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9 出版社:廈門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丘聲嵐 編 頁數(shù):368
前言
古語,指清朝及其以前古人的話語。它們或是見于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的作品中,或是成為長期流傳于民間的歇后語、諺語等熟語?! ≈腥A古語源遠流長,經(jīng)億萬雙眼睛的審視,千百代人的口授筆傳,不斷凝聚沉淀,成為經(jīng)典,極大地影響著國人的思維和對主客體的認識?! 〗?jīng)典都有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時過境遷,古語便凸現(xiàn)出與當代的不和諧:或整體含義的相悖,或局部含義的偏頗,或思維視角的狹窄,等等。 本書取名“古語新識”,意在與時俱進,借助發(fā)散思維和求異思維,審視古語,進而或賦予全新意義,或進行局部含義的糾偏?! 暗啦煌?,不相為謀”是人際交往方面的告誡,但只與同“道”者生活在同一世界,可能嗎?“道不同”者不交流,不談判磋商,不能理解寬容,不能求同存異,只有你死我活、不共戴天,行嗎?“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上古世界早已一去不復(fù)返。于是,我們延伸出新識“道不同也要善與為謀”?! 澳サ恫徽`砍柴工”,婦孺皆知,強調(diào)事前的準備。這道理當然正確,但“成事”的條件遠不止“磨刀”,機遇也很重要,而機遇稍縱即逝。在稍縱即逝的機遇面前一味“磨刀”,必將坐失良機。為了糾正“磨刀不誤砍柴工”局部偏義,我們提倡“‘刀’要‘磨’,機遇更不能失”的新識。 “大河沒水小河干”小河沒水,大河不干才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沒有“羨魚”情,何來“結(jié)網(wǎng)”行!“快馬加鞭”慢牛不加鞭,快馬反加鞭,公理何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在“江湖”,心可完全由己! 新識是對古語的豐富和補充。 推陳出新、與時俱進,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是民族前進的不竭動力。對讀者來說,《古語新識》也許能夠成為創(chuàng)新的種子、啟發(fā)思維的體操、寫作的借鑒、激發(fā)智慧的火花。這是編者的初衷?! 豆耪Z新識》的內(nèi)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古語提示,二是新識正文。古語提示中包括“古語條目”、“古語通義”(古語詮釋、古語出處)、“古語類語”(即古語的同義或近義語)、“古語新識”(對古語的新解)。正文部分的內(nèi)容為古語新識的具體闡發(fā)?! 榱朔奖阕x者閱讀查詢,本書目錄中的條目包含“古語條目”和“新識標題”兩部分。全書目錄以古語首字音序排列?! 【幷摺 ?007年3月
內(nèi)容概要
古語,指清朝及其以前古人的話語。它們或是見于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的作品中,或是成為長期流傳于民間的歇后語、諺語等熟語。 中華古語源遠流長,經(jīng)億萬雙眼睛的審視,千百代人的口授筆傳,不斷凝聚沉淀,成為經(jīng)典,極大地影響著國人的思維和對主客體的認識?! 〗?jīng)典都有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時過境遷,古語便凸現(xiàn)出與當代的不和諧:或整體含義的相悖,或局部含義的偏頗,或思維視角的狹窄,等等?! ”緯∶肮耪Z新識”,意在與時俱進,借助發(fā)散思維和求異思維,審視古語,進而或賦予全新意義,或進行局部含義的糾偏?! 暗啦煌?,不相為謀”是人際交往方面的告誡,但只與同“道”者生活在同一世界,可能嗎?“道不同”者不交流,不談判磋商,不能理解寬容,不能求同存異,只有你死我活、不共戴天,行嗎?“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上古世界早已一去不復(fù)返。于是,我們延伸出新識“道不同也要善與為謀”。 “磨刀不誤砍柴工”,婦孺皆知,強調(diào)事前的準備。這道理當然正確,但“成事”的條件遠不止“磨刀”,機遇也很重要,而機遇稍縱即逝。在稍縱即逝的機遇面前一味“磨刀”,必將坐失良機。為了糾正“磨刀不誤砍柴工”局部偏義,我們提倡“‘刀’要‘磨’,機遇更 不能失的”新識。
書籍目錄
序1.古語:矮夫矬妻——各有短處新識:矮夫矬妻——各有所長2.古語:愛博而情不專新識:愛博情亦專3.古語:愛而不知其惡,憎而遂忘其善新識:用理智的砝碼權(quán)衡情感的天平4.古語:安求一時譽,當期千載知新識:一時之譽亦當期5.古語:案板上的狗肉——上不了席新識:案板上的狗肉——也是席上的佳肴6.古語:疤瘌眼照鏡子——自找難看新識:疤瘌眼照鏡子——難能可貴7.古語:白璧求善價,明珠難暗投氣新識:莫在“求善價”中虛擲了一生8.古語:百步走了九十九步——還差一步新識:切莫輕視那最后“一步”9.古語:百人百味,眾口難調(diào)新識:百人百味,眾口可調(diào)10.古語:敗軍之將,不敢言勇新識:敗了,更要敢于“言勇”11.古語:班門弄斧新識:敢于“弄斧”到“班門”12.古語:本地有廟,外地拜佛新識:要重視和培養(yǎng)使用本地人才13.古語:笨鳥先飛早入林新識:笨鳥不笨14.古語:逼上梁山新識:沒人“逼”你“上梁山”15.古語:必盡讀天下之書,盡甬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筆為文新識:為文必須放膽16.古語:病從口入新識:注意“病從口出”17.古語:病篤亂投醫(yī)新識:危亂見智慧18.古語:博學(xué)多聞新識:學(xué)問當貴在“科學(xué)”、“有用”19.古語: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惡新識:人之惡可言20.古語:不出門知天下事新識:不出門難知天下事21.古語:不可救藥新識:“救藥”于“可時”22.古語: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新識:并非只有“塞”與“止”,才能“流”與“行”23.古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新識:盲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章節(jié)摘錄
古語:矮夫矬妻:各有短處 通義:人各有不足。強調(diào)的是人都有不足之處,在這一點上相同?! ☆愓Z: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一個半斤一個八兩 新識:矮夫矬妻:各有所長 矮夫矬妻:各有所長 人都會有缺點,完全沒有必要把各人的不足拿來無限放大?! 】词挛镆妗C鎸Α鞍蝻笃蕖睍r,為什么只看到他們的不足?兩個個頭不高的人走在一塊就是“物以類聚”,彼此彼此? 為什么要在彼此嘲笑中找到平衡?為什么不能換個角度,看看他們?yōu)槭裁磿叩揭粔K,難道他們僅是因為彼此同情,發(fā)現(xiàn)彼此都有不足,所以才互相接納? 事物不可能只有單方面的特性,只盯著事物的一方面不放,就很容易犯片面性的錯誤?! ≡u價歷史人物也是這樣,如果只看到缺點,只用他的不足來和別人比較,是不公平的?! ±缇W(wǎng)絡(luò),引起許多爭議。固然,網(wǎng)絡(luò)有許多不足,其信息的不受控制,有不少有毒有害的信息,思想還未成型的少年接觸這些信息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網(wǎng)絡(luò)在更多的時候為生活帶來便利。所以,無論怎么批評,網(wǎng)絡(luò)的發(fā)展卻如江河奔涌、勢不可擋?! ∮兴虅t必有所長,看到兩個缺點比較明顯的事物時,大可不必抱著同情的心態(tài)來為他們找平衡。應(yīng)該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忘了,上蒼是公平的,奪去某些東西的時候一定會給予另一些東西。比如,視障者的聽力通常就比一般人來得敏銳,而上肢殘疾的人下肢的活動能力也往往比一般人更強。 只看到短處,會令人沮喪悲觀;而多看到長處,則會使人歡欣鼓舞。多看長處,會讓人覺得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每個生靈都那么鮮活生動,會令人更加熱愛生活的美好?! ∶鎸κ|蕓眾生、世間百態(tài)的時候,不妨以欣賞的眼光,多看看值得敬佩的東西。矮夫矬妻:各有所長?! 」耪Z:愛博而情不?! ⊥x:愛好太多了,就難以對某一方面專心。語出(唐)韓愈《與陳給事中》。 類語:側(cè)則不精 新識:愛博情亦?! 鄄┣橐鄬! 皭鄄┒椴粚!?,憑著愛好廣泛就推斷出他不能就其中某一方面進行專心鉆研。深究一下,這種說法其實是沒有道理的。 博而不能專,專而不能博,這種說法把博與專對立起來。實際上,文理兼通、學(xué)貫中西,既有廣博的愛好,又有專攻的術(shù)業(yè),這樣的人是屢見不鮮的?! ∫淮暮拦?,詩、文寫得好,書法亦精,同時,他還是著名的歷史學(xué)家、古文字學(xué)家和小說家。沈從文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優(yōu)美的湘西風(fēng)情小說,也為我們留下了洋洋大觀的古代服飾研究專著。李叔同身歷公子、教師、僧人三種角色,在中國現(xiàn)代戲劇史、音樂史、佛教史中都留下了引人注目的一筆。他們愛博皆有獲,情專求更精,是愛博情專的佼佼者?! 哪撤N意義上說,愛博正是情專的基礎(chǔ),廣博的愛好為情專的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畯V博,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最有興趣從事哪一項專門研究。取之廣博,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最有條件從事哪一項專門研究。從而,就自己最有興趣、最能發(fā)揮自己個性特長、最能激發(fā)個人潛質(zhì)的某一事業(yè)、某一方面,進行情專的努力。這樣才能達到別人不能達到的高度,才能取得成功?! iT研究也能從廣泛的愛好中汲取營養(yǎng)、觸類旁通、獨辟蹊徑,從中碰出智慧的火花,達到專門研究的深入與創(chuàng)新?! 』蛟S,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相對論”的靈感來自于小提琴優(yōu)美的旋律,華羅庚、蘇步青出色的古詩文造詣并不影響他們更為杰出的數(shù)學(xué)成就。東坡肉、東坡巾又是如何局限了蘇軾的書、詩、文? 即便是花鳥蟲魚的興趣,吹拉彈唱的愛好,體育圖畫,游山玩水,只要把持得當,也不會影響術(shù)業(yè)的專攻,反而能怡情養(yǎng)性、調(diào)濟生活,使生活張弛有度、如虎添翼。 愛博而情不專,非也?! 」耪Z:愛而不知其惡,憎而遂忘其善 通義:愛一個人,往往看不見他的缺點;憎惡一個人,經(jīng)常忽略掉他的長處。語出(唐)吳兢《貞觀政要》?! ☆愓Z:愛之則不覺其過,惡之則不覺其善 新識:用理智的砝碼權(quán)衡情感的天平 用理智的砝碼權(quán)衡情感的天平 喜歡一個人就看不見他的缺點,憎惡一個人就看不見他的優(yōu)點,這似乎是人之常情。更有甚者,因為喜愛一個人,把他的缺點看做是優(yōu)點;因為憎惡一個人,把他的優(yōu)點看做是缺點。因為戴上了情感的有色眼鏡而混淆對錯,顛倒是非?! №n非子《智子疑鄰》里講一個故事:大雨把墻澆壞了,房主的兒子說,不修墻,別人就會來偷東西,鄰居也這樣說。房主沒放心上,果然失竊。房主稱贊兒子有遠見,卻懷疑鄰居是偷東西的賊。自己的兒子當然是聰明的;鄰居何罪之有,一番好心卻背上了小偷的嫌疑?! ‖F(xiàn)代版的“智子疑鄰”屢見不鮮。有多少獨生子女的家長能洞察自己孩子的缺點,能扼止自己孩子惡的萌芽?自私、霸道、殘忍不是正被看成聰明、勇敢嗎?小皇帝、小霸王就是在家長的有色眼鏡后的目光中成長起來的?! 盁o情未必真豪杰”,有感情無可厚非,但這感情的天平應(yīng)該用理智的砝碼來權(quán)衡。是以事業(yè)為重,還是以情感為重}是以集體利益為重,還是以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為重?理智者自然是事業(yè)為重,集體利益為重。在理智的支配下,自然也就能像古代賢人那樣舉惡不避親,舉賢不避仇。 有了理智的砝碼,就能為所愛的人計深遠;有了理智的砝碼,厭惡的人也能為你所用?! ≌驗榍楦猩系膼墼鳑Q定了某些人對人的判斷,所以任人唯親才流毒不絕。“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憑什么說行或不行:就憑愛憎。因此,溜須拍馬之徒為藏己惡必迎合領(lǐng)導(dǎo),給領(lǐng)導(dǎo)戴上有色眼鏡。這就難怪人情網(wǎng)、關(guān)系網(wǎng)大行其實;溜須者、拍馬者大行其道?! 」耪Z:安求一時譽,當期千載知 通義:怎么能只求得一時的榮譽,應(yīng)當求得流芳后世才對。語出(宋)梅堯臣《寄滁州歐陽永叔》。 類語: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yīng)求萬世名 新識:一時之譽亦當期 一時之譽亦當期 這其實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一時之譽不可求,一時之譽不能求,只能寄希望于后世,后世之譽難道那么可靠嗎?那些生時享有盛譽、流芳至今的人,他們在世時又何曾謀劃好,何曾預(yù)期自己會有流芳百世的盛譽?他們中有多少人在世時就是有口皆碑、名滿天下的呢? 一時之譽為何不能求?只要這個榮譽實至名歸。正大光明,有利于事業(yè)、有利于社會;只要得到榮譽后不飄飄然、昏昏然,那么,一時之譽可得,萬世之名可期?! ∮形恢Z貝爾獎獲得者說過,科學(xué)家從事科學(xué)研究是非常辛苦而又孤獨寂寞的,因此,選擇幾位科學(xué)家來承受這個獎項,以表達對所有科學(xué)家的安慰,世界并沒有忘記他們,而自己只是偶然被選中來承領(lǐng)這件榮譽的。用這樣冷靜的公心來對待這項榮譽,又為何不能接受? 居里夫人,一生兩度領(lǐng)取諾貝爾獎,另獲各類科學(xué)獎難以計數(shù),但她從未為名聲、榮譽所累,獎?wù)鲁闪怂畠旱耐婢?。居里夫人卓越的成就和高尚的人格,不僅為她贏得了當世之譽,也讓她成為世代相傳的楷模。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其革命性的科研成果造福于全人類,各類榮譽獎項包圍著他,但這絲毫未影響他繼續(xù)攀登水稻高產(chǎn)的科研高峰。榮譽為他帶來更大的號召力,獎金更充實了他的科研經(jīng)費。如此榮譽和獎勵,為何不能接受? 因此,只要正確對待,當世之譽不僅可求而且當求! 再者,千載之譽從何而來?沒有諸多“一時譽”的積累,能有千載之譽的出現(xiàn)嗎? 何況,有了當世的榮譽,就可以利用你的號召力、影響力,實施你的計劃,推行你的成果,造福于當世,推動社會的進步。何樂而不為? 大膽地站出來,領(lǐng)受你的榮譽,又何必在乎世人的非議?! ≈灰耙粫r”之“譽”非虛非妄非謬,只要追求的手段正當合法,只要不因為追求了“一時”之“譽”而影響了對“千載”之“譽”的追求, 這“一時”之“譽”,追之光榮!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