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作者:孟燕 主編 頁數(shù):381
前言
2009年,是新中國建立六十周年,也是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成立五十周年。波瀾起伏的半個多世紀以來,我省民間文藝工作者在民族民間文化的搶救、保護、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為了從理論研究角度展示這六十年間所取得的成績,在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的主持下,在黨政有關部門和從事民間文藝研究的同仁們的大力支持下,《四川民間文藝60年論文集》出版了。這是四川民間文藝界值得慶賀之事! 回顧歷史,四川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前身為四川省民間文藝研究會,后更名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四川分會,1991年確定為現(xiàn)名。協(xié)會自建立以來,始終以弘揚民族精神、繁榮民間文化藝術為己任,以搜集、整理、編輯、出版、研究、展演民間文藝為工作職責。經(jīng)過幾代民間文藝工作者的努力,半個世紀來春華秋實,碩果累累,成績大致如下: 20世紀50至60年代,我省文聯(lián)和各文藝家協(xié)會都重視對民間文藝作品的搜集,并組織部分藝術家對藏族史詩《格薩爾》、彝族史詩《俄勒特依》進行采風、調(diào)查,出版《四川民歌選》、《四川民間故事選》、《大巴山紅軍傳說》、《大涼山彝族民間故事選》、《藏族民歌選》等作品,推出《趙巧兒送臺燈》、《王抄手打鬼》和專集《杜鵑與李貴陽》、《青蛙騎手》等群眾喜愛的民間文學作品?! ?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與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學院等合作并在田野采風基礎上促使《少數(shù)民族神話故事選》、《阿叩登巴》、《望娘灘》等一批優(yōu)秀作品出版。搜集到藏族史詩《格薩爾》的手抄本或印刷本64部并發(fā)現(xiàn)能唱兩部以上的歌者30余人。袁珂的《中國神話史》、《神話傳說辭典》、《山海經(jīng)校注》出版并在神話學界影響甚大。隨著全國十套集成志書工作開展而進行民間文化遺產(chǎn)的調(diào)查和搶救,省民協(xié)擔負的《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四川卷》、《中國歌謠集成·四川卷》、《中國諺語集成·四川卷》,從普查搜集到編輯出版,歷時近20年,在全面性、代表性、科學性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凝聚了全省民間文藝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三套集成共計五卷(包括重慶市)、600余萬字,在整個完成過程中,多次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表彰和獎勵,同時得到國內(nèi)外專家的贊許。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把重點放在展示半個多世紀以來四川省民間文藝工作者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成果,這項工作對于四川民間文藝界同樣是不可少的。綜觀此書,從論文作者看,選入書中的包括老、中、青三代學人的成果,文章發(fā)表的年代有先有后,讓人從中多少可以窺視時代流變的痕跡。從論文內(nèi)容看,大體上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民問文化的理論研究,二是包括民間故事、歌謠、諺語等民間文學的研究,三是信仰、稱謂、服飾等民俗研究,四是對民間藝術的研究,可謂豐富多彩。從研究方法看,有的著眼田野材料析說,有的意在古代文獻研讀,有的依據(jù)傳統(tǒng)方式探考,有的借助當代理論闡釋,盡管路徑不同,但是各有見解,體現(xiàn)出視野開闊、活潑多樣的學風。從研究對象看,有的涉及漢族地區(qū),有的涉及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有的側重往古民俗,有的留意當今生活,論題多樣,不一而足。
書籍目錄
中國神話研究的范圍試論神話內(nèi)容的二重性試論《山海經(jīng)》的成書年代與其資料來源“龍傳人”與“狼圖騰”:當代中國的身份認同中國民間信仰的方法問題民間文學與休閑旅游四川道孚藏族多元文化概述阿壩州藏羌文化生態(tài)保護利用的價值及對策貴州雷山縣“苗語電視劇”現(xiàn)象的調(diào)查與思考保護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發(fā)展是真正意義上的繼承——論民間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建設“伯禹腹鯀”:孤雌生殖神話的換位闡釋羌族神話結構試析成都的大石遺跡及其傳說探羌族民間故事淺析試論四川民歌的特點民間情歌的“情”論《廣東小兒歌》的文化價值四川民歌《逍遙記》研究論土家族《擺手歌》的社會功能談父權制社會與《媽媽的女兒》——兼論其藝術特色川南苗族古歌傳說的特殊史料價值白馬藏族《阿尼·措》《阿尼·格薩》、嘉絨藏族《阿尼·格東》與英雄史詩《格薩爾》對比研究四川諺語的地域特色論彝族諺語鹽業(yè)文化研究簡議古人稱謂研究的文化意義船棺、懸棺與文化積淀“人日游草堂”風俗考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川、黔菜肴文化的比較羌族服飾文化芻議“梓潼神”與氐羌文化羌族配偶神信仰芻議《格薩爾王傳》中的藏族原始宗教五斗米道對巴蜀民間文化的影響四川新都客家喪俗中的“點主”儀式水傀儡戲重考四川獅燈考釋與保護一個儺戲的微觀流變進程及其意義——以四川瀘定嵐安貴瓊人的啞吧燈為例洞經(jīng)音樂產(chǎn)生時間考辨試論四川漢代畫像磚的表現(xiàn)形式四川漢墓中的民間佛像藝術研究噶瑪噶孜畫派繪畫基本特點論要噶瑪噶孜畫派唐卡的文化審美功能
章節(jié)摘錄
原始社會前期——活物論時期的神話,多把動物、植物以及自然力、自然現(xiàn)象看做是活物,從而產(chǎn)生了在模糊意識中的宗教的萌芽,也產(chǎn)生了許多類似童話或寓言的天真爛漫的故事。這些故事,無疑具有濃厚的文學因素,它們雖然和模糊意識中的宗教萌芽略有關聯(lián),但關聯(lián)畢竟不大,主導的因素還是屬于文學方面的。這些神話中的一部分,流傳到后世,可能就轉化做了童話或寓言,和后世新產(chǎn)生的童話和寓言混淆起來,使我們很難區(qū)分其新與舊了。至于其中另外的部分呢,可能便因年代久遠而殘落、湮沉了,雖說是很可惜,但這也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 四、歷史人物的神話 研究中國古代神話,有一個復雜、有趣、值得探討的問題,就是神下地和人上天的問題。中國神話的一個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神話這條線和歷史這條線相互平行,而又往往糾纏在一起,攪混不清。神話可以轉化做歷史,即天上的諸神歷史化而為人間的圣主賢臣,如皇帝(皇天上帝)轉化做黃帝,火神祝融轉化做高辛氏的“火正”,刑神伯夷轉化做堯的法官皋陶,帝俊的生十個太陽的妻子羲和轉化做堯的掌天地四時之官的羲氏、和氏,長鼻大耳的象轉化做舜的弟弟象,等等。但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問題的另一方面,歷史是否也可因人民世代的口耳相傳而轉化為神話,即人間的圣祖賢臣,是否也可能神話化而為天上的諸神呢?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高爾基在《蘇聯(lián)的文學》一文中曾說:“古代著名的人物,乃是制造神的原料?!辈诲e,史前時期的著名人物如伏羲、女媧、神農(nóng)、黃帝、堯、舜、鯀、禹等,他們既具神話人物的身份,又兼歷史人物的影子,大致符合高爾基的論斷。拿我國有文字記載的信史時期來說,大約應從殷代開始。殷代開國第一個帝王成湯和他的賢臣伊尹,后世就流傳著關于他們的豐富的神話傳說。從此以后,傅說、姜太公、周穆王、徐偃王、伍子胥、孔子和他的門徒,乃至李冰、秦始皇,等等,他們既是歷史上實有的人物,而他們的身上又各具有不同的神話因素,有的競成了半神半人的神話英雄,如李冰化形斗犀,秦始皇驅(qū)山填海等。直到漢代以后,這些秉性神異的人物(大都是有功于民的),還屢見記載,史不絕書。高爾基的論斷,對于他們說來,似乎也能適用一一難道不可以將這些人的神話事跡列入神話考察的范圍嗎?有些學者把這類神話歸于傳說,古典派是這樣的,自然沒有什么不可以,但從廣義神話的角度看,毋寧仍納之于神話的范疇為好,因為這樣更單純、也更統(tǒng)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