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5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鄭土有 頁數(shù):14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石庫門的弄堂,是上海城市的記憶,幾百年來演繹著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石庫門的弄堂,是上海城市文化的搖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市民。石庫門的弄堂,更是孩子們的天堂。童年 是美好的,童謠是陶冶幼小心靈的音符,美好的童年總是健康上口的童謠相伴。上海的方言童謠保持了本地的文化特點,富有生活情趣,有著濃濃的上?!拔兜馈薄?/pre>作者簡介
鄭土有,男,1962年4月生,浙江省金華市人。文藝學博士,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任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民俗保護研究開發(fā)中心研究員、文藝民俗學創(chuàng)新團隊成員,中國民俗學會副秘書長。長期從事口傳文學、民間信仰學及吳語地區(qū)口頭和非物質(zhì)文化的研究工作。已出版的著作主要有《中國仙話》、《中外民間故事》、《中國的神仙和神仙信仰》、 《中國城隍信仰》、《關公信仰》、《中國民俗大系·上海民俗》、《中國民俗通志·信仰民俗志》、《吳語敘事山歌演唱傳統(tǒng)研究》等十多部。書籍目錄
扳落石頭上高山小弟弟小妹妹小星星賴學精搖籃曲數(shù)青蛙弟弟疲倦了八字令從前有個老伯伯敲鈴彈琴從前有座廟白廟白貓山里有只廟蜜蜂上洞墻上掛面鼓大蜻蜒一只小花狗陸老頭小三子搖啊搖篤篤篤賣糖粥落雨嘍抬轎子歌小皮球香蕉籃捉蜻蜒接口令木頭人踢踢扳扳美麗的姑娘小兔子乖乖噯唷哇娃娃盼統(tǒng)一小蜘蛛螢火蟲夜夜紅螢火蟲都是好孩子七字歌四與十金瓜瓜銀瓜瓜敲洋釘數(shù)字謠十稀奇誰捉青蛙誰檢討寧波人格小菜學樣小螺螄孫中山活轉來一個大 一個小月亮歌正月里來踢毽子起個五更頭妖魔鬼怪消滅光癩蛤巴跳妙嗚妙嗚一只狗哏哏里趴大頭娃娃歌蜜蜂叮癩痢拉鉤歌冬瓜皮西瓜皮]兩只老虎吃果果劈劈啪城門城門幾丈高開火車歌新剃頭抽中指氣煞外婆哭煞娘打大麥小老鼠偷油嘀答嘀答灑水車雞冠花蓬蓬開田雞燒香啥個彎彎哥哥走我也走雞雞斗蓬蓬飛轉眼生了白胡子一二三六兄弟墻與羊三字歌天上星鵝渡河花雞娘子出嫁螳螂新做親剝橘殼張打鐵紅眼鳑鮍綠眼鳑鮍放風箏哭燭包馬兒馬兒真正好]牽磨子下圓子跳橡皮筋歌拉鋸篤篤一更天騎馬到松江十個古人一道出踢毽子歌周剝皮日頭有多高后記章節(jié)摘錄
5.搖籃曲 搖搖搖,搖搖搖, 小寶寶,快睏覺, 明天帶你去看操。 蘆柴馬,竹片刀, 將軍年紀小, 昂首志氣高?! u搖搖,搖搖搖, 小寶寶,快咽覺, 明天帶你去看操?! ≠I梨梨,買棗棗, 買了多多少, 送給小將軍作慰勞?! ∵?,唔,唔, 小寶寶,快睏覺。 6.數(shù)青蛙 一只青蛙一張嘴, 兩只眼睛四條腿, 撲通跳下水。 兩只青蛙兩張嘴, 四只眼睛八條腿, 撲通撲通跳下水?! ∪磺嗤苋龔堊?, 六只眼睛十二條腿, 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媒體關注與評論
方言作為地方文化的一種,也是民族文化的有機構成,因此進入教材, 體現(xiàn)了一種鄉(xiāng)土文化教育,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風土人情和上海的巨大變 化?! 虾J薪涛萄惺抑魅巍⊥踟受帯 ≌Z言里最鮮活的成分還是蘊涵在方言當中。無論是從情感還是文化傳承 方面講,說方言,學方言,懂方言,都是鄉(xiāng)土文化傳承的重要內(nèi)容。方言是 歷史留給每個人的珍貴遺產(chǎn),是本土文化積累之后注入每個人靈魂深處的信 息。無論現(xiàn)代文明如何洗禮,鄉(xiāng)音的基本信息永遠丟不了?! 》窖裕侵袊嘣赜蛭幕某休d者,是中國民間思想最樸素的表現(xiàn) 形式,也是含義最豐富最深刻的語態(tài)。…… ——人民網(wǎng)·文化·視點編輯推薦
弄堂游戲,弄堂童謠,曾是上海石庫門外道亮麗的風景線。雖然時過境遷,今天它已經(jīng)黯然失色,但它畢竟是數(shù)代上海入兒時美好的回憶。我們在本書中所匯集的就是曾經(jīng)在上海各大小弄堂中傳唱的經(jīng)典童謠,它們有的用上海方言傳唱,有的可用普通話傳唱;有的諧音押韻,瑯瑯上口,有的結合游戲,富有童趣。它們能讓今天的小朋友感知父輩們是如何在玩樂中成長的。也希望這些童謠能為我們今天的小朋友長知識、煉智力、增樂趣,在快樂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