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作者:《課對課》電影課課題組 頁數(shù):139 字數(shù):266000
內容概要
校本課程,是三級課程(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最后一級,也是切合學生成長需要,體現(xiàn)學校特色的一級。它的開發(fā)需要考慮三個問題:一是為學生成長需要而開發(fā);二是為學校特色發(fā)展而開發(fā);一星為優(yōu)化學校課程資源.完善學校課程結構化建設而開發(fā)。
為學生成長需要而開發(fā)。這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題中之義。學校的一切課程都是為r學生的成長需要.校本課程也不例外。沒有學生的成長需要,就沒有學校課程的開設。有的人認為校本課程是屬丁校長的課程、教師的課程、考試的課程,或者是迎接考察觀瞻、督導評估的課程等等,這些都是對校本課程的褻瀆。校本課程可以與考試毫不相關,但必須也必然與學生成長需要完全相關。
與學生成長需要相關的校本課程,有三個要素;一是學生參與開發(fā)。即在共同性要求和個性化要求高度融合的層面,由學生群體或個體提出課程開發(fā)的意向,經學牛充分醞釀,產生一定數(shù)量的課程需要群體,并經師生充分論證,獲得學校課程領導支持,師生共同開發(fā)的課程。二是學生自由選擇。校本課程重在可供自由選擇,是學生自己需要,愛學、樂學、會學,并有決心學好的,不含任何功利驅使,而為長遠修煉或打好基礎的課程。三是師生共同完善。校本課程的開設和校本教材的建設既指向教師,也指向學生,集中指向于為“教”與“學”服務.充分體現(xiàn)師生的“教”“學”經驗。因此,校本課程是否切合師生經驗,對師生經驗是否具有普適性,只有師生最清楚,只有師生最具發(fā)言權。只要在使用中發(fā)現(xiàn)有與師生“教”“學”經驗不相適應的地方,就可以由師生共同去完善。當然,完善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增進學生體驗和收獲,使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書籍目錄
電影課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
新足跡.高要求
寫在前面
七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感悟人生
第1課鼠來寶
第2課小孩不笨
第二單元理想信念
第3課放牛班的春天
第4課十月圍城
第三單元自然景物-
第5課情書
第6課上帝也瘋狂
第四單元科學世界
第7課阿波羅13號
第8課帶我去月球
第五單元人間親情
第9課和你在一起
第10課我的兄弟姐妹
第六單元想象世界
第11課ET
第12課長江7號
七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成長足跡
第1課城南舊事
第2課早熟
……
附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