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生活智慧

出版時間:2009-08-01  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曾仕強,曾仕良  頁數(shù):全2冊  
Tag標簽:無  

前言

宋代著名儒學家朱熹,選取儒家的四部重要經(jīng)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起來稱為“四書”?!墩撜Z》是四書中的一部分,所記載的,都是孔子平日所說的一些道理。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便是孔子語錄。全書分為二十篇,并沒有一定的次序。無論從哪一篇開始閱讀,都能夠獲得很好的啟示??鬃舆@些語錄,大部分是針對人性而發(fā)的。由于一切一切都在變,只有人性自古以來始終沒有改變,所以現(xiàn)代人讀《論語》,仍然可以獲得很大的助益。有一些針對當時某人、某事的特殊論說,由于時空的變遷,必須做出合理的調(diào)整,才能夠符合現(xiàn)代的實際狀況。在這些部分,我們提出若干建議,以供參考??鬃用穑种倌?。春秋魯國人,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死于公元前四七九年,享年七十二歲。他三歲時,便失去了父親。他母親十八歲時守寡,到了四十二歲,也就是孔子二十四歲時,就去世了。在這么一個孤兒寡婦的家庭里,能夠培育出全人類所尊敬崇拜的導師。母教的偉大,實在令人欽敬。統(tǒng)一與和平,是孔子學說對于國家極大的貢獻??鬃訉W說的重心在“人”,并不在“神”,所以不重宗教,而重視做人的道德修養(yǎng)。把“儒家”說成“儒教”,相信孔子不能同意。孔子學說的精神在“行”,而不在“說”。說一大堆,不如親自去做。所以讀《論語》,最好把《論語》的道理,實踐于日常生活之中。只有真正做一個《論語》人,才是確實了解《論語》的人。孔子、釋迦牟尼和蘇格拉底,幾乎出生在同一個時期,共同掀起一場人類不分東西、不分種族的道德自覺活動?,F(xiàn)代人重物質(zhì)生活而輕忽道德修養(yǎng),重新了解《論語》的真義,應該可以歸根復命,走出光明的未來。

內(nèi)容概要

宋代著名儒學家朱熹,選取儒家的四部重要經(jīng)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起來稱為“四書”。
《論語》是四書中的一部分,所記載的,都是孔子平日所說的一些道理。用現(xiàn)代的話來說,便是孔子語錄。
本書是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和其弟曾仕良兩位教授,關于《論語》現(xiàn)代應用的傾心之作。為增強讀者對《論語》的理解和認知,本書對每一句原文從六個方面予以解讀——注釋、主旨、今譯、引述、生活智慧、建議,以期更加貼近現(xiàn)代的社會狀況,更好地指導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

作者簡介

曾仕強
美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臺灣興國管理學院首任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師范大學教授。
著有《中國管理哲學》《中國式管理》《大易管理》《如何在36歲以前成功》《曾仕強剖析胡雪巖商道》《現(xiàn)代易學院》易經(jīng)系列叢書等數(shù)十種著作。
曾仕良
臺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yè);東海大學、英國愛丁堡奈比爾大學研究;現(xiàn)為臺灣南開科技大學專任教授;臺灣亞洲大學兼任教授;鉆研中國經(jīng)、史、子、集數(shù)十年。
著有《中華文字符號學》《符號學說文解字》《人文學與思》《文字組合義法論》《文學探索》《書序研究》等二十余種著作。

書籍目錄

曾仕強
美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臺灣興國管理學院首任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師范大學教授。
著有《中國管理哲學》《中國式管理》《大易管理》《如何在36歲以前成功》《曾仕強剖析胡雪巖商道》《現(xiàn)代易學院》易經(jīng)系列叢書等數(shù)十種著作。
曾仕良
臺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yè);東海大學、英國愛丁堡奈比爾大學研究;現(xiàn)為臺灣南開科技大學專任教授;臺灣亞洲大學兼任教授;鉆研中國經(jīng)、史、子、集數(shù)十年。
著有《中華文字符號學》《符號學說文解字》《人文學與思》《文字組合義法論》《文學探索》《書序研究》等二十余種著作。

章節(jié)摘錄

學而第一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呼?”今譯孔子說:“把學習得到的知識和技能,在生活中實踐,養(yǎng)成習慣,不是很喜悅嗎?有同道好友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知道我的才學,我也不生氣,不就是一位君子嗎?”引述孔子這三句話,被認為是“孔門三樂”。表示儒家弟子,應該培養(yǎng)這三種樂趣,來增進自己的修養(yǎng),并使和自己有交往的人,也獲得安寧,大家和諧相處?!皩W而時習之”的“習”字,一直被解釋為溫習、復習。演變成老師課后指定很多重復的作業(yè),反而減低了學習的樂趣??鬃右幌蛑匾曋泻弦唬瑢W到的知能,一定要在曰常生活當中實踐出來,進而養(yǎng)成習慣。所以這個“習”字,應該解釋為習慣。如果真的習慣成自然,當然令人喜悅。同道好友,為什么愿意遠道來訪呢?最好的理由,便是來到我們這里,多少可以得到某些好處。譬如贏幾盤象棋、喝幾杯好酒、看一些平??床坏降臅嫞蛘呗牭侥承╇y得一聞的道理。會當主人,把主人當好,客人才愿意來。同道好友常來往,彼此才有機會互助,共同為未來而奮斗。最難能可貴的修養(yǎng),便是自己很有名氣,滿肚子學問,有一套獨門功夫,而別人卻有眼不識泰山,居然看不出來。自己受到這樣的冷落和漠視,仍然絲毫不覺得難過,完全不會生氣。應該怎么樣,就如常地表現(xiàn)。有些人完全相反,學到的東西,只是掛在口頭上,說得十分動聽,實際上卻全無表現(xiàn)。親友一想到來就頭疼,根本不想來往。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便大發(fā)雷霆,至少也要表示不滿,警告大家不可如此無禮。這樣的人,不但得不到孔門三樂,而且自己痛苦,也折磨別人,大家都不得安寧!生活智慧(一)做人應該愉快地生活,而不是完全追求物質(zhì)上的享受,以及官能上的刺激。(二)要獲得內(nèi)心的快樂,最好接受孔子的建議。自我修持,以期早日獲得孔門三樂。(三)內(nèi)心的悅樂,不能靠別人。最好要求自己,而不計較別人是否如此,自然樂在生活。二、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hao)犯上者,鮮(xian)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今譯有子說:“能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而會去冒犯長上的,必定是很少的。不會去冒犯長上,竟然喜好作亂,那更是不會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事情的根本處,根本建立好,仁道便由此產(chǎn)生。孝悌是行仁的根本,實在十分明顯?!币鲋腥A文化的基礎,在一個“孝”字。我們不習慣使用單名詞,所以在孝的后面,加上一個字,變成復名詞。因此出現(xiàn)孝心、孝道、孝經(jīng)等名詞。有人加上“順”字,成為“孝順”,引起很多爭論。到底要不要順?各有不同的看法。不合理的順,顯然是不孝。而存心不順,同樣是不孝。只有順到合理的程度,才是正當?shù)男㈨?。一個人能夠合理地孝順父母和尊敬兄長,大概就不會對不起上司。歷來主張“求忠臣于孝子之門”,便是由此推論出來的道理。對得起上司的部屬,有資格稱為君子。根本的修養(yǎng),是大家明道和行道的基礎。這樣看起來,仁道的根本,即在于孝順父母和尊敬兄長。但是,真正的道,必須掌握合理的“度”,才算中道(合理的道路)。過與不及,都屬于偏道。孝到合理的程度,敬到合理的地步。并不是盲目順從和過分地敬重,務求以合理為度。生活智慧(一)孝是不忘根本的表現(xiàn),忘本的人容易冒犯長上,那是常見的現(xiàn)象。求忠臣于孝子之門,現(xiàn)代仍然如此。(二)合理順從父母,才是孝心。不合理的指示,不能夠頂撞,更不應該反過來教訓父母,卻不可以盲目順從。(三)對兄長要尊敬,同樣以合理為度。過與不及,都不是應有的態(tài)度。兄長對弟妹,也要有合理的愛護。三、子曰:“巧言今色,鮮矣仁。”今譯孔子說:“專說動聽的話,嘻皮笑臉討好別人,這種人很少有仁心?!?/pre>

編輯推薦

《論語的生活智慧(套裝上下冊)》:與您暢談易經(jīng)智慧在現(xiàn)今社會的思維以及如何應用易經(jīng)智慧經(jīng)營您的人生與事業(y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論語的生活智慧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8條)

 
 

  •   如果到現(xiàn)在你還在說《論語》是封建糟粕,我只能說這個民族的精華被糟蹋的太嚴重了,我們的最燦爛的文明被嗤之以鼻,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外民族卻把它視為珍寶!趕緊讀讀它吧,真正了解了它,你才有資格去評價它的好壞,優(yōu)劣……
  •   論語版本最好的
  •   生活細小間見證孔子智慧,淳淳教導,醍醐灌頂矣。
  •   書好,應用在生活
  •   推薦,生活中為人處世待人接物都可以運用。
  •   書不錯,我很喜歡,還有一些講解。。
  •   說什么呢?反正是不錯的吶?hao,henhao
  •   說什么呢?反正是不錯的吶?
  •   還米有看 書質(zhì)量挺好的 超值
  •   還沒看,不過是我想要讀的書
  •   我是給小孩買的,還沒看,只是有一本書皮不夠干凈,到貨速度很快,很高興能夠這么快收到貨。
  •   肯定好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收到的時候皺巴巴的,好討厭,就是快遞員還挺負責任
  •   我一直都關注作者出的書,用現(xiàn)在的話通俗明了的解釋了古人的言行,讓人受益非淺,謝謝
  •   增老師的書一直在看
  •   要是有視頻看,更有意思!
  •   廣東省 廣州市 越秀區(qū) 環(huán)市西路184號
  •   速度超級快,非常喜歡呢的
  •   房徐浩當天件工程甲殼蟲九鼎記
  •   粗略的看了一遍,還是蠻實用的!
  •   版本很適合中學生用
  •   功夫就能就打發(fā)寂寞寂寞的很費勁嗎
  •   經(jīng)典從來就是高深的,而生活中的智慧確實點點滴滴。
  •   書看上去還好,但是翻譯和解釋有部分太牽強,我的書看了幾天以后開始掉紙,但是其他同學的沒有。
  •   內(nèi)容很好,值得細細品味,同時它會讓我的覆蓋塵埃已久的靈魂重新清澈透明。
  •   這書還挺貴的,但是書的質(zhì)量還算是可以了。
  •   幫朋友買的,內(nèi)容不了解!
  •   內(nèi)容非常好 對論語的理解很到位 受益匪淺
  •   對論語有很深刻的講解,使我對論語有了新的認識。只不過有幾頁印反了。
  •   書的印刷和見解注釋都是不錯的 引述很好 只是偶爾有點啰嗦 上冊看了兩遍 把一些錯誤標注如下 大家可以參考下1. 第118頁左欄中注釋 冉雍 應該是字仲弓 而不是字子長 字長是公冶長的字不是冉雍的2. 第149頁最后兩行 骍且角 骍的讀音是xīng 而不是xīn3. 第6頁 曾參的名我個人覺得應該讀can通"驂" 而不是shēn 因為曾參字"子輿" "輿"字的意思就是車 "驂"的意思就是古代指駕 在車兩旁的馬,這兩意思個是相通的
  •   可惜是知易行難啊!論語開篇劈頭就說:“學而實習之” 是在是太難了,因為太難,一旦做到一些,所以才有 不亦說乎 的感慨啊!總而言之,曾老師的課程,我還是很喜歡的!也很喜歡 曾老師關于 易經(jīng) 和 中國式管理 的一些可能。
  •   如果你從來沒讀過論語,并且想真正讀懂論語,這不是你需要的;因為程樹德《論語集釋》或劉寶楠《論語正義》是適合你的。如果你精通論語,這也不是你需要的;太“深”。如果你讀過論語,一知半懂,這也不是你需要的;因為不能使你更進一步。如果你喜歡曾先生,你應該選它,非常粉絲“書”。
  •   《論語》的現(xiàn)實應用版。曾先生找到了一個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今社會的結(jié)合點,并且在處理社會關系方面實用性非常的強。
  •   曾老師 幽默風趣 同時又蘊含深意的風格 我非常喜歡
  •   在不同的時期都有很多的書來重新解釋這些名典古籍,不過多數(shù)我都不太喜歡
  •   第一次收到的書印刷質(zhì)量有問題,剛剛收到重新郵來的書質(zhì)量很好!
  •   很好的書,值得讀!中國傳承下來的智慧,需要好好研究!
  •   書中居然少了兩行字,與同學的比對了下,書也沒有防偽商標,別人的卻有。
  •   讀后如有一位心靈導師,明晰了很多迷惑,修身好書。
  •   論語中富含了很多的智慧,曾教授一一解讀并剖析出來,對于中國的文化是不能只理解文字表面的內(nèi)容的,其背后蘊含了豐富的思想,我們看到的都是總結(jié)出來的,而在這形成的過程中的無限內(nèi)容是需要我們?nèi)ネ诰蚝退伎嫉摹?/li>
  •   本書可以作為工具書來看,用時翻一翻,想一想,會更有收獲。
  •   非常好 君子之道 德之大統(tǒng) 人生之道也
  •   和以往看的國學書不一樣,帶給很多的生活智慧
  •   好!很好 非常好!好!很好 非常好!
  •   如果看不懂論語,就不要想期望了解其它的名著了。
  •   這本曾老師的風格不明顯
  •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巧言,令色,鮮矣仁
      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不知人也
      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德不孤,必有鄰
      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善垡?,不可罔也。
      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加我數(shù)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子不語:怪,力,亂,神。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     說到《論語》,記憶中似乎只有“學而實習之。。。?!薄嶋H上論語包括了太多內(nèi)容。這本書從論語本身、注釋、解釋、生活智慧、主旨等多方面解讀論語,易學易懂。但祖先的智慧不是一讀就會的,很多東西需要貫穿到生活中去領會。閑來無事,翻翻、看看、想想,我想總是有益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