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

出版時間:2004-03-01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陳來  頁數(shù):331  字數(shù):31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宋明理學又被稱為“新儒家”或“新儒學”,在日本也有時被稱為“新儒教”。“儒家”、“儒學”、“儒教”都是古代文獻中使用過的概念。這三個概念在中文世界的使用,往往有互相重合之處;而就其分別而言,大體上可以說,“儒家”的用法可強調(diào)其與道家、墨家等其他學派的分別,“儒學”的用法強調(diào)其作為學術(shù)體系的意義,而“儒教”的用法往往注重其作為教化體系的意義。近代以來的中國學術(shù)界所習慣使用的“儒家”、“儒學”,一般都是指“儒家思想”而言,換言之,“儒學”、“儒家”是指你孔子所開創(chuàng)的思想傳統(tǒng)。如馮友蘭說過,在歷史上,“儒家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反映出中國學者注重把儒家作為其學術(shù)思想體系的主流趨向。    “新儒家”或“新儒學”的提法,就現(xiàn)在所知的早期用例是馮友蘭的著作。馮友蘭在其《中國哲學史》上冊“荀子及儒家中之荀學”一章中言:“戰(zhàn)國時有孟茍二派之爭,亦猶宋明時代新儒家中有程朱陸王二學派之爭也?!辈返?Derk Boodde)后來的英譯,即將新儒家譯為“Neo-Confucianism"乃本于此。不過,近代漢語學術(shù)中所謂“新儒家”之用不一定始于馮友蘭,如他在其《中國哲學史》下冊“道學之初興及道學中二氏之成分”一章中曾說:“宋明道學家即近所謂新儒家之學?!边@里的“近所謂”表示,以“新儒家”指稱宋明理學應(yīng)當開始于20世紀30年代初期以前的一個時期。據(jù)陳榮捷的看法:“17世紀天主教傳教士來華,見宋明儒學與孔孟之學不同,因仿西方哲學歷史之進程而稱之為新儒學。近數(shù)十年我國學人大受西方影響,于是采用新儒學之名,以代理學。”不過,現(xiàn)在并沒有證據(jù)表明20--30年代中文學界的“新儒家”的用法是直接來源于西方的。    其實,“新儒家”或“新儒學”的這一用法,在當時并不流行,陳榮捷曾說:“我在抗戰(zhàn)前到檀香山去,那時新儒學這名詞非但外國人不懂,中國的教授也不懂。”可見,在30年代中期,新儒家的提法,對大多數(shù)人仍然相當陌生。雖然,從馮友蘭以來,以“新儒家”指稱宋代以后的儒家思想的用法漸漸增多,但多數(shù)學者仍然習慣用“道學”或“理學”來指宋明時代主流的儒家思想。馮友蘭自己在其晚年的《中國哲學史新編》中也是以“道學”為主要的關(guān)鍵詞,而把“新儒學”看成“西方”的習慣用法。    這種關(guān)于“儒家”、“儒學”的用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中國學者的研究態(tài)度和認知取向。 中國的儒家思想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有思想體系的儒家學者為數(shù)眾多,故對于中國學者而言,儒學首先是哲學思想,是對宇宙、道德、知識的知性探究(intellectual inquiry),也是對人心、人生、人性的內(nèi)在體驗,又是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尋與實踐,當然也是對社會、政治和歷史的主張和探索。儒學的這種特點,不僅體現(xiàn)于孔子、孟子、荀子、朱子、王陽明、王船山這些著名思想家,也體現(xiàn)于中國各個歷史時代的儒學,特別是宋明理學的眾多思想家。只要翻閱《宋元學案》和《明儒學案》,從其中充滿著宋明理學有關(guān)道體、性體、心體、有無、動靜的詳盡討論中,就可了解,中國新儒學思想體系具有很強的哲學性和思辨性,宋明理學的思想家對宇宙、人心、體驗、實踐有一套相當系統(tǒng)的理論化思考和細致入微的辨析分疏。因此,不可否認,理學即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知性探究,又是精神生命的思考體驗,當然也是通向終極意義的道德實踐。基于這樣的理解,在中國學界的研究中,始終注重在哲學思想意義上的儒學研究。

作者簡介

陳來,1952年生于北京福籍溫州。1981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yè),1985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畢業(yè),哲學博士。1990年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現(xiàn)任北京大學儒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全國中國哲學史學

書籍目錄

序引 言  宋明理學的正名  宋明理學的內(nèi)容  宋明理學的定位第一章 宋明理學的先驅(qū)  第一節(jié) 中唐的儒學復興運動  第二節(jié) 北宋前期的社會思潮第二章 北宋理學的建立與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周敦頤  第二節(jié) 張 載  第三節(jié) 程 顥  第四節(jié) 程 頤  第五節(jié) 邵 雍  第六節(jié) 謝良佐第三章 南宋理學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楊 時  第二節(jié) 胡 宏  第三節(jié) 朱 熹  第四節(jié) 陸九淵  第五節(jié) 楊 簡第四章 明代前期理學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 曹端  第二節(jié) 薛瑄  第三節(jié) 胡居仁  第四節(jié) 陳獻章第五章 明代中后期的理學  第一節(jié) 王守仁  第二節(jié) 湛若水  第三節(jié) 羅欽順  第四節(jié) 王廷相  第五節(jié) 王 畿  第六節(jié) 王 艮  第七節(jié) 羅汝芳  第八節(jié) 劉宗周附李滉結(jié)束語綜合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宋明理學的先驅(qū)  理學的正式誕生雖然在北宋中期,但理學所代表的儒學復興運動及它所由以發(fā)展的一些基本思想方向在中唐的新儒學運動及宋初的思潮演變動向中可以找到直接的淵源。中唐的韓(愈)李(翱)與宋初三先生(胡瑗、孫復、石介)被公認為理學的先導和前驅(qū),宋前期對理學后來的產(chǎn)生發(fā)生過直接影響的不止是三先生,范仲淹、歐陽修的影響可能更為重要,范、歐在氣質(zhì)上也更接近于韓愈。在文化的“近世化”過程中,中唐到北宋前期學術(shù)之間看上去似乎超歷史的聯(lián)結(jié)十分引人注目。古文運動中“唐宋八大家”的提法,最好地說明了北宋前期文化與中唐的嬗延關(guān)系。新儒家運動也是同樣,韓愈和他的弟子李翱提出的復興儒家的基本口號與發(fā)展方向,確乎是北宋慶歷時期思想運動的先導。而慶歷時期思想運動又恰為道學的產(chǎn)生奠定了基礎(chǔ)?! 〉谝还?jié) 中唐的儒學復興運動 ?。ㄒ唬╉n 愈  前人說“治宋學必始于唐,而以昌黎韓氏為之率”①。韓愈(768—824),字退之,昌黎人。他出身寒微,三歲時父母雙亡,就養(yǎng)于伯兄家,由嫂鄭氏撫養(yǎng),后來伯兄故去,依寡嫂長大成人。由于“家貧不足以自活”,他自幼刻苦學儒,他自己曾說:“性本好文學,因困厄悲愁,無所告語,遂得窮究于經(jīng)、傳、史記、百家之說,沉潛乎訓義,反復乎句讀,礱磨乎事業(yè),而奮發(fā)乎文章?!雹偎某錾砼c思想歷程是一個典型的平民知識分子的歷程。韓愈是古文運動的領(lǐng)袖,詩文對后世影響很大。他的代表作“五原”(《原性》、《原道》、《原毀》、《原仁》、《原鬼》)體現(xiàn)了他的思想。

編輯推薦

  只要翻閱《宋元學案》和《明儒學案》,從其中充滿著宋明理學有關(guān)道體、性體、心體、有無、動靜的詳盡討論中,就可了解,中國新儒學思想體系具有很強的哲學性和思辨性,宋明理學的思想家對宇宙、人心、體驗、實踐有一套相當系統(tǒng)的理論化思考和細致入微的辨析分疏。因此,不可否認,理學即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知性探究,又是精神生命的思考體驗,當然也是通向終極意義的道德實踐?;谶@樣的理解,在中國學界的研究中,始終注重在哲學思想意義上的儒學研究。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宋明理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6條)

 
 

  •   陳來的專業(yè)就是宋明理學的研究,挺好的
  •   這本書堪稱大陸研究宋明理學的權(quán)威著作了。值得細讀、收藏。
  •   讀完此書能對宋明理學有一個大概全面的了解
  •   陳來老師的書實在值得一看!
  •   錢穆先生認為宋明理學是一種大我的尋證,這種概括性極強,能一以貫之的學識在很多書中見不到。摘抄原文,參和議見,就是一本著作?中國的學人精神去哪里了。無語中。。。。。。
    該書可薦之點在于,可增加一些理學常識。
  •   看出陳來先生的功底來了。對于宋明理學的梳理,思路流暢,平實中肯,結(jié)構(gòu)明晰,且有述有評。
  •   書很好,內(nèi)容很詳實。對理學的講解全面。
  •   跟第一版有印刷上的區(qū)別個人感覺第一版的紙張看起來更舒服這個裝訂也不是那么好書的內(nèi)容還是相同的
  •   不錯送貨很及時書的質(zhì)量也很好
  •   之前在學校圖書館借到04年印刷的只要20塊這次買到的是08年的可是感覺印刷紙張等都還沒有之前那個版本好但是書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     朱熹認為人必須首先了解什么事道德的人、道德的行為、道德的原則,才能使自己在行為上合乎道德的原則,履行道德行為,成為道德的人。所以朱熹注重格物致知,讀書窮理的漸修方法。
      
      而陸九淵則認為任何人都具有先驗的道德理性,人的一切不道德的行為都是根源于“失其本心”,經(jīng)典的學習或外物的研究都不能直接有助于“本心”道德良知的完善,若能于默坐澄心之際,頓悟天理便是識得自家真主宰。陸九淵的這個立場,用《中庸》的話來說,就是始終強調(diào)“尊德性”對“道問學”的優(yōu)先性。
      
      王陽明被認為是發(fā)展了陸九淵心學的理學大家,后世也將“陸、王”與“程、朱”對稱,但是陽明晚年在“天泉證道”時對“四有、四無”分歧的調(diào)和卻頗耐人尋味。陽明認為上根之人能夠當下徹悟心體無善無惡,一了百當;下根之人需要在意念上為善去惡,循序漸進。也就是說聰慧之士以“頓悟”為功夫,而普羅大眾則需以“漸修”為途徑。
      
      以上根為對象的”四無“之說,只求一心體悟,鄙薄修養(yǎng)功夫,不可以輕易接人,否則易流入放浪不羈的狀態(tài)。而以下根為對象的“四有”之說,雖穩(wěn)當切實,卻于向上一機終少透悟,即陸九淵所謂的“支離事業(yè)竟浮沉”。
      
      王陽明的學說調(diào)和了朱熹、陸九淵的在為學功夫中“漸修和頓悟”的分歧,并施之于不同的對象。后世學者也多有將此兩種功夫用之以不同的人生階段,蔣中正一生膺服王陽明,從其撰寫日記反省“天理、人欲”的行為上,明顯的可以看出陽明心學中“朱熹”一脈的影響!
  •     因為課程考試的緣故,這本書反復讀了好幾遍,修中國哲學史的同學幾乎人手一本,取代了意識形態(tài)濃厚的官方教材成為宋明理學的標準課本。的確,本書屬于導論性質(zhì),每個哲學家的思想基本上以大綱的形式展開,分列條目,雖然并不深入,卻十分適合初學者重點把握哲學家的思想和氣質(zhì)。在這樣廣的跨度和簡短的篇幅里,有兩個缺點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一是對各位哲學家的生平背景、當時社會狀況和思想傳統(tǒng)介紹過于簡略。我們知道中國哲學不僅是玄思,更是存在宣言和行為指南,一位哲人的家學、仕途、氣質(zhì)、逸事甚至軍事才能可以說就構(gòu)成了他的思想的半壁江山,例如張載和陽明都深有將才,二程講學方法和治學路徑的差異,最終都投射到他們的哲學體系建構(gòu)上,更何況程朱陸王四大家傳世的著作之中很大一部分確實就是他們的語錄和生平記敘。宋明兩朝的社會風尚、文化氣質(zhì)、內(nèi)憂外患,也極大地影響了哲學家思考的對象和方法。二是未從思想傳統(tǒng)的角度詳細比較各家之間的傳承和差異,例如各家是怎樣看待性理問題,心的意義由始至終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哪些學說是有意對前人的反動,等等。但是陳老師在體裁的限制下已經(jīng)盡力克服以上的缺點,只要讀者有心去總結(jié)和發(fā)掘,輔以其他書籍,必然能夠更加融會貫通理學的脈絡(luò)發(fā)展。一本書是不可能包羅萬象的。
      
      宋的憂患,明的嚴酷,都沒有阻止時代思想的光芒。中國文化的產(chǎn)生和傳承有其獨特的環(huán)境要求,中國哲學帶給人的領(lǐng)悟和氣象也是西方哲學無可比擬的。在現(xiàn)時的學問基礎(chǔ)上,我能感受,卻無力描述這種感受的根源和內(nèi)容。經(jīng)典西方哲學具有深刻的分析和抽象的建構(gòu)努力,而中國哲學傳統(tǒng)上更加側(cè)重人格的塑造和社會的改良。到了宋明,同時代的中西方在理想和抽象的氣質(zhì)上又有所接近,程頤朱熹所說的理與性,不就像康德說過的兩種讓他驚嘆不已的事物“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嗎?只是從心學流行開始,強有力的傳統(tǒng)取向?qū)㈥P(guān)注的重點又轉(zhuǎn)回到了道德法則上;而二十世紀的海德格爾,又像是將西方哲學引領(lǐng)到關(guān)切世界的存在者的角度。然而即使宋明理學乃至整個中國思想界最終的取向不是自然法則而是道德理性,它達到的深度依然讓人驚嘆,它帶來的是沖擊和頓悟,是匡正人心,安頓價值,重整社會秩序的效果。
      
      張載的詩的確很糟糕,但他的“西銘”和《近思錄》中的四句話讓我受到了莫大的震動?!盀樘斓亓⑿?,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敝R分子的使命,這四句概括得不能再確切了。這種剛健乾正的氣質(zhì),民胞物與的關(guān)懷,正心誠意的修養(yǎng),也許是我從中國哲學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
      
  •   壇經(jīng)云:
    法無頓漸,人有利頓。
    迷即漸契,悟人頓修。
    自識本心,自見本性,
    悟即元無區(qū)別,不悟即長劫輪回。
  •   程頤朱熹所說的理與性,不就像康德說過的兩種讓他驚嘆不已的事物“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嗎?
    當然不同了,中國哲學太封閉了,西方哲學則開放得多,比如說你缺水時把一個井挖得再深,還不如去尋找一個水源。
  •   作者自序中也是如此交代,那么“教案”之外,這里可能是個補充http://blog.sina.com.cn/chenlai
  •   寫的真好,真標準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