理論”(第三批博士點基金項目)“中小學德育理論與實踐”(國家教育委員會專項基金項目)課題研究。
書籍目錄
第一輯 教育生態(tài)透視1.也談“中國還有教育嗎”2.有必要打造“跛足的教師”嗎?——也談“教師專業(yè)化”3.假如“一切為了孩子”話語成真4.假如“教師不懂教學法”——兼談教學法的命運5.如果德育成為“無底洞”6.且說“轉(zhuǎn)出”的一類學?!嬲劇懊^k民校”7.“尹健庭解聘事件”平議8.“摘下賴寧像事件”平議9.“扔一元硬幣事件”平議10.“博士生炒導師魷魚事件’’平議11.博士學位論文“致謝文本缺失現(xiàn)象”平議12.如此“西點男孩訓練中心”13.“當今教育的軟肋”是什么——再談“西點男孩訓練中心”14.語文課程的筆墨官司何其多15.也談傳世名篇中的瑕疵——兼評《師說》16.撲朔迷離的語文課程17.中國的“教研組現(xiàn)象”平議第二輯 直面今日的師生關系1.關于尊重學生2.關于相信學生3.關于理解學生4.關于善待學生5.關于批評學生6.且說“課堂突然冒出口哨聲”7.且說“學生上課瞌睡”8.且說“學生上課插嘴”9.且說“學生打小報告”10.漫話“以身作則”11.漫話“教師的智慧”12.漫話“師情”13.且說“師生關系的價值定位”14.且說成為“學生心目中的老師”第三輯 聚焦德育1.也談“了解一個真實的德育”2.也談“模棱兩可的德育”——庫姆斯《模棱兩可的德育》平議3.也談“以尊重為道德教育的切入點”4.“德目主義”平議5.“賞識教育”平議6.“誠信教育”平議7.“感恩教育”平議8.“民族精神教育”辨析9.“愛國主義教育”辨析10.“集體主義教育”辨析11.也談“正確價值觀的引導”——《忽視正確價值觀的引導的教例淺析》別解第四輯 時論別解1.也談《朱永新訪談錄》——《黃甫全致朱永新公開信》平議2.也談《呂型偉訪談錄》——《我們怎樣看待教育——與呂型偉前輩商榷》平議3.也談“校長成家”——校長角色論爭平議4.“集體備課”辨析——集體備課論爭平議5.且說“想象力是怎樣升騰的”——《想象力是怎樣喪失的》別解6.也重讀“蘇格拉底方法”——《重讀“蘇格拉底方法”》別解7.也談評選“三好學生”的由來——《“三好學生”的由來及其帶來的問題》別解8.教師有“懲戒權”么——《論教師懲戒權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實施》別解9.也談“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培養(yǎng)目標——《“全面發(fā)展”與培養(yǎng)目標》平議10.也談“評分”——《“0.1”與“0”的區(qū)別》別解11.且說《教育參考》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